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SCRM中的用戶線索 01  用戶線索的應用平臺 02  用戶線索的定義 03  用戶線索的生命週期 04  推薦閱讀

近期開始接觸SCRM系統相關的業務,從中接觸了“用戶線索”這一名詞。

它與用戶特徵、用戶行爲事件、用戶畫像非常近似,我也有些混淆。

定義不明,沒辦法回答其定位與應用場景,更無法進行項目推進以及產品規劃。

在緩慢思考的1個月裏,思路總算略微清晰。

思路從用戶線索的應用平臺、定義展開,再由生命週期發散,加深對這個詞彙的理解。

01  用戶線索的應用平臺

用戶線索這一名詞,發源於線下銷售的過程,線上主要應用於SCRM系統之中。

在設計系統的子功能前,應先認識其應用平臺。從應用平臺的核心功能出發,理解子功能的定位。

1)CRM是什麼?

認識SCRM之前,先認識CRM,然後再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

CRM的中文名稱是客戶關係管理,它是一種客戶資源管理及運營方法。通過信息技術幫助企業識別、發展、維護以及服務客戶,提升企業收入,並提高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基於CRM系統的側重點進行分類,能夠粗略地劃分MCRM、OCRM、SCRM、ACRM。

Marketing CRM,側重於運營、營銷的自動化,對應企業的運營團隊。Service CRM側重於服務的自動化,對應企業的售後團隊。這兩者覆蓋了用戶售前、售中、售後的三個階段。

而Operational CRM,則側重在銷售自動化,對應企業的銷售團隊。

這樣劃分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組織架構的劃分,大多數企業的運營、銷售、售後團隊是分離的;

第二點是融合性的產品實現難度大、成本高,要將運營、銷售、售後的所有需求整合,對產品架構能力要求非常高,實現的週期也非常漫長。

這三個系統的核心功能是相近的,主要爲識別用戶、運營用戶,並追蹤效果。只是不同團隊的目標用戶、運營手段以及監測的數據具有差異,衍生的運營工具也有所不同。

而用戶線索則在識別用戶環節,是一切的開始。

2)SCRM的S是什麼?

近些年,伴隨CRM被提及更多的是SCRM,這個S與上文所述不同。指的是社交、簡單高效以及智能

SCRM的全稱爲社會化客戶關係管,核心在於Social — — 社交。

根據CNNIC的2021年中國社交媒體市場分析報告,2020年2月中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10.8億,隨着互聯網覆蓋廣度和深度的提升,流量也變得越來越難以獲取。

即使是四五線城市,衣食住行的相關服務,也逐漸的從線下轉移至了線上。

用戶獲取成本的增高,再加上即時通訊app的興起,使得大多數人的眼光瞄準了即時通訊。

這種模式以前稱之爲微商,現在叫做私域,不同的企業也逐步藉助企業微信等工具,侵佔了我們的聊天窗和朋友圈。

根據極光發佈的《2020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即時通訊類APP在2019年APP平均使用時長中的佔比超過了25%,而佔據榜首的微信也成爲了銷售人員和服務人員展業的重要工具。

Simple,解讀爲簡單、高效。流量紅利的消失,規模化的愈發困難,企業的經營策略也從開源轉向節流,開始注重效率和成本。

Smart,指的是智能,它來源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方面是自動,使得更多的工作能夠讓系統承擔。另一方面則是推薦和個性化。

從這3個定義看,高效、智能意味着關注線索的價值和精確度,需要幫助一線人員更容易促進成交,提供更好的服務。

而社交,則意味着要考慮一線人員要採用什麼樣的渠道與用戶溝通

3)CRM和SCRM的區別

瞭解了CRM和SCRM,才能夠回答2者區別。SCRM在CRM的基礎上,融合了社交。

但2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通過更合理、高效的管理和運營客戶,提升用戶的生命週期價值,所以結果指標上2者並無太大的偏差。

而融合了社交,與用戶的溝通方式由單向轉爲了雙向,由觸達、電話的單點轉爲了互動。基於此,在探詢用戶成交的過程,還會增加類似客戶互動率的相關指標。

02  用戶線索的定義

用戶線索,應用在SCRM系統,服務於識別用戶環節,它代表着一次營銷或服務機會。

對比原始數據,它是高價值數據的組合。幫助一線的銷售或售後同學提升服務人效及轉化效率。

服務線索,將售後同學的工作模式由被動接受電話或IM進線轉變爲主動服務。銷售線索,幫助銷售同學減少挖掘用戶的時間,讓其將精力放在促成交環節。

但同樣是識別用戶,它和用戶特徵、用戶畫像又有哪些區別呢?這個問題,從數據定義、數據價值、使用方式三個維度來解答。

1)數據定義

從數據類型來看看,特徵和線索是數據的組合,而畫像是數據的集合

年齡大於25歲,是一個用戶特徵。而“年齡大於25歲”加上“每日工作時長超過12個小時”這兩個特徵的組合,則可以稱爲大齡社畜青年。

而用戶線索不僅是特徵,它還是事件和特徵的組合。

從時效性看,事件更多的是實時觸發,而特徵多爲離線清理。前者是開始,而後者是結束。比如說:“我今天乘坐了地鐵”和“地鐵出行用戶”。

用戶畫像則是多維特徵的集合,由基礎屬性、地理屬性、社會屬性等一系列不同維度特徵呈現用戶或者羣體特點,從而進行分析工作。

2)數據價值

組合的目的,是爲了更高效的使用數據。

從數據價值層面看,用戶特徵的目標性較弱,不會特別在意數據價值,它主要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

而用戶線索由於應用方主要是銷售和服務同學,其目標聚焦在如何將用戶轉變成客戶以及如何讓用戶、客戶不流失,希望潛在用戶能夠更靠近成交,希望服務的能夠更爲及時。

地鐵出行用戶這樣的特徵是無法準確銷售和服務的。

而如果是“我今天乘坐了地鐵”,看了手機的“車輛降價廣告很久”,“我沒有車”但是“月收入能夠支持車貸”這樣的數據組合,就能夠比較清晰的制定運營策略,從而進行服務或銷售了。

3)使用方式

在使用方式上看,線索和特徵是“圈選->運營”的步驟,我們明確知道要對什麼用戶進行運營。

而用戶畫像則會額外經過分析過程,即“分析->圈選->運營”,它偏重於經過分析結合數據模型後進一步制定運營策略。

03  用戶線索的生命週期

明晰概念,規劃才能夠清晰。

在進行產品規劃時,可以從事物的流轉過程及狀態着手。思考用戶線索提供給銷售和服務人員的前、中、後分別有哪些階段,以及每個階段需要做什麼樣的事情。

完整的流轉過程,也是用戶線索的生命週期。由此可以制定最小可執行版本,然後再有序、有效的進行產品規劃以及迭代。

1)線索收集

線索的收集和數據的整合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目標是數據越多越好。

數據量越多,意味着客流量越大,在10000個人經過的道路開便利店和在1000個人經過的道路開便利店,兩者每日成交的概率是不同的。

其次數據維度越多,意味着給運營人員決策和分析的維度越多,我們不僅能基於性別採購商品,還能基於年齡、收入去採購商品。

而分析也是相同的道理,樣本量大分析的結果代表性更高,決策的風險更低;維度多,分析的角度也更多。

在這一階段產品同學的考量是,基於不同的數據來源,協助研發同學設計統一的數據上報規範。

對元數據進行可視化的管理後,再依據不同業務對數據的時效性要求提供服務。

功能上可以參見數據集市,在這裏就不過多展開了。

2)線索清洗

這一環節,主要包含了數據落庫後的清洗、過濾、去重、合併4個步驟。

清洗指發現並修正數據中可識別的錯誤,包括檢查數據一致性,處理無效值和缺失值等。

而過濾步驟主要面向運營,不可運營的用戶是不具備價值的。這裏的運營指的用戶擁有能夠被觸達、互動的數據。

如:具有實名手機號特徵,能夠進行電話外呼;具有添加企業微信且未刪除特徵,能夠使用企業微信與用戶互動;具有公衆號openId且關注公衆號,能夠通過公衆號發送模板消息。

除了渠道觸達的數據,當然也還包含防騷擾、紅黑名單等過濾維度。

去重及合併的概念,關於數據上的理解可以查閱的這篇文章:《Tableau基礎·如何合併你的數據?理解與邏輯(上)》,Tableau已經描述的非常全面了。

從業務角度的理解,合併及去重是爲了減少冗餘數據,保障名單數量

一線人員每日收到的名單是有限的,重複的名單數據會使銷售基數虛高,所以我們需要進行合併以及去重。

當意向客戶分配給銷售人員後,會有一定的保護時長。這段時間內,這名用戶不能被其他的銷售人員二次銷售。

當保護期內這名用戶產生新的行爲時,我們需要將它的數據合併到已分配給銷售人員的用戶中,從而保護名單。

3)線索組合及評分

線索的組合,可以是特徵間的組合,也可以是事件與特徵的組合,這部分在前文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描述。

產品同學在這一環節設計的是“用戶圈選”功能,其包含了實時事件及離線數據的融合、數據的提取頻次、數據的交併差等。

產品參考上可以體驗易觀方舟、神策數據,在此同樣不進行展開。

理解線索評分可以從線索的目的出發:提升服務人效,避免被動等待用戶,節省尋找用戶的耗費時間。

而評分則是進一步的過濾方式,它也決定了後續的分配規則和轉化效率。

評分高的線索更多的分配給處理時效快、轉化效率高的銷售同學。

其次,也依據評分幫助一線進行優先級及時間管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至高質量的線索之中,降低其無效投入。

4)線索下發

線索下發,回答的問題是:用戶分配給誰、分配多久、以及分配後應該怎麼樣做。

分配策略則指的分配給誰,各自分配多少比例,上限又是多少。分配後,什麼時候會失效。線索的有效期能夠幫助我們監控跟進過程,以及制定釋放流轉的規則。

運營策略指的當銷售或服務人員接收到用戶數據後,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操作步驟展開銷售和服務,每個操作步驟也會關聯運營人員建議的溝通方式以及內容。

5)線索跟進

上圖中,僅體現了線索跟進的正向流轉過程。

實際上,在意向確認後可能直接進入商機轉化,又或者直接進行服務轉交。

確認用戶意向後,基於成交意願執行不同的運營步驟,對於暫無成交意願的客戶目標是建立聯繫,進行用戶關懷及教育。而如果有成交意向,則進一步採集訴求,進行商品的推薦。

而在成交後,則通過服務不斷提升用戶的信任感,以期從服務中再次發現成交的機會。

在這個階段產品應該考量的是,線索應該怎麼流轉到下一階段,什麼時候又應該釋放回到公海。

6)效果追蹤

效果追蹤,在設計上會涉及業績的匹配方式,依此進行佣金結算、排行激勵及報表分析。

在這一環節中,簡單介紹用戶自識別至成交的漏斗,其定義如下:

名單總數:線索組合後的用戶總數

下發成功數:經過防騷擾屏蔽、紅黑名單或運營策略過濾後下發成功數量

互動數:下發給銷售或售後人員後,用戶響應的數量

意向數:響應用戶中,有成交意向的用戶數

成交數:有成交意向的用戶中,最終成交的數量

復購數:成交的用戶中,二次購買的數量

上面的每一步還有更爲詳細的拆解方式,楊堃老師的文章《以在線教育銷售CRM爲例,談談業務大盤拆解優化的六步法》已經描述得非常全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閱讀。

04  推薦閱讀

4-1、CRM及線索相關

1)《全球商業化CRM產品體系分析》

2)《漫談CRM體系化建設1 – CRM與客戶管理綜述》

3)《線索到社羣,用戶轉化的究極形態》

4-2、指標拆解相關

1)《以在線教育銷售CRM爲例,談談業務大盤拆解優化的六步法》

2)《數據分析的邏輯思維及分析方法》

3)《用戶運營體系的推導思考》

4)《B端產品的指標設計思路》

關注公衆號:Becomewiser,回覆關鍵詞:20,即可獲得文章PPT下載地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