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車馬喧囂,獨自心中修籬種菊

喜歡一個人,就會覺得他說的話很有哲理性。比如我很喜歡作家周國平,他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覺得說到了我的心裏,值得細細品味。

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中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爲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是的,對他這番話我深有體會。

所以很多時候我寧願一個人靜靜的待著,也不願去參加什麼聚會。

因爲時過境遷,原來在一起覺得還不錯的同事朋友,現在,都天各一方。

早已物是人非,想要找回從前的感覺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爲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在一起沒什麼好說的,我又不是那種特別靈光八面玲瓏的人,so,那份尷尬和強作歡顏真的是很折磨人。


況且我還有一個特點,不願意刻意討好別人。如果能說的來的,就說兩句,說不來的,寧願保持沉默。

基於自己的脾氣秉性,再加上自己的性格特徵,慢慢的我很少參加聚會,能推就推。

因爲有些聚會真的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就是在一起扯扯閒片兒,吹吹牛皮,這真的不是我擅長的。

而且,對於在一起接觸不舒服的人,那種必須照顧他人情緒,沒話找話,那種刻意的感覺真的不妙。

人與人相處源自心底的真誠,如果沒有這種真誠,刻意的去假裝營造這種真誠,真是累人累己。

如果那樣活受罪的話,不如獨自一人去看看風景。

愛默生在日記裏曾寫:「自然是個輕佻的女子,以她所有的作品引誘我們。」

大自然的確是美不勝收的,走進它的懷抱就會心胸開闊,眼界明亮,煩惱頓失。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能夠真真切切地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所有的煩惱都不值得一提。

抑或獨自一人待在家中,看看書,賞賞花,喝杯咖啡,打開水龍頭聽洗碗的嘩嘩水聲…一切都是那麼簡單平淡,卻又是那麼的樸實自然。

我喜歡這種歲月在身邊慢慢流過的感覺,不急不躁,灑脫快意。

逃避不是有社交恐懼症,而是想遠離紛擾和無營養的酒肉朋友。

常常想,如果你個人能力不突出,只靠這種酒桌上的吹吹捧捧,就能換來真正的朋友與利益鏈嗎?

也許也正是我這一種沉默寡言的性格,不願常常聚堆,所以很多人給我的評價是:孤傲,不好接觸,甚至是自以爲是。

別人怎麼看是別人的事情,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只不過是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隨波逐流罷了。

餘秋雨在《山居日記》中說: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能夠看的很遠卻並不陡峭的高度。

說的真好!我所認爲的成熟,就是越來越真切的渺小,和越來越大的責任。

不張狂,不暴躁。能夠和風細雨,又能夠挑重擔;既能獨自堅強,又能爲家人遮風擋雨;

既能活出自己的詩和遠方,又能營造溫馨和諧的氣氛。

人應該學會獨處,哪怕是在最失意的時候。把自己的不如意放在心中,慢慢自己消化,不要逢人就講。

就像畢淑敏所說:怎樣度過人生的低潮期?安靜的等待;好好睡覺;鍛鍊身體,無論何時好的體魄都用得着;和知心的朋友談天,基本上不發牢騷,主要是回憶快樂的時光;多讀書,看一些傳記,增長知識,順帶還可瞧瞧別人倒黴的時候是怎麼挺過去的;趁機做家務,把平時忙碌顧不上的活兒都幹完。

看看,人最失落、低潮的時候,靠的只能是自己!當你獨自慢慢修煉成仙時,自己的境遇必然扭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