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互加勇氣讀書會打卡第14天


2021互加勇氣讀書會打卡第14天             

閱讀書籍:    《U型理論》         

作者:  [美]奧托.夏莫(C.Otto Scharmer) 著 邱昭良 王慶娟 陳秋佳 譯

徐莉俐 審校       

出版單位:浙江人民出版社 

閱讀時間:2021年1月23日

閱讀章節:  第一部分 發現我們的盲點             


閱讀分享:

07關於界點

我們發現世界正經歷着無形的變遷。就像站在一扇門前,我們將要穿過這扇門,進入我們之前從來不能接近的房間。但是,某些事情阻止了我們移入這些房間,並從中觀察這個世界。這個隱藏的障礙就是我們的盲點,盲點也將成爲我們的老師。你應該還記得,我們在系統的所有層面上追蹤了這個盲點的湧現:

在個人層面上,在大火面前,我與盲點不期而遇,它毀滅了我過去的身份、卻清理出一個我先前未知的空間。

在團隊層面上,我們也面對盲點;向過去學習這一古老的學習方法不會把我們帶到任何地方,因此我們提出了問題:怎樣才能和孕育着未來最大可能性的微妙場境相連接?當未來湧現時,我們如何向它學習?

在組織層面上,我們把盲點視爲一種新型的領導挑戰。當今,領導們面臨着很多緊迫的問題,它們與湧現複雜性相關,傳統的問題解決技術無濟於事。因此我們提出了問題:既然我們習慣的“空畫布”正在崩潰,我們怎樣才能在它面前有效運行?隨着腳下的土地被抽走,我們如何重新確立我們的機構?

在社會層面上,我們遇到的盲點隱藏在三場同時發生的、21世紀初達到頂點的全球革命的潮流之中:全球經濟的興起、網絡社會的崛起以及個人和集體意識的新發展。隨着這些革命改變了各種系統、文化的力量對比,我們目睹了舊的系統和結構的加速崩潰和失敗,並迫切呼喚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緊迫問題和基本挑戰的新方法。

在社會科學領域,盲點把我們的焦點從客觀結構轉移到行動系統的過程,再到社會現實形成的根源。雖然19到20世紀的社會科學一直被客觀性和泛主觀性的觀點所支配,但21世紀,爲了應對當代最緊迫問題的挑戰,社會科學必須包括第三種觀點:超主觀性。作爲任一社會領域的定義特徵,超主觀性區分了個人和集體注意力的結構。

在系統科學領域,我們看到系統思考與哲學的盲點如何從實體轉移到過程,再從過程轉移到湧現和覺知的初始根源,即轉移到情境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基礎,我們正在這些情境中運行。

在每個層次或領域,我們都遇到了同樣的注意力的根本轉移,這種轉移擴展了對社會現實感知的深度,包括了在“空畫布”之前的無形情況——即注意力、意圖和集體行動的根源。當工作、家庭和社區的挑戰不斷迫使我們以一種或另一種方式應對盲點的出現時,我們就站到了一個重要的門檻之前。無論個人、團隊、組織還是全球社會系統,都面臨這樣的跨越。爲了跨越這道門檻,進入更深的疆域,我們必須正視我們正在應對的情境的深層次根源——我們必須學習面對大我。

——跨越界點

“界點”(threshold)這個詞來自古老的打穀過程——把外殼敲離穀粒。所以,門檻的字面意思是“坐在金子上。”

當我們開始尋找比金子或光更加珍貴的某種東西時,我們就能夠跨越這道門檻。我們很快會發現,這種挑戰在所有系統中都是一致的。當我們認識到觀察和行動的習慣方式不能使我們應對新的挑戰,我們不得不重新把(個人或集體的)注意力和知覺引向根源。這種轉移一旦發生,我們就開始站在一個不同的場所關注一切了。注意的場結構描述了可見世界(我們看到的)和無形世界(我們從中感知的根源或場所)之間的區域。當我們改變了注意方式,嶄新的世界即將湧現。

當大火把我的家燒爲灰燼,我的注意力場結構從前半天習慣性地坐在課堂裏觀察世界(1),轉變爲從出租車中突然遠遠看到濃煙和大火(2),再到看見大火和當下的自我:站在大火面前,感覺火焰沉入了我的大腦,意識到我所認爲的一切都隨風而逝,經歷了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邊界的坍塌(3)。當時間放慢,我站在門檻前,就要跨過門檻,走進“金色的世界”。舊我和湧現的未來我之間的門即將打開——這就是我即將跨越的時刻(4)。

在集體層面上,跨越門檻也顯示出同樣的特點,要求我們轉變、重定向和轉換集體注意力的場境。

不像那些強勢國家,公司和非政府組織處於高度動態環境之中,必須對周圍的變化、對生活呈現給他們的“金色”機會做出更多的反應。

把當下的運行環境和對未來機會的感悟和把握連接了起來。這座橋是組織通往卓越的里程碑,也是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取得出色績效的關鍵。停留在一側(當下的現實)或另一側(湧現的未來)都意味着平庸或虛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