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卡(0121)

假設,你拿到了一本書,讀了幾句,發現讀不懂,怎麼辦呢?我推薦的法子是:彆強讀了,算了吧。


聽着有點兒簡單粗暴嗎?其實這樣做沒問題。


一直以來,我們似乎總被鼓勵:讀書要迎難而上、披荊斬棘。人生有那麼多必讀書,讀完了纔算完整。讀不懂也得用心啃、拼命讀,讀出微言大義來才過癮……然而瑪格麗特•杜拉斯就很直白地說,她看不下去羅蘭•巴特的書。她對巴特沒偏見,甚至還有過一段友誼,但他的書“讀不下去”。


類似的,海明威的書被認爲簡潔明瞭,然而雷蒙德•錢德勒嫌他寫得囉囉唆唆。還有變心的讀者,比如福樓拜年少時,讀雨果的小說讀得如癡如醉;後來年紀漸長,讀雨果寫的小說,產生了巨大懷疑,覺得雨果不夠科學。他看不起的還不是一般小說,而是傳奇鉅著《悲慘世界》。福樓拜大叫:“我有生以來,一直讚佩雨果,現在卻感到憤慨!我要爆發出來!這部小說,既不真實,也不偉大。論文筆,作者故意寫得不倫不類,難登大雅之堂,取悅庸衆……每個人都死板,是一種性格,像悲劇中的人物!生活中哪有像芳汀那樣的妓女,像冉阿讓那樣的苦役犯?……都是些假人……用大篇幅說理,講的卻都是題外之事,沒有一句切題的話……後人不會饒恕的,他居然想當思想家,跟他本性也不合呀!”這些話如果你在課堂上道來,大概足以讓老師大驚失色吧。然而這出自福樓拜之口,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實際上,世上沒多少作品是完美的,也沒多少作品是非讀不可的,更沒多少作品是必須讀完的。世上已經有太多“過於有名以至你讀完了不敢說不喜歡,只好人云亦云地誇兩句”的書了,然而這實在沒必要。


許多人讀不下去書,會歸咎於自身,覺得自己沒耐心之類。然而一本書和一個人,得投緣。一個人已有的知識結構、對這個題材的興趣,都會影響讀書的進度和樂趣。與此同時,實際上,寫得處處完美均勻、從頭到尾都讓人讀得開心的書,並沒有那麼多。讀不完也沒什麼。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就是個很好的習慣。


加西亞•馬爾克斯有一個說法,作爲寫小說的人——比如他自己——讀小說時難免抱着另一種心態。不爲讀一個故事讓自己爽快,而是“剖析這本小說,看他是怎麼寫成的”。大概類似於一個廚子喫宮保雞丁不是爲飽腹,而是琢磨宮保雞丁是怎麼做的;一個教練看足球不是爲了知曉輸贏,而是看雙方技戰術是怎麼安排的。這種內行看門道式的剖解,已經屬於案例分析、技術學習的範疇,算是在學習。這是很值得讚賞的心態,但並非必要。畢竟大多數非專業者,未必需要抱着學習的心態,兼容幷蓄地強行學習什麼。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過於瑣碎,真正是“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逆着心思一路追逐,其實什麼都得不到。所以,除非是必須要讀教科書準備考試,或者有心從事這個行當,否則,世上其實沒太多非讀不可、讀不下去也得咬牙死磕的書。


就讀一本也許不那麼高雅、讀完了也沒法放到社交平臺吹牛,然而自己喜歡的書好了,這總比咬牙強啃、回頭就忘掉某本自己不喜歡的書更快樂,也更容易養成閱讀的習慣。如你所知:持續不斷地讀各種書,比強讀一本書要有意義得多。

——《書讀不下去怎麼辦》張佳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