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都是被捏造出来的——第九天

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有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

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

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训斥女儿的,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她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换句话说,这位母亲先有了“训斥女儿要听话”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制造出愤怒的情绪。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既然情绪可以捏造,那么心理创伤呢?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一个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然而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

越往下看,越让我察觉到为什么自己在最初遇到这本书时,身体给予了那么大的反应,眼泪控制不住,找一个陌生的环境,独自待着。

的确,在很多时候,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喜怒哀乐来表达情绪从而影响他人,这些有时确实是不经意的。在今天看来,我们这样做也是合理的心理诉求。人会利用情感来达到目的,这种很直白的讲法,是作者的难能可贵之处。

——

佳佳给我推荐了一部电视剧,叫做《风犬少年的天空》,B站推出的青春网剧。

几个少年的十七八岁单纯、活力,在慢慢经历社会现实时依旧保持向上的状态,他们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很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老狗(男主)的父亲屠夫出殡的那一天,他没有邀请其他乐师以及殡仪师,而是自己在那里,强撑着讲述父亲生平那些可爱时刻,他告诉前来的亲戚朋友说,每一个人都要留下灿烂的微笑。他带头。那一帧帧的画面,让人疼惜。

这是他为父亲赋予的意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