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第24天  圖書原文:P243  刻意練習

原文約300字左右,閱讀需1分鐘

拆書家要特別留意一種偏差,就是學習者把討論和演練的目標誤解爲解決場景問題,而不是在場景中應用所學技能。這兩個目標並不矛盾,但側重點不完全相同。

在拆書家們的實踐中,A3環節出現這種偏差的概率很高。

拆書家給定的A3場景越是貼近學習者的經驗,越讓學習者感同身受,學習者就越傾向於討論場景問題本身的解決方式。如果拆書家發現大家在討論中出現了偏差,就要及時澄清,說明我們演練的真正目標不是解決場景中的問題,因爲可以有很方法解決這種題。但請大家務必應用剛剛在R+1環節學到的方法,用在特設的場景中,這樣能實現A3的目標:激勵學習者在現場就開始應用新學技能。

what:昨天講了如何教導學員互利共贏,今天講的是教導學員的過程中常見的誤區,授人以魚,而忘記了授人以漁。

why: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是,授人以魚真的是比授人以漁更爽,因爲現場能看到結果,而且學員解決魚的問題會比解決漁的問題更爽,據調查,90%的成年人更喜歡解決“魚”的問題,所以,這個對於老師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學員不認爲“漁”很重要,還可能會認爲老師沒有抓住重點,忽略了“魚”的問題,而發起投訴。

聽起來很扯,但事實如此,所以,這裏我們需要說一個真實的問題:到底是授人以魚重要還是授人以漁重要,要看學員的選擇,但從老師的角度,如果滿足了授人以魚的前提下,還是要努力的去爭取授人以漁。

how:如何授人以漁呢?這裏就需要使用我們今天要講解的方法了。

1、給出演練場景。第一個很重要的是先要能達到練習學到的方法的目標,如果不能達到練習的目標,本身就沒有意義了。在這個環節很重要啊,後續可以不斷的去迭代,最好是能夠做到2個演練的場景或者3個演練的場景去選擇一個。

2、強調方法的學習。在學習和演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的把學員拉回到學習方法論的境界,因爲方法論可以解決的是一系列的問題,而不是單個問題,這很重要,因爲方法論可以幫助學習者掌握解決一類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解決一個問題。

這個過程最容易出問題的是角色錯亂,我們的角色是引導者是老師,而不是學員的問題的解決者。

3、檢核學習結果。在這裏,可以在最後,以提問的形式來幫助學習者來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習的方法論,如果能夠列出一個計劃,那就更好了。這裏可以參考前面的A2,如何制定簡單有效的行動計劃。

where:這個方法適用的是團體學習,對於個人學習,應用起來會有點難度,如果學習能力強的夥伴,可以考慮一下這種辦法。其實古代也是有案例的,一個人下棋,轉換角色。

實踐應用:

試着把自己最得意的方法,發佈給學員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