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本質》03 沒有什麼自由意志

作者:唐布魯斯·胡德(BruceHood)
譯者:錢靜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1 自由是幻象

上一講的主要內容是自我建構來自於他人和環境。我們談到了根本沒有一個本來就存在的穩定“自我”,“自我”是個體在與他人及環境互動的進程中建構出來的。在生命早期,如果生活環境是安全的、能及時滿足需要的,這種“可預期的確定性”將在大腦神經系統內建立“世界是可以預期的”這樣一個信念,這種安全感是自我形成的基礎條件。而在兒童期,鼓勵和引導孩子探索環境,使孩子與周圍人、與環境建立起的豐富關係,就能獲得持續的“自我確認”,這是自我穩定感的來源。

我們天生就有這種自信,人是萬物之靈,人定勝天。經過人類祖先幾萬年長長的進化,經過在母親肚子裏十個月的孕育,經過家庭的精心養育和社會的諸多磨礪,我們終於長成了有安全感、有自主感的人。

我們相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自由安排我們想去哪裏,想幹什麼,想喫什麼,想要跟誰在一起(如果那誰也願意的話),我們沐浴在這冬日暖陽中,感受到了自由的愉快氣息。然而,很抱歉地是,我必須要給你潑一盆涼水,這也是我們洗腦旅程的第三站:你以爲的自由意志並不自由,自由只是人類編織的幻象。不信,是嗎?先別急着反駁,聽完你就知道了。

02 生物基礎與社會環境影響自由意志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會認爲,除了受到脅迫或者是患上了心理疾病,我們都擁有自由、自主地做出決策與選擇的能力,就是說我們是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就像我們想喫燕麥片了,就會去喫;想騎自行車,很快就騎上去了;如果覺得鼻子有點癢,想都不用想就會去撓一撓。

但在一些科學家看來,這種自由自主的感覺其實是一種錯覺:你之所以“想喫”燕麥片,那是因爲你肚子餓了;你之所以“決定”去鍛鍊一下身體,那是因爲你身體感到些微不適,需要活動一下;至於那個發癢的鼻子,肯定也有生物學方面的原因。意思就是你身體的感覺在推動你做決定並去行動,你是提線木偶,你的身體是你的主人。

除了個人行動上的自由自主之外,我們也都認爲自己有獨立的思想、情緒情感,我們有着獨立的審美以及道德感,這是一直以來身爲人類的我們覺得自己比動物優越的核心所在。

然而,由於最近幾十年神經科學的不斷髮展,讓我們對大腦的認識獲得突破性的進展。這其中,科學家的很多實驗都證明了代表人類自由意志的各種功能,包括情緒情感(如快樂和仇恨)、道德感,都可以在生物基礎上得到最新的印證,也就是說人的情緒、情感甚至是道德感都是跟生物因素有關的。

比如科學家們發現了老鼠控制進攻性的神經元組,他們用技術來啓動和關閉這組神經元,老鼠就會相應變得暴躁和平靜。這種視頻看起來非常具有戲劇性。這表明情緒受大腦神經元的功能影響很大。現實中我們也看到抑鬱症患者通過服用抗抑鬱藥,改變了大腦中多巴胺的濃度,人的情緒也會有明顯的好轉。

關於道德中的忠誠,科學家選擇草原田鼠和山區田鼠來做實驗,因爲草原田鼠配偶之間相遇、交配,之後就廝守終生,而山區田鼠則不是這樣。據此,我們可以認爲草原田鼠擁有了人類道德中忠誠的品質,而山區田鼠沒有。

那爲什麼草原田鼠可以保持忠誠呢?難道是他們用自己的自由意志來選擇忠貞?神經科學家也很好奇,於是拿這兩種田鼠來做研究,看看究竟是什麼造成了草原田鼠和山區田鼠的不同。

最後,通過腦部的研究發現,草原田鼠的忠貞是由一種叫做催產素(oxytocin)的特殊神經化學物質導致的。這種催產素是讓生物感到相互有聯繫的至關重要的物質基礎,而聯繫又是產生感情和依賴的基礎。科學家發現草原田鼠的大腦獎勵系統中,它的催產素受體密度果然要比山區田鼠的高很多。這表明忠誠度跟大腦中催產素的濃度相關。

這一結果在人類身上也得到了驗證:科學家把催產素做成鼻噴劑,使之通過受試者鼻粘膜的吸收直接進入大腦,同時,讓受試者看包括其伴侶和大量漂亮異性的照片,檢測結果顯示,受試者的目光停留在自己愛人照片上的時候,大腦的活動最興奮,與最開心時刻的大腦活動一樣。可見,催產素的刺激能加深跟自己長相廝守的伴侶之間的感情。

從上述的例子裏看,情感和道德感這些最爲人類所自豪的自由意志的表現,都無一不來自於生物基礎。所以大腦就是一臺複雜的生物“機器”,我們所謂的智慧、覺知、自由意志與你跑步、心臟跳動等是一樣的生物性功能。

除了生物基礎會影響我們的自由意志之外,環境也會影響我們的自由意志。舉一個現實生活中很日常的例子——

比如,午飯是喫麥當勞還是肯德基,這件事情是由我自己決定的嗎?

答案似乎顯而易見,當然是!但是,我的選擇可能被方方面面的東西影響。比如,今天麥當勞在搞特價,巨無霸買一送一,那作爲一個價格敏感型消費者,我當然就會選擇麥當勞。不過當然,實際情況會更復雜,比方雖然巨無霸買一送一,當我飯量小,喫不下兩個巨無霸;比方麥當勞的排隊人很多,而我又恰好趕時間;在比方肯德基新推出了一款我喜歡的櫻桃派,等等。

在我綜合考量價格、時間、口味等因素之後,最後還是走進麥當勞,打包了兩個巨無霸。很顯然,我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的確受到了環境的影響,但不論外在條件如何,我始終可以選擇麥當勞還是肯德基,而且最終,還是憑我——我自己的意願——做出了麥當勞這個選擇。所以,自由意志勝利了,人類是有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萬歲。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再來審視整個過程,我們會發現,我選擇麥當勞的最主要原因是我是個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但我不可能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對吧?或許是基因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我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所致。因爲我成長在經濟狀況比較差的農村家庭,父母掙錢不易,一直提倡勤儉節約,以至於從小我花多一點點錢就會有很重的罪惡感,所以我長成了一個價格敏感型消費者,最終在今天午餐時候選擇了麥當勞。可見,這裏面根本沒有自由意志,我的選擇完全是被決定的。

愛因斯坦曾說上帝不投骰子,意思是如果知道了宇宙的初試狀態,掌握了全部物理法則,有足夠的運算能力,我就能夠推演出宇宙從大爆炸到毀滅間的完整發展過程。決定論說的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我知道一個人的基因、父母、成長環境、社會狀態,以及足夠的法則和運算能力。那麼,從這個人一出生開始,我就能夠推算出他會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經歷什麼樣的事,他會和什麼人結婚、培養出什麼愛好、甚至每時每刻頭腦裏冒出的每一個想法,我都能推算出來,因爲,這一切都是從一開始就決定好了的。就像知道了電腦的硬件和軟件,對於它會有什麼功能就一清二楚了。

簡單說,正如科學的發展不斷打破上帝的神話一樣,隨着我們對人類心理發展活動越來越瞭解,人們所感受到的自由意志是越來越少的。

03 大腦功能和控制策略左右自由意志

我們的自由意志不僅僅會在無意識中被生物基礎和環境所決定,甚至在平時的意識中,我們也會有許多時候是想要控制卻又控制不了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的自由意志也完全不自由。

學生在早餐後的那兩節課,儘管一遍一遍跟自己說,撐住、撐住,但睡意仍然如潮水般湧來,把注意力席捲而去。相信很多小夥伴也一定有經歷類似的這種身體或意識不受控的感覺。再想一想你家裏的跑步機已經閒置多久了?你辦的健身房的健身卡是不是快要過期了,或者是已經過期了?你的減肥大計是不是一直在往後推遲呢?你的早睡計劃的開始時間永遠設在“明天”?

爲什麼我們難以控制自己呢?這跟我們大腦皮層的功能和我們使用的控制策略有關。

我們先從一個小朋友喫糖的實驗開始。實驗是這樣的,心理學家給4歲兒童,每人一顆好喫的軟糖,同時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喫就只能喫一顆,而等20分鐘後再喫就給喫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喫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着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力,以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兩顆糖。

這個實驗實際上是在測量兒童的延遲滿足的能力,就是指孩子在屈服於誘惑前堅持的時間。這個結果對預測孩子在其他要求自我控制的任務中的表現非常有用,甚至能夠預測孩子在14歲時候的學業表現和社交能力。而當這些孩子成長爲27歲的成年人時,那些在幼兒期表現出更強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更成功,擁有更強的社交能力,也更不容易有成癮行爲。

爲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延遲滿足能力其實就是自控力,如果一個人能夠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衝動,那麼他也會更有耐心處理問題,更加不容易感到無聊,而且更能抵制誘惑,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而且在人際關係方面,擁有自控力的孩子,他也會更加的無私,就會讓他更受人喜歡。很多時候社交互動會造成必須要解決的不同個體間的利益衝突。這類調和能力依賴於自我控制,缺少這一點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那麼你可能會說,我都有自控力了,那我一定是有自由意志的吧。其實不然,神經科學家對於大腦的研究發現,調控我們的自我是大腦前額葉皮層的一個主要任務,也就是說,自我控制其實是通過前額葉皮層的控制來實現的。

前額葉皮層大約就是額頭上面劉海到腦部頂端中間的這個區域。這部分的腦區通過對不同區域產生的興奮指令進行抑制來協調各種矛盾的思想和行爲,沒有前額葉的執行控制,我們就會受控於每一個突發奇想分散注意的事,衝動或者是慾望,這些可能讓我們失去機會或者是難以實現自己設定的目標。

這就是患有注意力缺陷或者也叫多動症的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安靜的坐着是很困難的,他們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任務上,很容易被打斷。他們的極度活躍與衝動是很大的問題,這讓他們很難遵守規則和紀律。

在這裏說自控力跟大腦有關,估計有很多朋友就會跳起來說,我在有的事情上很有自控力,但是呢,在有的事情上完全沒有自控力,比如學習我是很能堅持的,但是減肥就很難,那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和失控的自我策略有關了。

想要減肥的人估計都有這樣的體驗,晚餐控制自己少吃了幾塊肉,卻發現想要喫零食的願望變得更加強烈。“自我損耗”理論認爲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那我們在前面把這些能量損耗了一些之後,就會變得更容易向後面的誘惑屈服。這可能就是我們很多人會陷入暴飲暴食或者陷入網絡遊戲中的原因,我們很想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爲,很多時候還是失敗了。

自我損耗有很多種引發方式,除了控制自己的食量,還有忍受不好的味道,忍受不好的情緒,看刺激、暴力的電影,玩很難的智力玩具,在擁擠的場合和人推搡,或者只是被沒有預料到的小事驚嚇等等。對控制力的需求和意志力有限的現實意味着我們很難在消耗他們之後繼續抵抗誘惑,我們會喫更多的垃圾食品,喝更多的酒,花更多的時間跟人閒聊。我們一般都比自己想象的或希望的更缺乏自控力。

正是因爲我們大腦皮層的功能和我們使用的控制策略,造成了我們自控力失控的狀況,這也側面證明了自由意志其實只是一個幻象。

04 相信自由意志讓人們更努力

上面我們說到,我們以爲的可以自由自主控制的想法和選擇,包括情感、道德,都是被生物基礎和環境決定的,我們的自控力很大程度上跟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即使我們努力的想要控制,但卻往往在控制的過程中損耗了大量的能量,而最終不能控制。既然有這麼多證據告訴我們自由意志是虛假的,那麼人類爲什麼還要相信有自由意志呢?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當人們相信自己的自控力,當人們認爲自己是命運的主人時,這種信念會有力的激發人們的行爲,讓人更能夠去努力。

心理學家有做這樣的一個實驗,把一羣10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來完成一項任務。研究者告訴一組孩子,他們在任務中的成績體現的是智力,然後告訴另外一組孩子,他們的成績體現的是他們的用功程度。接下來再給兩組孩子同樣的,超過了他們解答能力的題目。在最後的這次測試中,認爲智力因素導致自己的第1次任務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放棄,因爲他們將第2次任務的失敗歸結於自己天生能力有限,這使他們更難在最後的任務中堅持下來,相反認爲成績體現的是努力的結果的孩子,在做最後的任務的時候更容易堅持,而且更享受這個過程。所以,告訴你的孩子他們的成績源於努力,而非僅憑聰明是更好的選擇。

在公司裏,相信自由意志的員工,會比他們的同事做得更好,因爲他們會更加努力,更加積極的去做事情,這一點會得到他們的上司的肯定和鼓勵。所以當我們相信自由意志時,我們也會更加享受生活,也會跟周圍的人有更好的關係。

這一講就到這裏。在這裏跟大家一起總結一下這一講的主要內容:這一講我們談到了我們以爲的可以自由自主控制的想法和選擇,包括情感、道德,在無意識之中,都是被生物基礎和環境所決定,在意識中,我們也常常有失控的感覺,我們的自控力很大程度上跟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即使我們努力的想要控制,但卻往往在控制的過程中損耗了大量的能量,而最終不能控制,自由意志就是一個自我的幻象。然而,即便如此,相信有自我意志的存在,會讓我們更享受生活,也會跟周圍的人有更好的關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