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文筆的柺杖

文筆大體上說的是寫作技巧、文體、風格。強調文筆是將作品當做計劃的產物,也就是如何建造,卻不知如何建造取決於一幢房子因何而起。世上好木匠瓦匠千萬個,好的設計師極爲罕見,且大多數設計師是不會砌磚的。當我們誇讚一幢別墅很美,最先想問的是是誰設計的,問過瓦匠的名字嗎?我們不問瓦匠的名字,並不是瞧不起瓦匠,而是建築之美首先取決於誰設計的,這幢別墅鶴立雞羣的原因是它打動了我們,爲我們敞開了一個世界,剎那我們發現自己好想擁有這樣的房子。


網上有個段子,問如何給房子裝修。有人答道,首先得有房子。


K.到達時,已經入夜了。——卡夫卡



一個世界展開了,哪位看出文筆了,請說道說道。


張局長招呼司機“走,海頓大酒店”。

文筆差?

假如覺得文筆差,可以改得更好一點。那又怎樣呢?



強調文筆,就是滿擰。


遇到潔白的,溫暖的……這些形容詞冒出來,我們都要提醒自己,是不是那樣?是不是必須用這個詞?這樣久了,文章自然就好了,寫作不是文筆導致的,文筆是結果。

樹葉在風中花枝亂顫,但是我發現風如果大一點,樹葉似乎有點發瘋,像個氣得發抖的賣菜攤主。這時候你來一句“春花秋月何時了”,文筆很好,合適嗎?

換而言之,文筆是個空洞的術語,它什麼也沒說明。言爲心聲,心隨意動,有的建築不需要瓦匠,比如小木屋;有的建築不需要木匠,比如金字塔。文筆壓根就沒有用場,更談不上關鍵了。


我買了書路過一個無人的小廣場,做在臺階上看了一會兒書。擡頭望天,突然覺得橫跨天際的白雲,被風吹散,如同銀河貫穿九霄。這個感受是突然降臨,我認爲全世界也沒有誰這樣感受過,它屬於我個人的。


所有這個感悟,說“悟道”誇張了點,但堅持下去,日積月累,感受力必然會得到提升,語言自然就有了,需要文筆嗎?


感受是內心感受,一種領受,而不是用感覺器官東看西聽,每天可以看到幾萬個畫面,幾萬個聲音,哪一個纔是重要的?


開腦洞想象和七拼八湊的編織想象,依據何在?

語言是人的天賦能力,求助於技巧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是懶於思考者的通病,總是想當然拍腦袋。


諸如大綱,結構,邏輯,因果關係,在寫作中都是表面的東西,掩蓋了實質,將結果當成原因,成爲寫作者的柺杖,不知不覺就殘了。寫作如果不依照心靈的法則,和一個呆板的瓦匠有什麼區別呢?師傅從來沒有教他如何用心靈來描畫,也從來沒告訴徒弟心靈是自由的,並非是一塊木頭。

古人云胸中有丘壑,畫竹子,並不是每片竹葉畫得無可挑剔,而是畫家知道該心中之竹長啥樣,而畫匠是不知道的,只知道照搬重複。

有人質問蘇軾畫的竹子是紅色的,世上哪裏有紅色的竹子呢?這就是匠人的問話方式。蘇軾反問他:爲什麼有那麼多墨竹圖呢?你見過黑色的竹子嗎?

論文筆,鋼琴教授肯定最好,舞蹈教授肯定最好,美術學院的教授肯定最好,他們喫這口飯的,他們成了大師了沒有?中文系教授天天傳授這方面技能,寫了什麼大作?

扔掉文筆的柺杖,做個自由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