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讀《山海經》(五十六)

【原文】

3.71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陽水出焉,東北流注於河。

【譯文】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松山(在今河北境內)。

陽水發源於此山,向東北流入黃河。

【原文】

3.72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與之山,其上無草木,有金玉。溹(suò)水出於其陽,而東流注於泰陸之水;泜(zhǐ)水出於其陰,而東流注於彭水;槐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泜澤。

【譯文】

再向北一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敦與山(在今河北省西部),山上不長草木,有金和玉。

溹水(水名,在今河北省內丘縣境內。一說即今河北內丘縣的柳林河)發源於敦與山的南面,向東流入泰陸水(今大陸澤);

泜水(今河北泜河)由敦與山的北面發源,向東流入彭水(水名,在今河北省西南部的沙溝水);

槐水(水名,在今河北省贊皇縣境內)也發源於此山,向東流入泜澤(水名,在今河北省境內)。

【原文】

3.73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zhè)山,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歷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洧(wěi)水。

【譯文】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柘山(在今河北省境內),山的南面有金和玉,山的北面有鐵。

歷聚水(水名,今拒馬河)發源於柘山,向北流入洧水(水名,一說指綿河,源出山西省境內)。

【原文】

3.74 又北三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陰有鐵。肥水出焉,而東流注於皋澤,其中多礨(lěi)石。敞鐵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大澤。

【譯文】

再往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維龍山(在今河北省境內),山上有碧玉,山的南面有金,北面有鐵。

肥水(今河北藁城市洨河)發源於此山,向東流入皋澤(水名,可能是明清時寧晉泊的西北部),水中有很多巨石。

敞鐵水也由此處發源,向北流入大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