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鄉村教師驢得水

驢得水死了,它變成了桌上一盤盤的肉。

讓它成爲老師的校長不忍心喫它,但裴老師和周老師都吃了。他們喫得很香,裴老師一邊喫肉還一邊向特派員敬酒。



這部電影的主角應該是“驢得水”,但有它的鏡頭卻極少。可能是因爲它被“呂得水”冒名頂替了,更可能是因爲人更加重要。所以哪怕它勤懇誠實,而且爲鄉村教育切實作出了貢獻。但作爲一頭拉水的驢,只能被當作片名而不能成爲主角。

故事要從大力校長用它冒領老師工資說起。從根子上講,校長也是爲了辦教育。雖然把驢化名成“呂得水”冒充人的做法不對,但也是情有可原。這都是因爲經費不足,比如養驢的錢,設立獎學金的錢,給自己修眼鏡的開銷等等。這是沒辦法的辦法,當然不算什麼大錯。民國那時候大家都這麼幹。更重要的是,校長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實現“有教無類”的理想,爲了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擺脫愚昧無知的命運。

可讓他措不及防的是,教育部竟派人來視察他的學校,而且要重點考察這位呂得水老師。

萬般無奈,在校長喊起了口號,衆老師響應號召,急中生智找來一個不認字的銅匠來冒充呂得水----這位從倫敦留學回來的英語老師。

爲此,周老師貢獻了自己的衣服,女老師貢獻了自己的身體,裴老師貢獻了自己的愛情。但這些奉獻都是值得的。爲了保住學校,爲了貧困地區的教育,爲了中國的未來,這些犧牲很偉大。



特派員來了,他很認真。他不光要看到呂老師,還要聽呂老師講課。這使得老師們幾近崩潰,但爲了理想,他們最終堅持住了。大字不認的銅匠騙過了英國回來的特派員,這倒不是因爲老師突擊授課效果顯著,也不是因爲銅匠天生奇才,而是因爲特派員也是謊報學歷混上來的,更因爲教育部來考察呂老師是另有企圖。

教育部想得到一名美國慈善家的專項捐款,需要找到一位致力於在貧困地區教學的優秀教師。而特派員認定此人就是大字不認,冒充呂得水的銅匠。

雖然冒充是錯的,但目的是好的,而且結果也不錯。

這次冒名頂替換來了每個月三萬元的補貼,這筆錢用在了學校身上,用在了作出奉獻的老師們身上。學校煥然一新,學生的數量也增加了。教室裏擺上了嶄新的桌椅,是鮮豔的紅色;女老師買來布料做校服,也是紅色的;老師們還買了留聲機,貂皮大衣......連那個銅匠也不是一無所獲,他得到了一套中山裝,還得到了久違的溫存,在青草地上爲女老師唱起了歌。



不過慈善家也不放心,他要來學校親眼見見這位獻身教育的鄉村教師。這正是因爲他的來訪,導致了驢得水的死亡。

事發突然,但有了上一次的成功經驗,老師們決定繼續忽悠美國人。不過他們畢竟是有知識的人,知道銅匠的英語是不可能矇住美國人的,所以制定的策略是絕對不能讓銅匠出現。

可銅匠還是來了,而且一同來的還有發現他和女老師一夜情的老婆。

這次,老師們不得不奉獻出了更多。

女老師第一個作出了犧牲,她承認了與銅匠的私情,承受了悍婦的毆打,而且爲了讓銅匠離開,還不得不辱罵銅匠,承擔着良心的譴責。

然後,裴老師奉獻了自己的善良,徹底轉變成了市儈小人;周老師奉獻了自己的耿直與不妥協,他獻出了自己的膝蓋,變得懦弱而且猥瑣;而首先作出犧牲的女老師,除了前面付出的,她還要爲侮辱銅匠的錯誤買單,她又付出了自己的容貌和尊嚴,她瘋了.....

最後,在驢得水的死亡中,事態終於又回到了本來的軌道。在享用驢肉的餐桌上,得知真相的特派員和老師們聯合了起來。他們爲了保住學校,爲了教育部的形象,爲了大局,他們想出了新的謊言。爲了彌補過去犯的錯誤,他們必須騙過慈善家。



慈善家相信了,他相信淳樸的呂得水老師爲了趕回學校見他,不幸死在了路上。他很懊惱,很羞愧。他認爲自己好心辦了壞事,爲了彌補錯誤,他拿出了一萬美元想要彌補給呂得水的家屬,他答應資助校長的女兒-----已故呂得水老師的未婚妻去美國留學。這是錯上加錯。

就像給尾隨的餓狼喂肉一樣,狼羣撲了上來。

既然耶穌能復活,銅匠也能。特別是在渴求教育這件事上。在他新的認知裏,認字就可以不被叫做“牲口”,當老師就可以愚弄淳樸的村民,去美國上學就可以成爲人上人,成爲特派員,成爲永遠成爲對這幾個老師呼來喝去的人......

在利益面前,人心經不住考驗,更別說理想了。

謊言被揭穿了,但沒關係,還可以彌補。不過,這次買單的輪到了校長,因爲其他老師已經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奉獻的了。

校長奉獻出的是自己的女兒,他跪下求女兒真的嫁給剛剛“詐屍”的銅匠。他爲了那個自己以爲的理想,犧牲了最後的珍寶。他犧牲了與女兒的親情,毀掉了女兒對公理的信仰,污染了她純潔的靈魂。他告訴自己不得不這麼做,他不知道怎麼才能停下來。

可謊言終究會被揭穿,揭穿的時候不但殘酷而且醜陋。

銅匠的醜媳婦承擔了這一角色。她和銅匠一樣,在被愚弄過後用更加蠻狠的方式施以報復......但這還不是結局。

那類錯誤得到糾正的結局不適合這裏,這不是好萊塢式的電影。

雖然豆瓣把這部電影歸爲喜劇,雖然故事裏充滿了令人發笑的橋段,但我認爲它是一部悲劇。而我之所以認爲它是悲劇不是因爲張一曼瘋了,或許也死了;也不是因爲理想破滅了---- 校長的理想還在,因爲學校保住了……而是因爲理想還在,但只剩下被利用的空殼;學校還在,但教育已經被毀了。

看看劇中那些爲這個理想奉獻的老師們,他們把錯上加錯當成了機智的變通,他們可以教會孩子們識字,但他們無法教會孩子們爲人。那個辦教育的理想成了醜陋人性的遮羞布。我們最後看到的是:當得不到愛情時,就可以放棄善良,成爲徹底的市儈小人;平時可以表演耿直,但遇到真正的強權就該獻出膝蓋,不妨把臥薪嚐膽當成懦弱的藉口;必要時,親情可以用作脅迫的武器,子女的選擇只能是屈服;而那些原本希望受教的人最可憐,原本淳樸的他們成了更加兇狠的施虐者……在這其中,所謂的教育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回到電影的開頭----驢棚起火了,有人想把起火的稻草捅下來,有人想用土去蓋,有人想用棉被捂滅......結果是,驢棚的火更大了, 這時,打水回來的校長女兒想用水滅火,這個最本能的救火方法卻被衆人聯合阻止了,理由是水要給人喝,救火太不值當了。

整部電影都在這裏埋下了伏筆,整個故事都是這件事的放大。因爲人還是同樣的一羣人,他們只是在一個更大的舞臺上演了一出更大的戲,只是這次他們都受了很重很重的傷。

在電影的結尾,特派員被免職,老師們被記過,他們一起喊着和片頭同樣的口號,打算繼續留在學校教書,一切似乎和開始時沒有什麼不同。然而突然一聲槍響,瘋了的女老師生死未卜,房間內擺放做好的新校服。而遠處,校長女兒正坐着驢車離開,彩色的橡膠球從不知名的皮箱中掉下,順着綠油油的山坡向山底滾落.......這就是結局。

我們確定知道的是,驢得水死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