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雜感三

一、腦海裏的預演和會放

埃伯索爾德給腦部中彈的人做手術,在腦海裏的不斷分析,以及做完手術對此事的回放,這些活動使手術高效,使其成爲專家。如果沒有腦海裏的預演,來十個這樣的病人都不夠死的。而事後回放,可以把此次經歷總結,拓展知識領域的邊疆。

這讓我想到上公開課,如果在腦海裏把整個課堂預演幾次,整個流程印刻在腦海裏,在實際課堂上時,整個人就會輕鬆自如的把握課堂。課後的腦海中的回放,讓我對這堂課,有哪些不足,哪些做得好,且這堂課似乎存入了腦海,難以忘記。而下次再上公開課,整個之前的課就如視頻回放一樣出現在腦海。如果沒有這種腦部活動,要上好公開課,可能需要磨課多節。腦裏的提前預演能省時又省力,因而應多鍛鍊腦力活動。

二、對測驗的誤解

小時候一考完試,大人就問考了多少分?考得高表揚,考得低一頓胖揍。在這樣的經歷每年好多次的重複練習下,你讓我們對考試測驗不產生根深蒂固的誤解真的很難!而考試測驗的本質是知識點掌握情況如何,被我們忽略得一乾二淨。考完萬事大吉,還想着這本書我哪裏沒學好,再來溫習下,不可能的。誤解太深,得從現在改。首先從孩子身上改,一改思想,不是考完學習就結束,而是假期正好是承上啓下的好時期。二改行動,學完的書再次拿出來不定期檢測。

三、記憶結與思維導圖

“不打結,就做不出繩串;不打結,就沒有項鍊,就沒有珠線錢包,就沒有精緻的掛毯。檢索給記憶這條繩子打了結。重複檢索能讓記憶更清透,而且它把記憶這條繩子上又纏了一圈,使其變得更牢靠。”

這個給記憶打結的類比做的真的秒。把記憶打上結,連成網,織成掛毯,最後一大片知識就都記住了且連貫起來了。思維導圖其實就是給記憶打結並將結連成了網絡,讓記憶變得更牢靠。

四、越費勁越牢靠

對於此有兩種理解,一死記硬背花了很大精力終於記住了。另一種理解,想辦法動用不同感官,或多次檢測花費腦力去思考記憶,比如思考知識點之間的關聯,用圖畫與線條將它們用思維導圖串聯起來。與第一種的不思考的不斷重複相比,第二種其實更費勁,長久記憶效果也更好。所以,在記憶過程中,爲知識總結而打結,是費勁的,而越費勁,記得越牢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