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多,不太少》瑞典幸福生活祕密

《不太少不太少》讀書筆記第一部分

作者是孤獨星球的撰稿人,來自瑞典的羅拉•A.阿克斯特倫。本書意在幫助我們在浮躁的世界找回平衡感。

2017年,興起於瑞典的一種風尚Lagom(拉戈姆)席捲全球。

Lagom很能代表瑞典人的處世態度:不極端,不過分,中立,平等,有“恰如其分,不多不少”之意,與中國人的“中庸之道”有相似之處。

Lagom這個詞,據說源自維京時代,代表一種能在個人的滿足和團隊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的處世態度,也就是“不太多,不太少”。

從那時候起,瑞典人養成了適度、有節制、剛剛好的生活習慣。

《不太多不太少》,作者告訴我們:

1:不止關注自己想要的,更要看到自己真正的需求;

2:喫的不太多,不太少,不太簡單,不太複雜;

3:把戶外生活當做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只保留確實有用或讓你心動的物品

........

① 給與相應的答覆即可,不必分享多餘的信息

作者有一次去上瑞典課遲到了,準備向老師解釋遲到的原因。

但一位當地人急忙給她建議:“沒有必要解釋你遲到的原因,只要爲你遲到道歉就行了”。

也就是說,不需要分享更多不必要的信息。尤其在沒有人問的時候。

不要太多,不要太少,只要剛剛好。

不是中間,不是平均,沒有自滿,恰如其分就好。

這種特質仍然是“拉戈姆精神”的潛在力量,它是實現最優生活方式的基礎。

在這種生活方式中,一個平等地給與和接受,而不會影響到個體與羣體之間的平衡。

“拉戈姆”從社會意識,適度和可持續性這三方面解釋了瑞典人生活幸福的祕訣。

在我們的生活中,“拉戈姆”代表了最終的平衡點或中庸之道。

更重要的是,“拉戈姆”鼓勵我們在合適的平衡點上活出自己。

慾望和需求的平衡使我們更接近於個人的滿足,而這正是“拉戈姆”積極推動我們前進的方向。

② 寧願沉默也不要說壞話

在基本層面上,將“拉戈姆”視爲“過度”的對立面。因此,任何在羣體環境中表現出不合時宜的姿態或情感,通常都會遭到沉默的反對。

這就是“瑞典人的沉默”。正如一句老話說的那樣:寧願沉默也不要說壞話,要悄悄地勸誡人,而不要受到勸誡行爲的傷害。

瑞典人通常不喜歡與陌生人隨意閒聊,也不喜歡說些顯而易見的事情。

這也是許多新居民和遊客時常感到文化衝擊的原因。

與朋友和陌生人之間的交談會出現長時間的沉默。

對瑞典人而言,這種緘默通常是非常舒適的;而對陌生人來說,這可能是一種尷尬的折磨。

在瑞典流行這樣一句諺語:與其開口說話消除一切疑慮,不如保持安靜,假裝無知。

因爲“拉戈姆”確保你只需要分享與目前情況相關的必要信息,閒聊常常會被誤解爲“過度分享”。

③ 再深的水井都會枯竭

人們常說,照顧我們所愛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愛自己,照顧好自己。

這就意味着要與自己的身體協調一致,首先解決自己的需求,優先考慮自身的幸福。

“拉戈姆”在這個領域內運行意味着和諧與平衡,它指引我們走進生活的完美空間——在心靈,身體和精神上都無比健康。

“拉戈姆”希望我們的大腦能夠得到充足的休息,爲了身體的健康進行有規律的鍛鍊,有足夠的獨處來滋養靈魂;

希望我們以既不過度也不懈怠的方式來做這些事,將它們變成從邏輯和現實上可以保持的習慣;

希望我們深入地進行自我評估,認真問自己一個問題:對我來說怎麼樣才叫過得幸福?

幸福始於一個簡單的問題:我要做什麼才能感到充實和平衡?問這個問題會改變我們的視角。我們允許自己去探索自己的真正所需,並評估什麼纔是有意義的。

關於自我實現需求,作者給我們詳細地列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本章小結

之前看過一本類似的書籍《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也有很多相似的生活理念;

北歐生活提倡擁有少而精的物質,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在物質之外,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

我非常喜歡這種平衡的生活方式,物質少而精,心靈自由,內心淡定從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