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經開始,如何讓你的時間效率倍增?

不知不覺之間,迎來了孩子的第一個寒假,一到假期,小神獸們一刻也不得消停。除了睡覺的時候是安靜、乖巧的,其它時間上竄下跳,猶如孫悟空,能有72變法寶。

很幸運的是,尹慕言的《掌控24小時:讓你效率倍增的時間管理術》,正好上線了。書中既着眼未來,關注價值;又專注當下,關注任務的價值觀,將我深深吸引。

誰的一天不是24小時,再怎麼管理時間,也不會讓24小時多出一分鐘,然而它也不會減少一秒鐘。如何在高效的帶娃模式中,尋找突破,給自己成長的時間,改變的時間至關重要。

尹慕言在她的早晨規劃篇當中指出,改變自己,引導一場變革,從三個維度出發,對現狀的不滿、未來的願景以及邁出第一步的行動力。當這三個變量的成績大於你的變革阻力的時候,改變就發生了。

1、對現狀的不滿。

你的不滿其實是在定義那些讓你無法持續行動的阻力,而不是明晰你的目標。

自從知道寒假放得這麼早之後,家長羣裏就開始抱怨,寒假生活怎麼過?相比上學,媽媽都恨不得上到年前最後一天,然而說歸說,放假的日子還是如期而至。想想現狀背後深層次的不滿,是因爲家長們覺得自由安排的時間變少了,圍着孩子轉的時間變多了。

老師爲了安慰家長們的心情,也提出了期望。希望一個月的寒假,家長們能夠好好帶娃,讀讀繪本、做做遊戲,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老師的方案,有時候能夠讓家長們冷靜下來,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知道不要什麼,更要清楚想要什麼,纔是環境改變的現狀中,能夠激勵你繼續前進的動力。

2、未來願景

(1)寫下你的未來願景,忙忙碌碌之中,時間就這麼一分一秒地過去,而你發現好像很多事情都沒有做。未來的規劃,未來的目標,覆盤前一段的工作,需要調整的狀態,一步也沒有落實。

建議你寫下來,心理學研究發現,想像的場景、細節越具體,夢想也就越容易實現。人都是視覺化的生物,與其想破腦袋,不如可視化,想象未來的場景。

(2)使用SMART原則明晰你的未來願景。

S代表Specific(具體的),只有具體的事情,我們纔會腳踏實地地去做。相比抽象的事情,今天做也行,明天做也行,往往就是過一段時間也不會做,不了了之收場。寒假中,與娃高質量的互動、家務以及獨立的自我成長時間可以互相穿插着進行。

M代表Measurable(可衡量的),只有定量的事情,你才能知道反饋的效果,在不在你的預期之中。衡量時間的方式,最好分成一段一段進行,既有計劃安排,又能靈活運用。

A代表Attainable(可實現的),不可實現的東西,就是空想主義。只有落到實處,平衡現有的條件變量,才能切合實際地規劃願景。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也是需要着重考慮的部分,引導孩子科學地玩耍,必不可少。

R代表Relevant(相關性的),你的計劃也好,習慣也好,必須是與實現目標相關聯的,而非天馬行空。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一旦探索背後的真正原因,發現都有其一定的關聯。

T代表Time_bound(有時限的),既然是未來的願景,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可實現的時間,達成目標的最後期限。無論是一日安排,還是一個月的安排,都必須遵行目標的規律,一個個短期目標、日常慣例是培養長期目標與習慣的有效過程。

一旦你的未來規劃變得可控,又能及時發生反饋的時候,寒假生活也能變得既高效,又有規律。

3、邁出第一步的行動力。

都說行動是發生改變的超級變量。你規劃得再好、再全面,不行動,永遠就只停留在規劃階段,實踐纔是改變的開始。

(1)實現未來願景、邁出明確可行的第一步。即使是非常小的一小步,也會讓你從焦慮變成朝着積極的目標與方向努力。

簡單的一小步,爲你後續的一大步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斷地修正與迭代,正是你在邁出一小步基礎上的突破。寒假生活已經開始了,調整狀態,迎接每一個與娃相處的日子,刻不容緩。

(2)習慣的養成需要循序漸進。既然你已經選擇了這樣的方式,並走在了終身成長的路上,那麼再多的突發事件,都阻擋不了你想要改變的決心。不妨就從現在開始,慢慢地養成一個個高效且良好的小習慣。

想,都是問題;做,纔有答案。如果你也想過一個愉快、充實的寒假,不妨調整自己的心態,好好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你的成長,也是孩子的成長,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你說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