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殺”克人,亦成就人

克“我”者爲官殺。

木的官殺爲“金”;金的官殺爲“火”;火的官殺爲“水”;水的官殺爲“土”;土的官殺爲“木”。

克——爲達到某種目標而進行的約束,規矩,限制等。

克無好壞,但常給人以壓力和不適。

在某種意義上說,“克我者”就像是讓我們感受到困擾的“對手”。因此克的基本條件就是讓自己比對手強大才能“克敵制勝”,若自身弱則易“反取其辱”。

想要強大,自然先養本、固本,官殺其實就是來幫助我們強大的

三國時期,因站位不同,諸葛家族一直是司馬家族的大敵。

諸葛家族三邊投注:

諸葛亮在蜀漢是丞相;

諸葛瑾在東吳身居高位;

他們還有個堂兄弟諸葛誕,在魏國任徵東大將軍,相當於大軍區司令,也不是等閒之輩。

1

諸葛亮與司馬懿多年爭鬥,是司馬懿最頭疼的敵人。

司馬懿因各種原因幾次被曹魏貶黜,且因曹操“司馬懿存有二心”的遺言,一直沒有機會把持軍政大權。

但恰恰是諸葛亮“恢復漢室”的第一次北伐大戰,曹真節節敗退,魏國陷入危難之時,曹魏不得已重新起用司馬懿。

司馬懿一上任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剿滅意圖反叛的孟達,顯示出傑出的軍事才能,自此纔有了“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勝的歷史”。

司馬懿一生中最大的功績就是成功擊退“神算”諸葛亮六次北伐。

也正是跟諸葛亮爭鬥的這個過程,司馬懿在關中地區培植了自己的軍事勢力,逐漸掌控魏國軍政大權,這是後來司馬懿能夠成事的關鍵之一。

諸葛亮這個給司馬懿以“官殺”力量的對手,開啓了司馬家族攀向事業最高峯的道路。

官殺成就你——強有力的對手是助力自己成功必不可少的“鋪路人”。

2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後兩年多去世了,長子司馬師繼承他的位子繼續把持朝政。

只是司馬師沒有太多戰功,人心不穩。

此時諸葛亮已經去世多年,蜀國疲弱不堪,而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當上了東吳的宰相併取得“東興大捷”,繼續大舉北伐攻打曹魏。

面對強敵,司馬師的有力部署和苦苦奮戰最終擊敗諸葛恪,穩固了自己的位子,加強了專權。

“絆腳石”變“墊腳石”,諸葛家族的第二代也作爲強有力的對手,成爲司馬家族第二代繼續攀登權力頂峯的道路上的鋪路者。

 “制諸葛者得天下”,能夠擊敗諸葛恪這個對手,反制“官殺”的偉業自然成就司馬師的名望。

3

司馬師病死後,司馬昭繼承哥哥的位子,他的戰功還不如哥哥,地位不穩。

身爲魏國的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因對司馬氏的專權心懷恐懼,暗中蓄養數千死士以自暴,並最終在壽春起兵發動叛亂。

雖然諸葛誕向東吳求援,但司馬昭經歷苦戰,打敗了諸葛誕並夷滅三族,就此穩固了自己的位子。

“司馬昭之心”日漸顯露,但因他覺得功勞還不夠大,沒有篡奪皇位的基礎。在衆人的反對聲中,司馬昭毅然決定派鍾會攻滅蜀漢。

此時,諸葛武侯之子諸葛瞻是蜀漢最高執政者之一,一旦滅掉諸葛家族殘存力量,就能一舉滅掉蜀漢。有了這樣的超級軍功,司馬昭就有底氣取代曹魏自立爲帝。

而曹魏在司馬氏治理下實力不斷大增,司馬昭開啓了“三國歸一統”的進程,最終魏軍攻至成都城下,諸葛瞻和諸葛尚率領蜀軍最後精銳全部戰死在城外,蜀漢滅亡。

諸葛家族做爲司馬家族的對手,做爲其最強“官殺”,也最終助力司馬家族完成了登上皇位的最後一步。

司馬昭病死,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了他的位子,並最終篡奪帝位,開創了西晉。

“食傷制官殺”,食傷是一種能力,當我們願意接納官殺的力量,在“固本”的基礎上懂得迎難而上,會不斷強大“食傷”的水平,自然會迅速成長、成就自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