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 雙翼—天賦與努力

文/簡宸x

最近,朋友們都在討論,天賦與努力哪一項纔是最重要的。也許,大家都聽說過,比99%的努力更重要的是1%的天賦,然而也有不少人回顧自己的經驗,認爲自己擁有的實力來自於努力,在我看來,天賦與努力並不是彼此割裂的,相信自己有某方面的天賦是持續在這件事上投入時間精力的內心動力,而努力的作用是證明自己認定的天賦。

不可否認,當一個人到了青年時期,基本上能確定自己擅長一些事,而對一些事感到頭痛。發展心理學者霍蘭德提出了八大多元智能的學說,即人的聰明才智可能在八大不同領域表現,其中包括音樂、語言、身體運動、數學邏輯、人際關係、空間視覺、內省和自然觀察智能。對於同一個人來說,這個人在八個維度上的得分可能相差懸殊,擅長數學的人可能不擅長運動,而擅長運動的人可能不擅長觀察。每個人成長環境的差異和個性發展軌跡的不同導致了人們在不同能力方面的區別,只要稍加留心即可判斷自己的優勢點在哪些方面,從而揚長避短。

石破天驚的才華與完全的愚拙都是罕見的,在同一個維度上,大家都處於或高或低的中間值。因此。有天賦和沒有天賦之間並不是絕對的。不過,個人造詣成就高低並非完全取決於天資,內心熱愛與否以及專業訓練也會有很大影響,尤其在這個知識專業分工趨勢越來越明顯的世界。在通常情形,職業選手和業餘選手的表現有着巨大的鴻溝。



認爲自己在某一方面天生擅長可以看作是一種自證預言。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相信自己有天分的人可以在所在領域取得更好表現,哪怕這種相信是沒有具體理由的——被教師隨機選中予以厚望的學生在今後的學業中有着更出彩的表現,大家都稱預言這些孩子將來實力不俗的教師有知人之明,然而真相卻是選擇這些孩子本身就是毫無理由的,而相信這些預測的孩子卻用行動一步步證明了自己能夠達到老師的期待。

認爲自己的成就來源於天賦還是努力總體上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和成長型。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習慣將自己取得的成就歸結於自己天生的特質,這種歸因模式適合順境,卻不適合挫折。如果暫時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是不是說明自己本身不適合在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而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側重從動態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到自己和從前相比,是否有一些進步,是否修正了往日的錯誤。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特質之一是對自己的不足有一定的容忍度,能夠允許自己暫時失意,並且在未來不斷調整自己的行動。對於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目標本身就是彈性的,如果這次不幸沒有得償所願,那就下一次東山再起。過去的我自己傾向於固定型思維,而現在更向往成長型模式。

不光是外顯的才華,能夠持續努力本身也是一種才華。書中的兩個女主角,莉拉從小被認爲是天才,萊農一直羨慕不已。萊農一路帶着揮之不去的自卑感,而長大後的她卻以大學專業第一畢業,實現童年的作家夢。持續的努力需要延遲滿足的能力,自我激勵和強大的意志力,這些特質本來就稀缺且珍貴,即使暫時沒有帶來什麼顯性的回報,時間量變到質變的強大力量也足夠給原本認爲自己普通的人真正的自我價值感。

我常常想天賦是否真的是與生俱來的。剛剛出生的嬰兒獨自生存下去都難,更不用說具有被認可的天賦。即使是衆人驚異的神童也和自己的成長環境密不可分。莫扎特全家都是專業的音樂人,科舉考詩賦的時代文豪輩出。天賦並非來自天上,而是更多來自於耳濡目染。

天賦與努力實則兩翼,不該厚此薄彼,而在無法決定自己天賦高低的前提下,我們手中的砝碼是選擇和努力。

源自歲月拾遺優選推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