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我們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

拋接球,一種古老而經典的民間雜耍,可以同時保持一個或多個,甚至幾十個球在空中飛舞,遠看如綻放的花朵,驚豔異常。

入門級的拋接球,只有兩三個,看似簡單易學,但乍一接觸,往往手忙腳亂,來回幾下球便迴歸大地的懷抱去了。

拋接球有個訣竅,不管多少個球在空中停留,只管判斷和處理最近一個即將落下的球,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到當前的球上,其他的球等若不存在。

處置當前球的反應必須成爲下意識甚至無意識,反應越快,拋接球就會越多。

然而,當表演者流暢地演示覆雜的拋接球時,突然扔一個球過去,非常可能的結果是,因爲處理這個突發的情況,導致無法接住其他要落下的球,繼而致使整個系統的崩潰。

這裏涉及到《稀缺》裏提出的概念:管窺、餘閒、帶寬負擔。

稀缺,是“擁有”少於“需要”的感受。時間太少,而要做的事情又太多;手頭拮据,有永遠還不完的賬單。稀缺會進一步延續並加劇稀缺,稀缺會讓人變得不幸福。

管窺,專注於某一事物而忽略其他事物,一門心思地管理手頭的稀缺,這是一種隧道視野,使人們忽略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那些存在於“管子”視野之外的事情被抑制了。

餘閒,就是我們在擁有很大空間、不存在稀缺心態時產物,也是我們在資源豐富時進行資源管理的特定方式。餘閒給了我們不做選擇的自由。

帶寬,是對我們計算能力、關注能力、英明決策能力、堅持計劃能力和抵制誘惑能力的衡量,而稀缺會不斷將我們吸入“管子”的視野之中,減少帶寬當下能用得上的容量,形成帶寬負擔,抑制我們的各項基本能力。

雜耍拋球,在同時拋起許多球時,帶有管窺心態的表演者只能將目光集中在即將落入手中的那個球中,他只能在最後關頭接住球,然後再將之拋入空中,而會忽略拋在空中尚未落下的其他幾個球。

當一個或幾個球突然降落,對於用管窺心態看問題的雜耍玩家來說,這些球就是新的震驚。而用旁觀者的眼光看,可能早就知道球快要落下來。

如果長時間地經歷這種“最後關頭”,我們就會一直處在所謂的“雜耍”狀態,也就是持續從一項緊急緊要任務轉移到另一項重要任務的狀態中。雜耍是管窺的必然結果。

當有了管窺心態時,我們就只能局部的暫時的解決問題:我們可能會在當下盡己所能,但很快就會出現新的問題。

今天的賬單迫使我們去借錢,但就會在未來創造另一份數額更大的賬單,廉價的醫療服務雖然能緩解一時的問題,但之後還是需要更爲昂貴的治療。

機場的空管員,工作內容每天都有所不同,天氣條件非常糟糕時,等待起飛的飛機就會排起長隊,此時空管員的認知負荷就會變得非常高,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中,他們會長時間地專注於讓所有飛機安全降落這一件事上。

在另外一些日子裏,空管員的工作節奏可能會稍微慢下來——空中沒有那麼多飛機,腦子裏也沒有裝那麼多“飛機”。

根據某一天空中飛機的數量,研究人員可以預測當晚空管員養育子女的水平。飛機越多,爲人父母的水平就會越低,越容易不耐煩,衝孩子大火。

媳婦常說,自己的元氣已經被兩個娃娃耗盡,白天團團轉,夜裏睡不好,一日不停歇,所以脾氣很容易爆發。誰也不想這樣對待可愛的孩子,可就是無法控制自己。

面對孩子的那一刻,你沒有辦法表現得耐心,做不到你深知的正確之事,因爲你的大腦此時根本就不夠自由。

稀缺會導致人們的認知能力下降,削弱人們的分析、判斷和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會導致人們的執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們抑制行爲和控制衝動的能力。

窮人有自己“領空”裏需要管制的“飛機”,他們周旋於房租、貸款、遲還的賬單之間,還要算着日子等待下一筆收人。他們的帶寬在管理稀缺的過程中,已經用盡了。

貧窮會爲工作記憶增加負擔,導致人們的工作成效降低。無能可以導致貧窮,貧窮也可以導致無能。

實際上,窮人的無能,其主要原因就在於貧困本身,只要生存於貧困之中,我們所有人都會變得無能。

曾有一位老同學問胡適,“小山,你說人生在世,究竟是爲什麼的?”

“我每天五點鐘起來,冬天六點半起來,午飯後靠着桌子偷睡半個鐘頭,一直忙到夜深半夜後。忙的是什麼呢?我要喫飯,老婆要喫飯,還要喂小孩子喫飯,所忙的不過爲了這一件事!”

他本來是名教書先生,臨靠賣文字補貼家用,無奈沒時間閱讀、沒精力創作,全靠絞腦子、挖心血,沒有接濟思想的來源,做的東西又都是百忙裏偷閒潦草做的,所以,往往賣不起價錢,經常原稿退回。

“無論我們怎樣節省,總是不夠用”。幾年下來,生活愈發緊張,陷入一種負向的惡性循環。稍有風吹草動、意外情況,日子就會更加艱難,以至於他生出關於人生意義的疑問。

窮人們金錢有限,但是家庭和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慾望,比如穿衣、遠離疾病的威脅以及爲逗孩子買一兩件廉價的玩具,基本的人情禮節往來,都是很難拋開不顧的。

新生兒的父母們無法節約自己的時間,因爲要帶孩子去看醫生,要喂孩子喫奶,要給孩子換尿布,要抱着孩子,要給孩子洗澡,還要不停地晃着孩子哄其睡覺。

這些都是無法捨棄的底層需求,父母沒有自由裁量權,不得不滿足孩子,只能用雜耍的心態一樣一樣地應對。每次開支都是迫不得已的,緊張不安的。

錢的問題會永遠糾纏着窮人,而時間問題則會永遠煩擾着忙碌之人。如果不能擺脫這種狀態,人們就會感覺生活痛苦、人生灰暗,活着沒有幸福,也沒有意義。

如何解決稀缺問題呢?無論時間、金錢,還是精力,都面臨這個問題。作者給了幾個比較靠譜的解決思路:

一是製造背景。什麼樣的背景,就是把需要時時提醒之事改造成自動運轉的狀態,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替稀缺者做出更好選擇的環境,不需要稀缺者再增加帶寬負擔。

擁有的少,面臨的誘惑就會多。如果稀缺者只能承擔很少的一點東西,那就要去抵禦更多受的誘惑。對於他們而言,最簡單的障礙也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比如,目前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每月從工資中自動繳納,如果每次都讓我們自己選擇交或不交,很多人都會放棄,因爲我們很容易看到眼前的損失或需求,而忽略可能的風險。

比如,製造一種“同意很容易,放棄有困難”的選擇機制,因爲潛意識的選擇成本,人們往往會忽略選擇而默許長遠有利的選項,而這種選項通常情況下他們不會主動選擇。

再比如,若不想被零食誘惑,最好去超市購物時保持警覺,乾脆不買零食,讓無零食成爲一種背景;每月支付賬單經常誤事,需要時時提醒,不如設置自動還款,使其成爲一種背景。

二是製造餘閒。餘閒就是不必馬上花掉的錢和不緊急的時間段,是你可以做這個也可以做那個的資源。餘閒提供了可選項。餘閒代表自由。餘閒允許你做一些不緊急但可能很重要的事兒。

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時候根本談不上什麼決策,因爲你沒有可選項!你的日程表早就排滿了,你只不過是隨波逐流而已。

作爲一級組織,需要讓人員尤其領導者、管理者擁有餘閒,高水平工作需要浪費時間,創造性勞動需要沒用的成分。

做每一件事都要體現效率從來不浪費時間,一天到晚跟打仗一樣,這樣的組織做的肯定都是小事。

對於我們個人,應該隨時審視自己生活和工作狀態,每天做的哪些事是必須得做的,哪些事是可以自己選擇做的。我們要意識到可選項的寶貴,像安排工作時間一樣安排餘閒。

疲於奔命的狀態並不值得自豪。如果一個人忙得沒有餘閒,你就別指望他能思考大事,說好聽點他就是一個工具人,說極端點他是一個奴隸。

製造餘閒,需要在資源充裕時構建緩衝機制,如提前完成工作形成空餘時間、錢財充足時提前購置必需品,避免事到臨頭、火燒眉毛;

亦或是簡單的禁止,很少的權衡,類似於猶太教的安息日,不工作、不寫字、不做飯,甚至不開車,可以爲自己指定一個專門的空餘時間,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皆可。

三是製造振動。就是類似於爲自己配備一個私人助理,時不時的或在需要時提醒完成重要而不緊急的事務,把這類事務拉到當前的“管子”視野當中。

無論某樣東西多麼重要或多麼令人渴望,只要沒在眼前,讓人看不到,人們也就想不起來,因爲這些衝動並不那麼迫切。

窮人之所以儲存不下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的“管子”視野,儲蓄雖然很重要但並不緊急,這類事務基本上總是會被窮人遺留在“管子”視野之外。

但當這些東西出現在眼前時,人們就會對之自我強化,並將其他衝動推出“管子”視野之外。

比如,每月底設置記事簿,提醒自己儲蓄目的及金額;聘請私人健身教練,定期電話督促自己等等,通過外力振動,把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變成緊急的不得不做的事,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