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浴鵠灣:那一抹含蓄的起伏,像極了平凡的一生

關於西湖深處的浴鵠灣,我之前發了一個視頻。

關注我的朋友是這樣評價的:

原來就是這裏啊,站在橋上看到遠處無數水鳥不停地起降。

浴鵠灣去過幾十次,我認爲是西湖最美的地方。

杭州一個大家經常去玩的景點,就是沒有這麼深度瞭解它。


浴鵠灣修復整治沒幾年,2003年才修復完成現在的模樣。

對一處風景而言,20年不到的歷史,名氣當然比不了動輒千年的景觀。

但好在很多人頗能接受了這種新中式的園林美。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去看一看。

坐公交車爲首選,有兩個站點可供選擇:浴鵠灣站和赤山埠站。

浴鵠灣站:318路,1314路,194路等。

赤山埠站:4路,87路等可達

若浴鵠灣站下車,還需要往前走100米。如圖。

若赤山埠下車,也需要走幾步,如圖。

我坐的是武林廣場的318路。早晨路況好,半小時就到了浴鵠灣公交站了。

下面按我走的路線,用圖文來展示此地。

從楊公堤右拐,走百餘米,迎面就碰到霽虹榭的梅花門,真是從裏到外的對稱。

兩邊的臘梅,恣意橫斜,寒香逼人,減弱了強對稱帶來的嚴肅感。

妙就妙在,清格中,有自在。

拍照時候,構圖只管正對着拍(我是手機拍,相機還沒拿出來)。

冬天的浴鵠灣,比平時更文靜。

像是剛起牀不久,坐在鏡子面前的姑娘,一頭霧水,發呆。

無風的湖面,靜謐空曠。

野鴨在水面上移動,撩起長長的波紋。

這裏的水鳥不會被餵飽撐死,

因爲沒幾個人會來。

公園的一側,一排高高的水杉樹,幾隻早起的白鷺,飛上飛下,比我勤勞多了。

它們拖着長長的腳,緩和速度,看起來很優雅。


飛虹廊非常漂亮,臥在水面上,中間微微隆起,白色的倒影略微模糊,

這一抹很含蓄的起伏,有一種宋式園林的簡約氣質,

與平凡的人生相似,

慢慢的成長,慢慢的結婚生子,慢慢的老去。

幾經曲折,在人生高光時刻,微微的起伏一下,一生就過去了。

很多人亭與榭、橋與廊分不清,來這裏就一目瞭然了。

長廊的頭和尾,一頭是霽虹榭;一尾是霽虹橋。

營造地頗爲用心。

我有時候想,如果把霽虹榭比做生,霽虹橋比做死。

那麼,中間這段長長的飛虹廊,微微的拋物線,幾經曲折,便是生命的過程。


請看霽虹橋,這巨大的圓形橋墩,充滿了圓滿無缺、充滿盛實、無缺無憾之意象。

這樣的一生,才通大、正、全、善、好、天或自然等等的義理。

見此情此景,我猛然產生“世上除了生死,再無大事 ”之感。

生而平安,死而無憾,是國人最普適的美學理想。

由此聯想,杭州也是一座安逸的城市。

杭州“世風溫和”,三面雲山一面城。

西湖的羣山,遠遠談不上雄奇險峻,只有連綿不斷,無險可守。

西湖之水始終是平緩無奇、波瀾不驚。這種平靜與包容,造就了杭州人那種“低調與知足”。

這幾千年來,杭州在文化上,善於融合,也使得這座城市避免了血光屠城,金戈鐵馬等大起大落之事。


天實在太冷了。

我縮着脖子拍了幾張照片。

早晨是逆光,光比很大,不容易拍照。

太陽出山後,那光芒掃過來,整個浴鵠灣,像沐浴完畢的芙蓉,光彩照人。

拍出來的照片,閃亮了許多。

拍視頻,最怕的是無話可說

可我,面對風景,常常目瞪口呆。

此刻,沐浴晨光中,我只想到一句:

我好像參與了浴皓灣的晨沐儀式。

整體而言,浴鵠灣還是很漂亮的。

不大不小的湖,湖面聚散開合,水岸線曲折有致,不會讓你拍不到東西。

雖然這些建築,都是新的,但做工非常精緻,格局很美。

新舊其實不重要,新的也會變舊,現在舊的,幾百年前就是新的。

關鍵是做工,格局,是不是經得起時間的洗禮。


與蘇州園林關起門來營造不同,這個浴鵠灣是開放的。

四周是西湖羣山,圍着西湖的水,可謂“借景湖山、點景自然”。

武狀元牌坊

充滿“野趣、閒趣、逸趣”的景觀特點。

遊人到此歇腳閒坐,靜賞四周天然美景,可以喚起對往昔動人意境的美妙想象和感受。


我記得易中天說過,美是沒有階級的,只有時代性,地域性。

浴鵠灣的園林營造之美,就是走在傳統與新式之間,人文與自然之間。

上至將相墨客,下至販夫走卒,皆能一眼喜歡上。


此地,若要我打分,我給8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