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之下,對抗、妥協還是變通呢?

我一向覺得,寫東西是一個人的本能。

我們總會有些時刻,心中的話不吐不快,但現實裏沒有適合傾訴的對象。

網絡,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地方,從QQ空間,各種貼吧,到微博,到微信朋友圈,再到這裏。

只是突然有一天,一個衝突跳了出來:

自嗨呢,還是做個園丁?在某個主題上深耕呢?

如果自嗨,爲什麼不是日記本?而如果是專業化的寫作,爲何又不是去找專業期刊發表呢?

我們流連在這些地方,寫着這些感悟也好,觀點也罷,內心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麼?而在這裏是否能夠得以滿足?

這個衝突似乎就是記日記和寫出爆文的衝突。然而,寫日記體的作家也不少,而時常寫出爆文的人,會出些題材什麼書呢?

這個疑問,緣於對簡書創作者申請條件裏的優質文章的評定標準。裏面有一條,觸目驚心,最好是給自己某個標籤…

這才發現,很多粉絲很多,簡書貝很多的作者,的確在專攻某一部分。詩歌裏就有專門寫古體的,現代體的,還有人只寫家長裏短,有人只寫故事,有人只寫自己職場裏的林林總總。原來這都是選過方向了的“創作者”。

看來我可能很難拿到這裏的創作者標誌了,其實來這裏要寫些什麼,要看當天狀態,直到最後落筆我才知道。

於是我自己搜了一些專題,準備適合的方向就去投稿,而沒地方投的,自己就建立一個專題,收集自己寫的,也去收錄別人寫的同類主題的文字。

不知自己這麼來規劃在簡書裏的旅程,是在對抗什麼,或者有所妥協了,還是找到了變通之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