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札記 ——聽《白癡》後感

《白癡》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記得以前怎麼都讀不進去,最近又想起這部小說,尋思着換一種方式接觸他,於是我就在喜馬拉雅上聽起這本書來。

不聽不知道,咋聽之下,我還有深深地震撼之感。

總結如下:

一、陀氏的文風完全不同於之前我看到的那些作家。

他沒有日本作家的細膩,沒有歐美作家於時間空間上的跨度,甚至和本國泰斗托爾斯泰相比,他也沒有那麼恢宏大氣的場面。他採用對話的方式,通過主人公的口吻講述一個又一個故事。這些故事精彩紛呈,引人遐思。而且,通過這些故事,書中的許多人物亦粉墨登場,給人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之感。

二、陀氏的作品直抵人心。

如果說小說記述的是一段歷史,或者是一個重大事件,亦或是一個人的生平,那也是無可厚非的。只要作者寫得夠詳實,夠形象,讀者都能接受並津津樂道。但是,陀氏反其道行之。他不講這些,只讀人心。在僅僅聽了《白癡》的約莫五分之一時,我就深深地折服於這一點。

《白癡》中通過公爵講述的每一個故事,無不在揭示人的內心——美好的,醜陋的,偉大的,卑微的。

譬如他講述自己寄居在國外鄉村治病時一個名叫瑪麗的女孩兒的故事。瑪麗的人生有多悽苦,周圍的成年人就有多醜惡,孩子們就有多純真善良。

三、陀氏的作品中顯示:人的想法看法瞬息萬變。

他寫將軍。這位位高權重者在接待公爵時從輕蔑到不耐到利用再到接受,語氣態度表情變幻甚快,讓人有一種他好似在表演“變臉”的感覺。聽完這一段,我有拍案叫絕的慾望。

他寫火車上那個政府小官吏。這位小吏在得知公爵和另一位乘客的身世地位後,態度語言的前後落差之大,讓人瞠目。對有錢人的阿諛奉承,對落魄人的輕蔑不屑,都在他一人身上,幾分鐘之內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時我有些懷疑,陀氏竟有此水平?而且,那些語言,絲毫沒有出彩之處。

這部小說,我還僅僅聽了這麼一點兒,就已經爲之震撼。如果聽完,不知道我會驚駭到什麼地步。

靜讀下次聽後感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