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蠹詩魔——張岱《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譯 《自爲墓誌銘》 美食家張岱 張岱簡介

少爲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 張岱《琅嬛文集·卷五·自爲墓誌銘》)

書蠹詩魔:書中的蛀蟲,詩裏面的魔鬼。
讀書成癮,寫詩成狂。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譯

張岱

原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譯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連下了好幾天,湖中行人,各種飛鳥的聲音都消散了。 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着一葉扁舟,穿着細毛皮衣,帶着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觀賞雪景。湖上冰花一片瀰漫,天和雲和山和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見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的一道痕跡,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船上米粒般的兩三個人罷了。

我到了湖心亭上,有兩個人鋪着氈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裏的酒燒得滾沸。那兩個人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麼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閒情雅緻)的人?”(他們)邀請我一同喝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後告辭。(我)問他們的姓氏,原來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時候,船伕喃喃自語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情(于山水),還有像您一樣(甚至比您更)癡情(于山水)的人呢!”


註釋:
1.本文選自《陶庵夢憶》。 張岱 (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浙江紹興)人。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時爲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琅嬛文集》《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白洋潮》等絕代文學名著。
2.【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崇禎,明思宗朱由檢年號(1628-1644)。 
3.【是日更(gēng)定】是:代詞,這。更定:指初更以後,晚上八點左右.更,古代夜間計時,一夜分爲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定,開始。  
4.【餘】第一人稱代詞,我。  
5.【拏(na)】即“拿,“持 ,引申爲撐、劃
6.【擁毳〔cuì〕衣爐火】穿着細毛皮衣,帶着火爐乘船。毳衣,細毛皮衣。毳,鳥獸的細毛。
7.【霧凇沆碭(hàng dàng)】雪夜寒氣瀰漫。霧凇,雲、水氣;霧,是從天空下罩湖面的雲氣,凇,是從湖面上蒸發的水汽,這時因爲天寒,凝成冰花。曾鞏《冬夜即事詩》自注:“齊寒甚,夜氣如霧,凝於水上,旦視如雪,日出飄滿階庭,齊人謂之霧凇。”沆碭:白氣瀰漫的樣子。沆,形容大水。  
8.【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皚皚的。一白,全白。一,全;都。
※【惟】只有
9.【長堤一痕】形容西湖長堤在雪中只隱隱露出一道痕跡。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築物。
10.【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輕微纖細的事物  
11.【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焉得,哪能。更,還。  
12.【強(qiǎng)飲】盡力地喝。強:盡力。勉強 。 
13.【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這裏的意思是三杯酒。   
14.【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15.【及】到……時
16.【舟子】船伕。  
17.【喃】象聲詞。   
17.【相公】舊時對士人的尊稱,後轉爲對年輕人的敬稱。   
19.【更】還。  
20.【癡似】癡於,癡過。癡,特有的感受,來展示他鐘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獨特個性,本文爲癡迷的意思。
21.【絕】斷絕,消失。


《自爲墓誌銘》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進了北京,朱由檢自縊於煤山(終年三十四歲)。接着,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朝滅亡。

四十七歲的張岱,生活起了劇烈的變化,這使他的內心非常痛苦。他覺得自己悠悠忽忽的,既不想苟活,又不能尋死。

於是,他就躲到剡溪山中隱居,過着貧苦的生活,並埋頭著書。他回想起過去奢華不羈的經歷。懷着懺悔的心情,爲自己寫下《自爲墓誌銘》。

原文及翻譯: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爲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牀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蜀人張岱,號陶庵。年少時候是紈絝子弟,十分愛繁華的場所,喜歡住漂亮的房子,愛美麗的婢女和美少年,愛穿鮮豔華麗的衣裳,經常喫美食,騎駿馬,家裏裝飾華麗的燈飾,愛觀看煙火,喜歡唱戲,喜歡聲樂,懂古董,喜歡蒔花養鳥,並且沉溺於喝茶下象棋,對作詩讀書着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泡影成了夢幻。五十歲的時候,國破家亡,隱居在山裏躲避戰亂,所剩下的只有爛牀、破茶几、壞的銅鼎、彈不了的琴,和幾本殘舊不堪的書、缺角的硯一塊而已。穿麻布衣喫素食,經常斷糧。想想二十年前,簡直就是兩個世界一樣。

常自評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韋布而上擬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則貴賤紊矣,不可解一。產不及中人,而欲齊驅金谷,世頗多捷徑,而獨株守於陵,如此則貧富舛矣,不可解二。以書生而踐戎馬之場,以將軍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則文武錯矣,不可解三。上陪玉皇大帝而不諂,下陪悲田院乞兒而不驕,如此則尊卑溷矣,不可解四。弱則唾面而肯自幹,強則單騎而能赴敵,如此則寬猛背矣,不可解五。奪利爭名,甘居人後,觀場遊戲,肯讓人先?

經常自言自語地說,我有七個問題是解不開的:以往都是從平民上升爲公侯,而如今卻是從世家貶爲同乞丐一般,如此的貴賤錯亂,不可理解之一;產業還不如中等人家,心中卻嚮往奢華的生活,世上有很多發達的捷徑,而甘心獨自的隱居於山野,如此身貧心富,不可理解之二;做書生時卻上了戰場,做將軍卻是做寫文章之類的事情,這樣的使文武錯亂,不可理解之三;從上時就算陪玉帝喝酒也不卑下,自下時和乞丐同住也不驕傲,如此混亂尊卑上下,不可理解之四;軟弱時別人唾面可以讓它自幹,強銳時可以單槍匹馬赴敵營,如此的強弱差異,不可理解之五;爭利奪名時,可以甘居人後,觀場玩遊戲時,(豈)肯讓別人先?

如此則緩急謬矣,不可解六。博弈樗蒲,則不知勝負,啜茶嘗水,是能辨澠、淄,如此則智愚雜矣,不可解七。有此七不可解,自且不解,安望人解?故稱之以富貴人可,稱之以貧賤人亦可;稱之以智慧人可,稱之以愚蠢人亦可;稱之以強項人可,稱之以柔弱人亦可;稱之以卞急人可,稱之以懶散人亦可。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仙學佛,學農學國,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爲敗子,爲廢物,爲頑民,爲鈍秀才,爲瞌睡漢,爲死老魅也已矣。

如此行事,緩急不合情理,不可理解之六;賭錢擲骰子,不在意勝負,煮水品茶,能嚐出是用的澠河水還是淄河水,如此把智與愚用錯地方,不可理解之七。這七件事,自己都不能理解,還希望別人能理解嗎?所以稱爲富貴之人也可以,稱爲貧賤之人也行;稱爲聰明人可以,稱爲愚蠢人也行;稱爲剛正的人可以,稱爲柔弱的人也行;稱爲勤勞人可以,稱爲懶散的人也行。學習文科,學習武功,學禮節,學寫文章,求仙向佛,學農活學種花全都沒有成功,任隨旁人說是個敗家子,是廢物,是頑民,是蠢秀才,是瞌睡漢,是老鬼物等。

初字宗子,人稱石公,即字石公。好著書。生於萬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時,魯國相大滌翁之樹子也。六歲時,大父雨若翁攜餘之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爲錢塘遊客,對太父曰聞文孫善屬對吾面試之指屏上《李白騎鯨圖》曰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餘應曰眉公跨鹿錢塘縣黑打秋風眉公太笑起躍曰那得靈雋若此吾小友也欲進餘以千秋之業,豈料餘之一事無成也哉!

張岱起初字宗子,人們稱(我)爲石公,就字石公了。喜歡撰寫著作。生於明萬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時,(是)魯藩王國相大滌公正妻所生的兒子(樹子即嫡子)。六歲時,祖父雨若公帶着我到了杭州,遇到眉公先生騎着一隻馴鹿,他是錢塘遊客,對祖父說:“我聽說你的孫子擅長詩文對仗,我今當面試一試他。”他指着屏上的《李白騎鯨圖》說道:“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我回答道:“眉公跨鹿,錢塘縣裏打秋風。”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來,說道:“哪裏能找到像這樣聰明雋秀的(孩子),(當然)是我的小友了。”他希望我能努力多寫文章,哪裏料到我一事無成。

甲申以後,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髮婆娑,猶視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與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無功、陶靖節、徐文長皆自作墓銘,餘亦效顰爲之。甫構思,覺人與文俱不佳,輟筆者再。雖然,第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已。曾營生擴於項王裏之雞頭山,友人李研齋題其壙曰:“嗚呼有明著述鴻儒陶庵張長公之壙。”伯鸞,高士,冢近要離,餘故有取於項裏也。明年,年躋七十,死與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書。

甲申年之後,我悠閒懶散,神志恍惚,既不能尋死,又不能維持生活,白髮盤繞,仍然在人世間苟全活命。只怕有朝一日突然去世,像草木一樣腐爛,因爲想到古人如王績、陶潛、徐渭都自己寫作墓誌銘,我也仿效他們寫一篇。剛想提筆構思,又覺得自己爲人與文筆都不是很好,於是再三的拿起放下筆(思考)。即使如此,只是說一下我的癖好習慣,則是可以記載的。曾經在項王裏的雞頭山營造自己的墓穴,朋友李研齋爲這一穴墓題寫道:“嗚呼有明著述鴻儒陶庵張長公之壙。”伯鸞這志趣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墓在要離的墳墓附近,我因此在項裏選擇墓地,我的年紀進入七十歲了,去世與下葬的日期還不知道,因此暫不記載。

銘曰:窮石崇,鬥金石。盲卞和,獻荊玉。老廉頗,戰涿鹿。贗龍門,開史局。饞東坡,餓孤竹。五羖大夫,焉能自鬻?空學陶潛,枉希梅福。必也尋三外野人,方曉我之終曲。

墓誌銘上寫道:“ 晉代的鉅富石崇,曾與王愷、羊琇等人鬥富。不明事理的卞和向楚王獻荊玉。年老的廉頗,在涿鹿與秦作戰。假託司馬遷開設史局。蘇東坡好喫,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五羖大夫百里奚,怎能自售其才能呢?空泛地學習陶潛,徒然地仰慕梅福。只得尋找三外野人鄭思肖那樣的隱士,才能知曉我難以吐露的情懷。

美食家張岱

明中葉以後的商業活動,空前繁榮。不但貨物種類繁多,且谷布絲棉、鹽糖茶酒等日用消費品的比重上升,以致交換的領域,從地方市場走向跨區域市場,甚至遠達海外。在這樣的條件下,一方面提高了城鎮生活的水平和消費方式,另一方面則擴大了人們的眼界,以致飲食消費尤其驚人。於是富豪之家的窮奢極欲,文人雅士的精究飲食形成風氣,集兩者之大成的張岱,在他的《陶庵夢憶》裏,用了不少篇幅記述了自家的飲食生活和飲食品。

張岱自稱“越中‘好喫’的人沒有超過我的”,喜歡喫各地的特產,但是不合時宜的不喫,不是上佳的食物不喫。比如:北京的一定要喫蘋婆果、馬牙松;山東的一定要喫羊肚菜、秋白梨、文官果、甜子;福建的一定要喫福橘、福橘餅、牛皮糖、紅腐乳;江西的一定要喫青根、豐城脯;山西的一定要喫天花菜;蘇州的一定要喫帶骨鮑螺、山楂丁、山楂糕、松子糖、白圓、橄欖脯;嘉興的一定要喫馬鮫魚脯、陶莊黃雀;南京的一定要喫套櫻桃、桃門棗、地慄團、窩筍團、山楂糖;杭州的一定要喫西瓜、雞豆子、花下藕、韭芽、玄筍、塘棲蜜橘;蕭山的一定要喫楊梅、蓴菜、鳩鳥、青鯽、方柿;諸暨(今浙江諸暨)的一定要喫香狸、櫻桃、虎慄;臨海的一定要喫枕頭瓜;台州的一定要喫瓦楞蚶、江瑤柱;浦江的一定要喫火肉;東陽的一定要喫南棗;山陰的一定要喫破塘筍、謝橘、獨山菱、河蟹、三江屯蟶、白蛤、江魚、鰣魚。而且不管多遠,只要是張岱想喫,就不惜時間去品嚐,如不一一弄到手,絕不善罷甘休。

而且,張岱善於喫蟹,他認爲食物不加鹽、醋的,夠滋味的就是河蟹。河蟹到十月時更加肥大,連蟹足都有很多肉。尤其是殼裏面的蟹黃、蟹膏厚實而實惠。因此,他每到十月時節,就與友人舉行喫蟹會,所搭配的菜色,則是肥臘鴨、牛乳酪等,在蔬菜、果品上則搭配兵坑筍、謝橘、風慄、風菱,飲品上則是蘭雪茶。


張岱簡介

張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一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劍老人、古劍陶庵、古劍陶庵老人、古劍蝶庵老人,晚年號六休居士,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祖籍四川綿竹(故自稱“蜀人”) ,明清之際史學家、文學家。

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長住外祖父陶大順家養病,因聰穎善對而被舅父陶崇道稱爲“今之江淹”,提出過“若以有詩句之畫作畫,畫不能佳;以有詩意之詩爲詩,詩必不妙”等觀點;於天啓年間和崇禎初年悠遊自在,創作了許多詩文;於崇禎八年(1635年)參加鄉試,因不第而未入仕;明亡後,避兵災於剡中,於兵災結束後隱居四明山中,堅守貧困,潛心著述,著有《陶庵夢憶》和《石匱書》等。

康熙四年(1665年)撰寫《自爲墓誌銘》,向死而生;後約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與世長辭,享年約九十三歲,逝後被安葬于山陰項裏。

史學上,張岱與談遷、萬斯同、查繼佐並稱“浙東四大史家”;文學創作上,張岱以小品文見長,以“小品聖手”名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