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至境——不爭

老子曰:“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聰明人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示弱隱強,做出暫時的退讓。

不爭,是楊絳一輩子的主題詞。她藉由一首英國的詩,譯出自己的所想:“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人有什麼值得爭得呢?

和名利爭,慾望就會膨脹;和命爭,平添負累;和親人爭,勢必疏遠,得不償失;和愛人爭,只能讓生活多了瑣碎,少了寧靜;

和朋友爭,只能讓感情越來越淡,漸漸疏離。爭的是理,輸的是情,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

紅塵多事,諸多困擾,唯有不爭,自在人間。

1、不爭,亦是前奔。唐朝的布袋和尚,觀察了農夫插秧後,寫了一首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爲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農夫插秧是一邊插,一邊後退的,無路可退之時,便是插好秧之時。

倘若只顧眼前,只想一味爭取前進,最後卻一事無成。

人生很多時候皆如此,看似不爭不奪地後退,曠日持久,便知曉其實是在前奔。

2、不爭,自在人間。名利徒有其表,人們卻常爲名利所囚。古人言:“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很多時候,不爭並不是不進取,而是一種低調的智慧,懂得取捨,潛伏靜待。

唯有內心歸於淡泊,不染世俗塵埃,不爭朝夕名利,才能暗香盈袖,自在人間。

3、不爭,雲淡風輕。一切身心苦役,皆有貪念而起。因爲貪,所以去爭。何以治“貪”?唯有寬心。

“心寬一尺,路寬一丈。”面對萬千誘惑,皆寬心而淡泊,不爭眼前之利,不爭瑣碎之事,自然能雲淡風輕,過好自己的生活。

處世不爭,避去事端;待人不爭,免去糾紛。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事到末端,留一尺青山在。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要在經歷過人生起伏,風起雲湧之後,才能且將新火試新茶,淡淡地說出那一句:“人就這麼一生,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