“黃牛”的形象本來忠誠勤懇,可是現在人們爲什麼將倒票人稱爲“黃牛”?

近幾年,曾經爲牛郎織女牽線搭橋的老黃牛,又火了起來。倒不是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重新上演了,而是“黃牛”們又有了新的工作。尤其春運期間,那些買不到票的人,都要到“黃牛”那瞧一瞧。

如今的“黃牛”不能望文生義。他們是專門倒賣票據的團體,人們又叫他們“黃牛黨”,俗稱“票販子”。

“黃牛黨”由來已久,不同時期,“黃牛黨”扮演着不同角色。在新中國成立前,一些人看準戰亂時局不穩,經常會囤積一些人們需要的東西,比如法幣、醫藥、布匹等,等到時局混亂,商店關門糧價暴漲,這些人便高價出售囤積的貨物,從中賺取差價,牟取暴利。在“文革”期間,“黃牛黨”主要倒賣的對象是三大件,那些家庭收入水平較高的人都會置辦這些東西,於是就給了“黃牛黨”賺錢的機會。

到了近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消費逐漸增加起來。聽場交響樂,看場球賽成了人們休閒消遣的首選。需求的人多了,票成了緊缺的資源,於是,“黃牛黨”又發現了賺錢的苗頭,高價倒賣門票也就成了他們只賺不賠的買賣。

那麼“黃牛黨”一稱是如何得來的呢?《方言詞典》中解釋說,那些責任心差、不履行自己諾言的人通常被人們稱爲黃牛。黃,在方言裏,有告吹的意思。而“黨”是上海方言裏對一些現象劃分類別時常用的說辭。當那些人搶購囤積物資票券時,投機倒把的人像騷動的黃牛羣,場面混亂不堪。人們便將這類人稱爲“黃牛黨”。

其實說他們是“黃牛黨”,最重要的一點是黃牛一年換兩次毛,而且皮硬毛多,和票販子們非法獲取毛利有相似的地方,所以,“黃牛黨”是最形象的稱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