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麼會覺得累:神奇的人體生物鐘》作者: [德]蒂爾·倫內伯格

原作名: Wie wir ticken: Die Bedeutung der Chronobiologie für unser Lebe

ISBN: 9787568919326

內容簡介:

早睡早起一定身體好嗎?

年輕人爲什麼常常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

對全球到處旅行的“空中飛人”們來說,怎樣才能順利倒時差?

倒班工作是怎麼影響人體健康的?

這是一本關於 “時間生物學”的大作,看似無形的人體生物鐘其實對我們的心理、生理健康產生着巨大的影響,甚至決定着人們的生活是否幸福。作者倫內伯格教授的學術生涯曾跨越生物學、物理學、心理學、醫學等多個領域,正是這樣的經歷使他可以跳出學科的限制,以綜合宏觀的眼光進行生物鐘的研究。

本書(第一版)入選2015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作者簡介:

蒂爾·倫內伯格(Till Roenneberg),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大學的醫學心理學教授,時間生物學領域的代表人物。


精彩短評:

#  人體內的生物鐘,不僅是一個標記時間的鐘表,它是一套複雜的協作系統。正是因爲生物鐘有“需要校準”這個特性,才產生了不同時間類型的人。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生物鐘,有自己獨特的生命節奏。每個人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  瞭解生物鐘,你對別人和世界會更寬容。

#  瞭解了一下生物鐘,以及兩種不同的作息規律。但是,我到底爲啥會累呢?噢,是因爲休息不夠,是因爲貧窮

#  生物鐘不是生物對環境變化作出的被動反應,而是一種先天設置好的生物程序。人體的生物鐘有一個“總檯”,是一組叫作“視交叉上核”的神經元。它在大腦的視覺中樞,就在我們的鼻樑根部後面。 生物鐘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了——我們體內的生物鐘和外部世界的時間,並不是完全匹配的。外部世界的一天,就是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而生物鐘對一天的設定,可能短點,也可能長點,因人而異。說白了,生物鐘並不“準時”。所以,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要不斷校準自己的生物鐘,讓它跟外部時間一致。 人體至少有兩套節律。一套負責調控日常活動,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起牀,什麼時候喫飯,叫作行爲節律;另一套負責調控身體內各個器官和組織的活動,這叫作生理節律。生理節律,涉及我們身體的方方面面。比如,人的體溫會在睡着的時候更低,從睡眠到甦醒,會經歷一個變化週期;早上和晚上,我們對酒精的反應不一樣;一天的不同時間,我們對牙疼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的生理節律還是會按照自然時間來,但是行爲節律必須適應社會時間。結果就是,行爲節律和生理節律不能協同了,再加上加班、倒班、熬夜、週末補覺等等生活方式,問題就更嚴重了。這就等於說,很多人就算不去旅行,也需要經常倒時差,書裏管這種狀態叫作“社會時差綜合症”。 對我們來說,時間不是唯一的,行爲節律(社會節律)、生理節律(自然節律),都有各自的時間。生物鐘的奧妙就在於他們之間時間的協同。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生物鐘,有自己獨特的生命節奏。每個人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現代人必須按照社會時間來校準自己的生物鐘,就是利用生物鐘可以校準的機制。你可以把生物鐘想象成一個盪鞦韆的人,一天的週期相當於蕩一次的時間。如果想精準控制盪鞦韆的節奏和幅度,就需要有人在背後推它。這個推的人是誰呢?就是外部環境釋放的各種信號。我們剛纔說了,影響最大的信號,就是光照了。

#   明明已經很累,輾轉反側,翻來覆去,頭腦卻異常清醒,失眠的痛苦,只有經歷過,纔會知道。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當“睡不着”成爲一種“現代病”,解決它的前提是瞭解人體生物鐘工作規律,真正理解睡眠機制。

人體生物鐘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實際上它影響了一個人活着的全部狀態。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我們爲什麼會覺得累?神奇的人體生物鐘》,能回答關於睡眠的大部分問題,幫助大家將關於生物鐘的科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作者蒂爾·倫內伯格(Till Roenneberg)是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大學的醫學心理學教授,時間生物學領域的代表人物。

他說當開始研究生物鐘後,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看似無形的人體生物鐘其實對我們的心理、生理健康產生着巨大的影響,甚至決定着人們的生活是否幸福。



關注朋朋不迷路,發送簡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書單 信息,點擊簡書個人主頁查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