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價值》:世界如此喧囂,在孤獨中滋長的價值觀與世界搭嗎

每一部作品出版,都會引發讀者對作品中呈現的價值觀做出思考,一位有思想的作家能使其作品具備深度思維,內容具有思考的價值,那麼,就能成就最高傲的靈魂。

人們有時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爲何優秀的人大多不合羣,並且獨來獨往,顯得很孤獨,在這喧囂的世界,顯得那樣的格格不入?

於是,關於獨處,關於孤獨,關於孤獨的價值觀的討論就喧囂塵上,各執己見。

最近,電視劇《流金歲月》熱播,65歲的陳道明在劇中飾演的葉謹言道出了一段關於孤獨的話,讓人讀來意味深長:

“理想主義者,有時候是很孤獨的。馬爾克斯有句話,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便是成長,我們一起成長吧。”

這句話不僅有陳道明身處利慾薰心的演藝圈卻偏愛獨處的個性寫照,也有劇中葉謹言所顯示的經歲月打磨後的強大內心,更有寫就《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的名言警句,讓人們的思想得以豐盈,靈魂得以解負。

好的文學作品與作品的代言人帶給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能帶給人們對孤獨的深層反思。

在當今社會,人們爲什麼還是會害怕孤獨?孤獨所呈現的價值又在哪裏?

在這個世界,孤獨的人被冠以獨處、不合羣、獨來獨往,在大衆的眼中他們是刻板、無視他人、對社會的抗拒,顯現出不受歡迎的狀態。

但是有人卻認爲孤獨的人,是在積極融入社會的同時,充分葆有着一種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他們在生命中享有着孤獨最美好的時刻。

這是日本小說家、推理作家和推理小說研究者森博嗣先生在他的《孤獨的價值》一書中呈現給讀者的孤獨價值觀。

森博嗣,日本小說家、推理作家和推理小說研究者,在名古屋大學取得工學博士學位後擔任助理教授,從事研究工作,在任教同時開始創作推理小說。1996年,他憑藉《全部成爲F》一書榮獲第一屆“梅菲斯特獎”,並以推理作家身份嶄露頭角。2005年3月他開始全職寫作。

《孤獨的價值》是森博嗣退隱後的生活哲思,是他探索自我空間、不想“隨大流”者的人生宣言。

這本書全方位解構孤獨的社會意義,藉助作品內容和形式,拒絕把孤獨與獨處寂寞畫等號,簡明地探尋孤獨概念的由來,正視與挖掘孤獨時光的生產力。

整本書不冗長乏味,不含糊不清,有明確和仔細的思考,尤其是在孤獨中,找到了控制自己思想不被他人影響的自由的孤獨價值觀。

塵世喧囂,如何在孤獨中獲得精神的獨立和思想的自由?

下面我們就從森博嗣《孤獨的價值》中去探尋他在孤獨中滋長的價值觀,從中發現其是否貼合你的思考,是否能讓你在俗世中體會在孤獨中成長的樂趣。

一、孤獨有着無法捨棄的價值,越孤獨,越擁有自由

森博嗣二三十歲在拼命工作,四十多歲時在不情不願地工作,礙於世俗的條條框框他不得不因工作而進行社交,按別人意願支配自己的人生,但他始終認爲這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

於是,他開始了“隱居”生活,搬到了很偏僻的地方生活,不公開地址,也不見編輯,無拘無束地玩樂和寫作。

自從他從那種生活中解放出來之後,他再也沒有主動前往人羣聚集之地,因爲他再也不在意社會和旁人的看法,他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着自由的生活方式,因爲他的人生態度源於他經歷過的那些孤獨中滋生的價值觀。

01、不擺脫孤獨也沒關係,獨處才能體會自身的價值,發掘生活的意義

“孤獨”一直以來是寂寞空虛冷的代名詞,這樣的認知產生於人們在社交中,感知到沒有朋友的孤獨、和同伴在一起時的孤獨以及周圍人噓寒問暖的孤獨,這是由於“依賴”產生的想尋求溫暖的本能,讓自己在孤獨時有了想擁有的奢望,它是一種“被失去引發的遺憾”才導致的孤獨。

現實往往是,在變換的歲月裏,人,始終都是孤獨的,無論有家人孩子朋友,人一輩子都只能和自己相處,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的幫到自己,這是經歷世事滄桑後,才知道的真實。

“不囿於眼前,着眼於未來,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是隻有人類才擁有的生存方式,這些都不是本能,是違反本能的行爲,是人之所以爲人的價值所在。”

這是森博士對人的定義,也是他對孤獨進行思考後得出的結論,人類的尊嚴是體現在對孤獨的深層思考,既體現了作爲人類生存的價值,又體現了人們今後生活的意義。

所以,製造孤獨的是自己,是那個渴望別人和社會認可的自己,周國平說:

“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

站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擁有思考能力的人,才能讓自己在“孤獨”中控制自己的思想不被世俗與眼前困擾,學會獨處,學會淨化,學會一個人努力,按自己意願在孤獨的旅程中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不擺脫孤獨也沒有關係,這樣,人的思想和精神才能真正獨立,才能真正擁有快樂。

二、缺乏思考纔會感到孤獨,接納孤獨意味着精神上的獨立

人們總認爲寂寞和孤獨感是一種不該存在的糟糕狀態,厭惡孤獨是無法避免的本能感受,我們總是渴望被別人認可,但卻忽略了對孤獨的思考,同時接納與身相隨的孤獨。

01、把時間用在思考上,寧可孤獨,也不將就

少時我們害怕被同學孤立甚至欺凌,成年時我們害怕被同伴排斥踢出團隊,所以我們努力迎合別人甚至是接納別人的價值觀,我們隨波逐流,我們爲了驅逐寂寞與同伴推杯換盞,以求得短暫的心領神會,但是當酒醒之後我們依然無法拭去心中的寂寞,孤寂依然把一切快樂時光全部抵消。

這時,我們應該思考並確認我們需要的認可和在一起的快樂是不是真實存在,我們應該把這些帶來的結果細細捋出來進行思考,畢竟,思考本質上就是在進行自我救贖。

森博嗣在《孤獨的價值》中說:

“孤獨感的根源是對外界觀察不足和獨立思考能力的缺乏,要解決這一問題,從危機般的孤獨感中解脫的關鍵是打破思維定式,多用腦思考一下。”

誠然,孤獨是一種消極沮喪的狀態,但是深入思考一下,是不是正因爲有了“孤獨是不好的”這種先入爲主的觀念,才讓我們將負面的東西冠以孤獨以具象化,其實,孤獨自有其不可小覷的優點和價值。

02、接納孤獨是在迎接自由

張愛玲晚年時移居洛杉磯,開始了幽居生活,在期間發表了《初評紅樓夢》《色戒》《惘然記》等創作和評論文集,1995年在家中寓所去世,享年75歲。

一些崇尚親情友情的媒體總認爲張愛玲悄無聲息的去世是一種“孤獨死”,但是這樣在他人視線之外的去世真的就與孤獨有關嗎?其實並不盡然。

很同意森博嗣在《孤獨的價值》中的觀點:“孤獨與死亡毫無關聯,那些獨自去世的人,在死前可能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該被多事的外人擅自下定‘在孤獨中悲慘死去‘的結論。”

寧願相信張愛玲的去世是一種孤高的有尊嚴的告別人間的方式,因爲這是很多人期望的方式,因爲它體現了人們對張愛玲個人自由的尊重。

無論是誰都會迎來孤獨離世的結局,接納孤獨的離開這個世界,無疑也是在迎接另一種自由,因爲從此離世的人們離開了”人際紐帶“的人世束縛,獲得了真正想要的寧靜和去想去的地方的自由。

所以,能接納孤獨的人,必然是聽從自己本心生活的人,朝着自己心之所向的目標進發並實現夢想的人。縱使爲自己爲自由剪斷了“人世紐帶”而讓自己變得孤獨,那自己一定也是快樂地享受着美好的孤獨。

結語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句話:

“無論做什麼,都不要忘了:做一個孤獨爲不寂寞的人,讓心中住進廣闊天地。”

是的,孤獨是一片遼闊天地,請試試獨處,讓我們與孤獨正面相對,思考一下,我們是否需要變得更加孤獨,去求索:自己究竟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自己是否在優質的孤獨中,充分感受這世間真正的美好。

這是森博嗣在《孤獨的價值》中帶給我們的最深層次的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