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潤讀書筆札丨莊子 大宗師 (一)

《大宗師》主題思想在於講述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生死一如的人生觀,順應自然的人生態度,及行雲流水的生活境界。

本篇分十章,第一章主講真人的境界。認爲自然與人是渾爲一體的,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大宗師》這篇格外重要,故將每一段文言文皆摘錄疏理,從中受益。

下面分段而論:

1.知天之所爲,知人之所爲者,至矣。

人的生命,同宇宙自然法則一樣,效法天地,行雲流水,一切聽任自然,此爲最高修養學問。

2.知天之所爲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爲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知天地的運行,是宇宙自然規律的運作。知人的生命活動,根源於潛藏的生命意識,用所學知識學問去輔助探索生命的根本,獲取足夠的智慧,可讓身心平和,盡享天年。

3.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雖然如此,仍有不妥。知識要有參照物才能認定是否恰當,而參照物不是特定的,怎麼知道所言本岀於自然的東西不是出自於人爲呢?怎麼知道所言人爲的東西又不是出於自然呢?知識學問需通達、辨證獲取。

4.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

有真人方有真知。什麼是真人?古時真人,不貪求,不自恃成功,不圖謀事。這樣的人,過錯過去不追悔,正當機遇不得意。

5.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也若此。

這樣的人,登高處不顫慄,入水不沾溼,入火中不覺灼熱。真人的生命功能修爲達到如此境界,是因其心境已達無量無邊、無知無覺、與道相合的境地。

6.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

古時真人,夜睡無夢,睡醒無憂,飲食不擇,呼吸深沉,其呼吸往來至足底。

7.衆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衆人呼吸只到喉頸。人屈服時,言語只在喉前吞吐,無主見與魄力。嗜好與慾望愈深的人,其天生的智慧(天賦)愈淺。

8.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

古時真人,不樂生,不畏死,生死一如。大禹言,生寄也,死歸也。活着寄宿一載體內,歷經世間種種,死後仍迴歸休息。古時真人,淡然處世,逍遙而來,逍遙歸去。

9.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不忘生命的初衷,也不追求生命的最終,生命所有際遇都欣然接受,忘掉生死,任其復返自然,不用心智去求道,不以人爲的方法幫助天機,任由自然發展。

10.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悽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真人的境界,心念純淨,無妄念,無煩惱,容顏外形清淨,額上泛光,雍容自得。性情與自然同道,喜怒哀樂如四季更替自然無飾,與外界事物合宜相處,而無法知其智慧的深遠。

11.故聖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乎萬世,不爲愛人。故樂通物,非聖人也;有親,非仁也;

故,古之聖人用武力滅亡敵國卻不失敵國之民心,恩澤廣施萬世,而不僅是憐憫這一時代這一國家的人們。故,聖人的修養不只限於通達人情物理,其真正的仁慈是廣濟天下。

12.天時,非賢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

擇時而出,伺機行事,非賢人所爲;不能看到利害的相通、相輔,不知進退存亡之道,算不上君子;爲求名利而失去自己的本性,不是有識之士;功未成身先亡,則不能成爲傳播大道的真人。

13.若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

像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本可做安閒的道者,傳道授業於衆,而俱因忠貞先後捐軀,不能安享天年,得不償失。

14.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

古時真人,言行仁義而不參衆,處事謙遜有禮,特立超羣而不執着頑固,襟懷寬廣而不浮華。

15.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

神情舒暢自適,一舉一動皆發自內心的歡喜。容顏和悅,德性寬厚,讓人樂於歸依。

16.厲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連乎其似好閉也,悗乎忘其言也。

氣度博大似擁有寬廣的世界,高放自得從不受什麼限制,淡然漠然,沉浸在自己綿邈深遠的思想世界裏。

17.以刑爲體,以禮爲翼,以知爲時,以德爲循。以刑爲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爲翼者,所以行於世也;

以整治爲體,以禮樂爲羽翼,以知識爲時備,以德行爲依循。以整治爲體,調整向上;以禮樂爲羽翼,超然行於人世。

18.以知爲時者,不得已於事也;以德爲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而人真以爲勤行者也。

以知識爲時備,是因不得已要處理世事;以德行爲依循,走正道,方可至生命價值的高峯,這需真誠不懈地努力。

19.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爲徒,其不一與人爲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故,其喜好是渾爲一體的,不喜好也是渾一的。同類事物是渾一的,不同事物也是渾一的,因爲道是渾一的。

同一性是以天道爲徒,不一樣是以人道爲徒。

天道自然與人道不可能相互對立存在,天與人是渾爲一體的,天人合一,達到如此境界的人,纔可稱爲得道真人。

備註: 此篇寫於戊戌年十二月。整理於二0二一年 一月。

附言:

此文早寫於一九年,那時初讀《莊子》。今整理改動了些許,但好的文字仍留下了。

《莊子》一書共三十三篇 ,內篇七章,外篇十五章,雜篇十一章。

之前,讀內篇前五章時,是就其要點摘錄而論,讀到《大宗師》這篇,覺得很重要,想每一句都詳細瞭解寫入讀書筆札中。

寫完後,又覺得有必要將《莊子》全書按照自己的理解與文感,當然也借鑑前輩的思想,詮釋在讀書筆札裏。

想,過年前完成《莊子》內篇,年後續讀寫《莊子》其他篇章。

以後的讀書筆札專讀國學經典,理解並記錄所讀心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