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海斯勒與中國

“中國,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製度的擦邊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後原諒比事前許可要簡單得多。”

看到這句話時,我很驚訝。特別是當知道它是出自一個老外之口時。



同樣的驚訝發生在十多年前。那時我剛工作,正在陸家嘴一個小路口仰望大上海的高樓大廈。一輛髒兮兮的黑色桑塔納突然停在路邊,從上面走向一個棕色頭髮灰眼睛、穿着藍夾克的人。

他問我:“哥們兒,東方商廈怎麼走?”

而我的反應是愣在那裏,拼命的思索並不熟悉的上海地名和可憐的英語詞彙。當時的大腦根本來不及對一個簡單事實做出反應---- 這個外國人講的是一口純正地道的中文。

彷彿過了一個世紀,我才從口中擠出幾個字:“I don't know...”

那人聳聳肩,轉身上了車,開着那輛舊車消失在繁華的街道,我只好生生地把剛到嘴邊的“I‘m sorry.”嚥了回去。

那時大山的相聲已經流行開來,不過我還是無法適應被老外稱爲“哥們兒”。就像看到上面那句話裏的“擦邊球”一樣,對於老外對中國的評論,我本能地應答是----這是在中國,你們不懂。

而看到這句話讓我明白,他比我這個生活在中國的親歷者,比我讀到過的所有寫現代中國的書,對中國的理解都要透徹,闡述都要簡明。

如今遇到的老外沒有一個不會使筷子,哪怕是個七歲的男孩,如今常常聽到老外在讀關於中國的書,竟然知道莫言和劉慈欣。

但當我讀彼得.海斯勒寫的關於中國的書的時候,在以往自豪的情感之外又多了一層複雜的感覺。



這層感覺有好奇、欽佩,以及愧疚。

一個老外對中國能瞭解多深,他是怎麼做到的,爲何我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去留意,去了解?

他寫中國的代工工廠:“ 他們無需關注自己生產的商品被誰消費,自我價值也幾乎不與這些商品的買賣有什麼牽連。沒有控制的幻想——麗水這樣的地方雖然偏僻,但瞬間便能感知世界市場的需求,人們普遍接受其中非理性的要素。”

他說那些工廠的工人是在用“顯微鏡看世界”,說他們雖然分不出美國農場與工廠的區別,卻能爲美國的客戶畫油畫,並根據銷量了解不同客戶的偏好。

以往在我們自己的描述裏,給這些代工工廠貼上的都是“廉價”,“低附加值”的標籤,從沒想過它們有“瞬間便能感知世界市場的需求”,“普遍接受其中非理性的要素”,“在更大的風景面前從未覺得無所適從”......這樣的優點。



我們想到的強大隻侷限在“航母”、“衛星”,從沒把目光投向普通人,投向平常的生活。而在這之中有多少故事,多少生活的能量,都在等待着發掘。

一個老外,寫出了中國。用另一個視角,讓我們重新看待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