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一句話,德福德華瞬間變了臉:那些人生必經的坎 01 02

文/沐梓青

01

熱播年代劇《父母愛情》裏,有一個鏡頭,很是感觸。

二大娘在江德福家裏住了幾天,臨走時,在客廳裏,江德福德華安傑準備了衣服物品相送,二大娘說,三小啊,我這趟可來值了,好飯好菜地招待着,臨走了還讓拿這麼多東西,三小啊,按就心疼着,這回你可沒少花錢吧。

江德福說,二大娘,您可別這麼說,您就像我娘一樣,您在我這兒住得高興,我就高興。

二大娘說,可別叫俺掉眼淚了,俺知道俺是跟着你娘享的福,如果她能活到現在,跟着你享這福,你看多威風啊,又是新衣服又是新布鞋,對了,俺這次回去啊,一定要到你孃的墳頭上給你娘燒紙,給她嘮叨嘮叨,俺要跟他說,你娶了一個好媳婦,那媳婦又俊又賢惠。

我一直注意着他們談話時的表情,一開始江德福安傑和德華都是笑容滿面的,當二大娘提到江德福德華母親的時候,安傑依然笑眯眯的,因爲她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婆婆,更別提有什麼感情了。

而德福德華,聽到自己的母親,臉上的笑容慢慢就消失了,二大娘說去給他們娘上墳燒紙的時候,德華直接嚴肅地低下了頭,一向是笑面虎一樣的江德福也肅穆了。

那個瞬間,江德福和江德華自然是想到自己去世多年的母親,母親勤勞善良的一生,很早就畫上了句號,他們兄妹在外多年,幾乎也沒有機會回去上墳,做爲兒女,心裏怎麼會沒有想念和愧疚呢。

尤其是江德福,他少年從軍,早早離開家鄉和母親,後來留在青島又上任守備區,離故鄉越來越遠,乘着時光的快車越走越遠,再無回頭相遇的可能。

母親剛去世的時候,江德福和江德華,一定也會在夢裏一次又一次地見到母親,醒來後,除了眼淚溼了枕巾,再無母親的蹤影。

02

前兩天是祖母去世七週年的忌日,跟鄉下父母視頻聊天提到這個,上午十點,太陽漸漸暖和了,父親母親去墓地燒紙了。

臘月的華北平原,日常氣溫零度左右,寒風凜凜,父母站在祖父母的墓碑前,送去冬日的一點心意。說是燒紙,其實已經不會像從前那樣點火把紙錢燒成灰了,而是買一些紙花紙衣服放在墳前,任由風吹日曬雨淋,漸漸和大地腐化爲一體。

祖父去世15年了,祖母去世7年,他們都是在寒冷的冬天離開了我們,忌日前後也就相差15天。

如今,每每提到祖父母,父親和姑姑都可以笑着談論從前,不再像一開始那樣淚光漣漣。

時光,終究慢慢沖淡了傷痛,再回首,心裏只剩下空落落的回憶,以及冬日裏亙古不變的寒風和陽光

03

鄰居伯伯六十幾歲的時候,突發疾病,三五天就去世了。

村裏很多人說,伯伯是活活累死的,從說十幾歲能幹活開始,從來沒有清閒過,他一生養育了兩兒兩女,家裏田裏打理地井井有條,一有時間就出去打工幹零活,拼死拼活纔有了今天相對安穩的日子。

六十幾歲,老年生活纔剛剛開始,他一天都沒閒下來過,就匆匆走了。

伯伯的女兒,我們叫芬姐,她常常來我家玩。

有一年秋天的晚上,芬姐和我媽聊天,她說自己晚上經常夢到自己的父親,想伸手攙扶一下父親的胳膊,然後就醒來了,芬姐說自己的手還停留在半空,只是什麼也沒有抓住。

說這些的時候,芬姐的眼淚瞬間落下,她幾度哽咽着說,爲什麼父親走得那麼早,明明才六十多歲,一天福氣都沒得享受。

那一刻,我忽然看到爲人子女最大的悲哀,子欲養而親不待。

就像鄰居姐姐這樣,父親走了好幾年,她每次回孃家,看到空落落的庭院,就忍不住哭出來。

那個最親的人,明明真實地存在過,卻永遠地消失不見了。

04

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數十年朝夕相處,只可惜,變幻無常的人世裏,父母總要先我們而去。

時間過了很久很久,我們還是無法坦然面對他們的離開。

以後每年的父親節母親節,全網都在爲父母獻禮,而這樣的節日,卻成了失去父母之人的劫難。

外界越是熱鬧,他們就越是想念,想念又無處寄託,最大的痛苦是想而不得。

昨天聊天,婆婆說,在關中鄉村,他們老人去世後燒紙三年,之後的忌日就不去了。婆婆二十幾歲她的母親就去世了,如今時光過去了四十多年,她都不記得具體是八月的哪一天了。

說這些的時候,婆婆一直笑着的,過了這麼多年,她終於可以雲淡風輕地談論自己母親的離開。

只是,這麼多年,究竟走過了怎樣的心路歷程,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獨自咀嚼品味,誰也不能替他分擔絲毫。


作者:沐梓青,陪你一起,探尋我們心裏最深的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