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讀《傅雷家書》

前兩天還在跟亞蘇姐討論中學爲什麼薦讀《傅雷家書》,思想的深度不是初中學段的學生能夠消化吸收得了。

首先看通信背景,那個時候的傅聰已經在鋼琴方面嶄露頭角,在時代的機遇裏平步青雲,去北京參賽,接着被邀請波蘭參加肖邦音樂會比賽。因爲距離,作爲父親的傅雷不能陪在身邊,於是就有了家書,而那個時候傅聰已經22歲。

其次看內容。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的文藝教育都在復興與建設中,對於音樂藝術尤其是鋼琴,能夠合適探討的人都不多,更遑論是適合的老師。優秀的老師對孩子的教育簡直就是一條捷徑。在這一點上,傅家的確下了苦工,給孩子找的私教老師都是精挑細選。而書信的內容探討的音樂藝術、文學修養,待人接物,可謂事無鉅細,全方位因材施教。作爲學者的傅雷,普通家長只能望其項背。

最後看應用。以中國目前的教育狀態,總是脫不了應試教育的怪圈,包括讀了十年書的八年級孩子,考試練就了他們刀槍不入的護心神衣:考,是法寶;不考,誰鳥它!很顯然這本書很難出題,能出的題目很有限。

這也是我一週之內再讀《傅雷家書》的原因。

這一次所讀的版本是北京日報出版社的,淡雅的藍色很具有平和的力量,正如學者傅雷的一生。在這一版裏,我發現了這一版與我之前看的兩版多了一個代序,這應該就是傅雷先生在家書中提到的廣播傅聰鋼琴曲的編輯所要的廣播稿——談一談傅聰如何走上音樂的道路。

再讀,再品,細品,此中必有真意!

語文教育經過了一版再版的改革,正在努力跳出應試的怪圈,教材努力引導孩子去讀書,內化爲內在精神的需求,儘量少考死記硬背的東西。不爲考試而讀書,而是通過薦讀名著與經典,尋索精神之旅。讓經典指引學習、思想、未來,學習不是茫然的,大腦不是空的,他們都需要精神的滋養。

三歲讀唐詩與五十讀唐詩,收穫一定是不同的。經歷不同,年齡段不同,所需求的精神食糧也是不同的。這些經典能做的就是:你想要的答案,我這裏有,這對於讀者來說就是一本好書。

家書的第一封,就道出了青春期子女與父母之間激烈的矛盾,傅雷夫婦也未能倖免。因爲音樂學術問題——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哪一首最重要,與父親發生了激烈的爭論,致使傅聰離家出走一個多月。當然那個時候的傅敏已經21歲,翅膀還是硬了些吧。一封一封家書繼續下去,兒子越來越優秀,越來越把父親當成人生導師,父親越來越享受與兒子做朋友的喜悅——因爲那個時候的傅雷,其音樂造詣極少有人匹敵,兒子填補了這個空白。當然,這個見習父親再努力改變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無論從生活小事到音樂深造的全面導師,他做到了,鞠躬盡瘁。

初到異國的傅聰,語言是最大的障礙,傅雷現身說法,把自己曾經的經驗傾囊相授。

音樂的深造,絕不是死磕音樂就能達到高境界,死磕所得只能是技術而不是藝術。傅雷先生精心挑選文學經典、歷史、藝術等方面引導傅聰拓寬視野;內修素養,外修氣質,小到進屋脫帽手插口袋就餐謝幕的細節大到藝術都是相通的——《長恨歌》《琵琶行》裏就有音樂的節奏。

愛情的引導更是不時提點:藝術纔是終身事業,切不可因爲感情誤了終生。母親朱梅馥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聰兒多情不專一,這非常不好。當愛情與婚姻自然發生時,家書裏又事無鉅細的告訴孩子如何經營感情,營造更美好溫馨的家。

還有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實在難以一一道出,書中自有無限精神財富,不再一一贅述。需要補充的是家書外的兩個細節:正是二寶盛行的時代,作爲資深二寶的傅敏卻不爲人知,當初他也是懷了音樂的夢想尋求父親的支持,然而卻被父親否定了,家書中有一句話我特別爲傅敏先生抱屈——傅雷先生明確表明家中再無財力精力供給傅敏。事實正是如此,傅雷爲了新中國文教事業的建設發展鞠躬盡瘁,也的確沒有那麼大精力分給傅敏,於是爲他規劃的人生道路就是做個教員。當然《傅雷家書》中所選書信多少並不代表父母對兩個兒子的偏重。編輯者傅敏解釋說給他的信在非常年代都被燒掉了。

另外一個細節結合了偉麗小美女的講述:傅聰與彌拉結婚生子並且加入英國國籍,這在當時的背景下,對國內的傅雷夫婦不能不說是致命的影響。夫婦倆不堪文革小分隊一再的檢討揭發,最後雙雙自殺,那一年文革剛剛開始,1966年9月2日。新看的版本里有遺書一封。

最後還要補充的是,《傅雷家書》不只適合初中學段的孩子,孩子們會從這裏發現藝術殿堂並不是高不可攀,有路可走,有捷徑可循——博學多識;更適合親子閱讀,每一位家長都是見習父母,同一父母所生孩子因爲成長環境時代不同,都會造成性情差異,所以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這本書會給見習父母們很多有益的啓示與借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