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本質》02 自我建構來自於他人和環境

作者:唐布魯斯·胡德(Bruce Hood)
譯者:錢靜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1 自我建構來自於他人和環境

上一講我們談到了自我不是一個單獨的部分,而是感覺、知覺、思想相互堆積捆綁的整體,自我是在這些捆綁在一起的體驗中浮現出來的。也就是說,自我是我們的想法和行爲的總和。而我們的想法和行爲都是依賴於大腦的,所以大腦是決定我們是誰的關鍵部分。

“自我”是源於大腦對內部世界的一種“設定”,設定有一個自作主、自受用、能穩定不變的“我”,再在此基礎上構建自我的模型。大腦也不是憑空建構自我模型的,是根據他人和環境的反饋來建構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去洗腦旅程的第二站:自我建構來自於他人和環境。

大家通常都有一種錯誤的直覺,認爲人先有自我,然後纔有相應的跟別人的關係和相應的社會功能。所以有些家裏有小學生的媽媽會對孩子說,“你上數學課要認真聽講,不要因爲你不喜歡數學老師上課就不聽”,有些中學生的媽媽會對孩子說,“你去學校就是爲了學習的,何必在意你的同學怎麼看你?”

媽媽會說這樣的話,就是基於媽媽認爲孩子應該有一個穩定的“自我”,可以有能力有效調節自己的行爲。而孩子呢,小學生會答應媽媽“好,我上課會認真聽講”,結果卻是自己整節課都走神;中學生會直接懟回媽媽:“你說得那麼輕巧!你以爲我想在意別人嗎?我做不到不在意啊!”

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根本沒有一個本來就存在的穩定“自我”,“自我”是個體在與他人及環境互動的進程中建構出來的。下面我帶大家去看看其中的原理。

02 嬰兒的社交互動

人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關注他人,自我形成過程中的時時刻刻都被養育環境中的其他人的想法、行爲所左右着。我們對他人的關注程度以及被別人所影響的程度比我們日常所認爲的要深很多。

爲什麼呢?因爲人是社會的動物,人天生就會關注他人、學習他人呀。這是在人類長長的進化史中發展出來的。

人類是這個星球上唯一一種能夠將過去數千年經驗、技能和知識傳遞給後代的動物,因此新生兒不必一切重新開始。這些技術和技能並不是我們基因內攜帶的信息,而是從別人那裏獲得的知識。

人類在長長的進化史中,不斷強化了關注他人、學習他人的能力,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社交能力。看看人類的嬰兒你就會發現,他們天生就會社交哦。

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神奇,爲什麼說是天生的呢?因爲即使沒有人教過,小嬰兒也能展現出一些社交技巧,比如笑、模仿他人以及黏住母親。下面,讓我來帶你看看人類嬰兒怎麼樣與周圍的人來建立起最初的社交互動的。

1)我們先看笑。大部分的嬰兒在出生兩個月之後就會自發地向成人微笑,這對於所有的父母來說都是很奇妙的時刻。大腦影像研究表明,當母親看着自己的孩子微笑的照片的時候,他們大腦中的獎賞中心的神經迴路就會被激活,這就是和看見花朵、喫巧克力,達到性高潮和中彩票一樣的神經迴路。

所以嬰兒僅僅通過一個微笑,就能控制身邊的成人。

笑不僅是我們向別人發出的喜歡他們的信號,也是把我們這種社會性物種連接起來的強烈的情感動機,他們是激發個人融入羣體的機制之一。

大家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嗎?——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其背後的原理可能就在於這裏——笑,把人與人連接起來了。

2)接下來我們說說模仿。複製他人的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最強大的技能之一,從出生時開始,嬰兒就是非常富有經驗的觀察者,能夠跟隨着周圍的成人,並且複製他們的行爲。嬰兒是天生的模仿專家,沒有其他任何動物擁有人類的這種能力,而這種能力可能在我們進化出語言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你是否會好奇,爲什麼嬰兒看到別人哭,自己也會哭,看到別人被打,他也會跟着害怕?腦神經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之所以我們在看到別人的行爲時,會有相應的情緒反應,是因爲鏡像神經元被激活。這是一個新的概念,我舉個例子,如果你微笑,我的鏡像神經元在我看到你的微笑時被激活,我也自動的回以微笑,接下來我會感受到快樂。通過對你的行爲的鏡像模仿,我可以直接感受到你所經歷的情緒狀態,這是因爲,我的行爲已經與我的思想連接,我只需知道我在想什麼,就可以知道你在想什麼。

這是人類可以跟他人共情的腦神經機制。也是人與人可以產生深入的情感聯結的基礎,是我們在看電影時有代入感的基礎。

3)最後來到嬰兒喜歡黏住母親這裏。生命的最初,嬰兒通過大腦袋、天真的眼神和可愛的笑容來吸引大家喜歡他們,他們也喜歡每一個面孔。但是在出生半年之後,事情就發生了變化,這個時候的嬰兒變得更加有辨識能力,他們喜愛的人限定於自己的母親,或者是主要的養育者。(後面我們所說的母親都包含了主要的養育者,但是爲了簡便一點,我們就統一講母親)嬰兒與母親分離時會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他們會尖叫,大哭。只有他們回到母親舒適的懷抱中,這種哭泣纔會停止。對母親來說,沒有什麼比聽自己的孩子的哭聲更痛苦的了。

母親與嬰兒之間的社會聯結,是一個由媽媽和孩子雙方的大腦獎勵中心參與的化學協調事件,流過獎勵中心的強有力的激素混合物,產生了伴隨我們思想的感覺。如果你試圖讓一隻小雞和它的媽媽分開,你一定會感受到母雞的憤怒,這是一種因爲大腦激素釋放而被喚起的具有攻擊性的反應。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孩子不在眼前會變得緊張不安,對於其他的家人或親戚來抱走孩子會充滿憤怒,也是因爲類似的原理。

03 早期成長環境影響

所以說從生命的最早期,嬰兒就跟環境中的他人有很多的互動,嬰兒無時無刻不生活在他人的影響之中。

下面繼續說說早期成長環境是如何影響自我的建構的。

在“自我”形成的最初階段(就是指0-1歲這段時間),如果生活環境是安全的、能及時滿足需要的,這種“可預期的確定性”是一個模板,將在大腦神經系統內建立“世界是可預期的”這樣的信念。

舉個例子,嬰兒餓了,哭,媽媽聽到哭聲,給嬰兒餵奶,嬰兒就喝到奶了,渾身通暢。在這個過程中,嬰兒就會發現自己不舒服了,通過他的表達,就會有人來配合他解除掉他的不適感。這樣下來,他就能夠去期待,他就會相信這個世界是可控的,是安全的。

事實上,“世界是可預期的”正是安全感的本質結構,使人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裏體驗到“世界具有確定性”。上一章我們說到“自我”的設定就是爲了讓人感受到穩定和確定感,從而讓人可以去預測、規劃,感受到控制感。所以說“安全感”是自我形成的基礎條件。

這種可預期性,使人能超越眼前處境和即時衝動,使具有“長遠眼光”的、有耐受力的行爲成爲可能。這樣的行爲是對複雜的、甚至充滿對立的內部意向的整合。舉個例子,老師因爲你與別人的衝突而批評你,你不爽,感覺被攻擊了,第一反應就是生氣,想要懟她,但是因爲你是一個有安全感的人,你相信老師有爲你着想的部分,而並不是爲了攻擊你而批評你,你有這個確定感,於是你就更能夠去耐受生氣的感覺,反而去反省自己的問題,認識自己的錯誤,消化自己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人在生命早期得到穩定可靠的照顧,使個體在內部初步建立應對環境的“確定性品質”結構,對於日後 “自我”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另外,這種“確定性品質”使我們有可能對未來的可能性產生確定的預期,這就是安全感和希望。

如果這一階段的基本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將會導致自我感覺混亂的狀況。

所以現實中,我們看到那些在生命早期被寄養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家庭中流轉的人,長大後在安全感上會有比較大的欠缺。另外,即使在同一個家庭被養育,如果養育者情緒波動特別大、喜怒無常,也會讓孩子難以產生“可預期的確定感”,在這種環境中,孩子也會有非常困惑的,不安全的感覺。

矛盾的是,孩子會與喜歡虐待的家長建立更深的關係,這是因爲虐待會讓孩子焦慮,這種焦慮,反過來會讓他們更加需要關係,這構成了愛與恨交織的循環,給成年之後的虐待關係做了準備。這就是前一段時間流傳很廣的PUA的心理機制。容易在PUA中成爲受害者的也往往可能跟早期的養育關係裏面的這種愛與虐待交織的養育模式有關。

總的來說,穩定一致的早期成長環境是健康自我的基礎,對於個體形成安全感和希望是非常重要的。

04 個體與環境的適應性互動

上面講到了早期成長環境對於人的安全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世界是確定性的”這種感覺是自我形成的基礎條件,接下來,隨着個體變得越來越有意識,在童年期,個體有一個很大的任務就是確認“我”的存在。個體是在與環境的適應性互動中獲得“自我確認”,這是自我穩定感的來源。

舉個例子,孩子自己爬樹,媽媽在旁邊誇他,他就會感覺“我”可以主動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很好的。這會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自主性,這是個體能夠把握方向、推動事情的動力之源。

孩子想要爬到高高的樹上去,媽媽禁止他,告訴他不能爬那麼高,會摔下來受傷,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願望跟媽媽的不一樣,從而慢慢學會區分有些東西是媽媽的,有些是自己的,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是有區別的。

個體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確認了自己的特點,同時也慢慢地有了自己跟他人的界限感,這是個體能跟別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如果沒有界限感,個體就會覺得別人應該跟自己的想法一樣,覺得別人就應該滿足自己的願望、配合自己,這是很多人人際關係不良的一個重要原因。

回到這個孩子的例子,接下來,因爲他還是覺得爬樹很好玩,於是不管媽媽的禁令,偷偷地去爬樹,結果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很痛。他由此感受到外界環境跟他的預想中的不一樣,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確認了自己的願望,同時也慢慢地有了自己與外界環境的界限感,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現實感”,這是個體能在現實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關鍵。

缺乏現實感、只是按自己的願望去曲解現實也是很多人屢次上當受騙、遭遇渣男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兒童期鼓勵和引導孩子探索環境,使其建立與他人、與環境的豐富關係,就能獲得持續的“自我確認”,能讓孩子獲得自主性、界限感和現實感。這是自我穩定感的來源。

相反地,過度保護,或者是對孩子探索世界的活動有很多打擊限制,將嚴重影響個體確立自我邊界的能力,也就是說個體會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建立清晰的自我與他人、環境的界限,使外部權威有了替代個人意志的可能,這就是個體缺乏主見,容易依賴的深層原因,也是個體在面臨外界的危機就慌亂崩潰的重要原因。

我們的社會中有許多在這方面失敗的例子,舉一個來說說。

2010年10月,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深夜駕車撞人後,因爲害怕被記住車牌號,連刺8刀致人死亡。藥家鑫因爲犯罪動機極其卑劣,手段特別殘忍,情節特別惡劣,後果特別嚴重,於二〇一一年六月七日被執行死刑。

藥家鑫自述,從小到大,他的生活中除了學習就是練鋼琴。逼他練琴時,媽媽會拿皮帶抽他。爲了兼顧練琴和課業,小學階段的他就要在課間趕作業,除了上廁所,不能離開座位。

在上初中的時候,藥家鑫開始上網打遊戲,父親認爲他這是網癮。有段時間他父親專門不工作,把他關在居民樓的地下室,除了上課,喫住都在裏面,房子沒有窗,他父親把他從外面鎖上。

案發之後的庭審中,藥家鑫說:“從小我就特別壓抑,經常想自殺,我覺得活着沒有意思,覺得別人都很快樂,我自己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之後,藥家鑫的父親在微博上寫道:“藥家鑫的事情上,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平時管教孩子過於嚴厲,令孩子在犯錯之後害怕面對,不懂處理,最終釀成大禍。”

這是現實中對孩子有過多的打擊和限制帶來惡果的極端例子。因爲長期被嚴厲地限制,藥家鑫沒有完成自我確認的過程,沒有形成穩定的自我,遇到危機事件,就精神崩潰,喪失現實感。

那另外還有暴力犯罪領域的專家認爲,一個人能暴力傷害他人,完全無視他人的痛苦,這是一種由於童年時缺乏合適的情緒互動和社交互動而造成的情感遲鈍。在長期壓迫、責備、衝突的環境,會增加人的攻擊性、衝動性和暴力傾向。只有將孩子置於溫和的教養環境,而不是恐懼的環境,孩子才能建立起有彈性的自我,擁有調節衝動行爲和行動力的能力。

05 總結

根本沒有一個本來就存在的穩定“自我”,“自我”是個體在與他人及環境互動的進程中建構出來的。在生命早期,如果生活環境是安全的、能及時滿足需要的,這種“可預期的確定性”將在大腦神經系統內建立“世界是可以預期的,是確定的”這樣一個信念,這種安全感是自我形成的基礎條件。

而事實上,從來不存在一個確定的世界。而在兒童期,鼓勵和引導孩子探索環境,使其與他人、與環境建立起的豐富關係,就能獲得持續的“自我確認”,這是自我穩定感的來源。而現實中,來自於外界的反饋也常常是變化不定,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自我就是建立在幻象的基礎之上的海市蜃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