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书房#读《史记》360:眼看他起楼台,神仙还不来

因为柏梁殿毁于火灾,汉武帝在甘泉宫接受朝见和上计。上计,年终考绩制度。统计的范围包括仓库存粮数,垦田和赋税数,户口数以及治安情况。KPI。

打工人,不要以为穿越了,就天下太平了。

封禅书·第20天

1

汉武帝接受朝见。公孙卿说:「黄帝建造青灵台,十二天就失火烧没了,黄帝于是修建了明廷。明廷,就在甘泉这个地方。」很多方士都说古代帝王就有建都甘泉的。

之后武帝又在甘泉朝见诸侯,在甘泉修建诸侯的宅邸。越人勇之说:「越地习俗,火灾之后,再起屋要建得更大,用压胜的方法镇压灾祸。」

武帝就修建了建章宫,规划千门万户。前殿规模高于未央宫。东边则是凤阙,高二十余丈。西边是唐中庭,有几十里的虎圈。北边挖一个大池,池中有渐台高二十多丈。池命名为太液池,中间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模拟海中的神山、龟、鱼一类事物。它的南面建有玉堂、璧门和大鸟等。

又建造了神明台、井干楼,高达五十丈,通过辇道相连。

2

夏天,大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崇尚黄颜色,官员的印章改成5个字,年号改为太初元年。正月为岁首跟我们现在的农历就对上了。这一年,武帝发兵讨伐大宛。蝗灾。丁夫人和雒阳虞初等人以方术祭祀诅咒匈奴和大宛等。

第二年,有司上书说雍城五畤没有煮熟的牲畜祭祀,芬芳的味道不具备。于是令祭祀官进献各畤牛犊牺牲等祭品,毛色按照压胜的方式确定,并用木马代替马驹。只有五月的时候用马驹,皇帝亲自郊祭用马驹。

诸名山大川用马驹的,全部用木马代替。只有天子出巡经过时祭祀才用马驹。其它的礼仪如故。

注:连年征伐打仗,马不够用了。

3

第二年,汉武帝东巡来到海边,考验神仙一类的事,没有应验的。有方士说:「黄帝时建造了五城十二楼,在执期等候神人,命名为迎年。」武帝允许按照他说的方法建造楼台,命名为明年。武帝亲自去那里祭祀上帝。

公玊带说:「黄帝时虽然封泰山,但是风后、封巨、岐伯让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与上天符兆相合,然后才不死。」武帝于是下令设置祭祀用具,到东泰山,东泰山矮小,跟名声不相称,于是令祭祀官祭拜,而不封禅。之后下令公玊带在这里供奉祭祀,等候神仙。

注:东泰山,一说是东镇沂山。

夏天,武帝回到泰山,举行了5年一次的仪式,并增加了禅石闾的祭祀。石闾在泰山脚下南面,方士们大多说这是仙人居住的里巷,所以武帝亲自举行禅礼。

之后5年,武帝又到泰山修整封坛。回程经过恒山,顺便祭恒山。

4

当今天子所兴建的祭祀,太一、后土,是每三年亲自去郊祭一次;创建了汉家封禅制度,五年一次修整封坛。薄忌太一和三一、冥羊、马行、赤星,五床等神灵,由宽舒的祭祀官每年按时祭祀。一共六个祠庙,由太祝管理。至于八神诸神庙,明年、凡山等著名的祠庙,天子路过就祭祀,离开就停止了。方士所兴起的祠庙,各自管理,那方士一死也就结束了,祭祀官不管。其他祭祀如故。

武帝封禅,十二年以来,五岳、四渎都祭祀过一遍。方士当中迎候、祭祀神仙的,入海求神仙的,终究没有可以应验的。

公孙卿这样的候神者,还用巨人的足迹为解释,没有效果。

汉武帝越来越讨厌方士的奇谈怪论,但是还是继续笼络他们,希望能遇上真的。从此之后,方士们说神仙祭祀的就更多了,然而它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言下之意,没有效果。

5

太史公说:我跟着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大川、封禅。进入过寿宫陪祭,听到神语,认真观察方士祭祀官的意向,于是退而按次序论述自古以来祭祀鬼神的情况,把它们的表里都呈现在这里。后世君子,得以观览。至于俎豆珪币的详情,献酬的礼仪,就由有关主管官员保存了。


注:只要有一丝真的,汉武帝就不放弃,所以他只能不断上当受骗。受骗者终究是因为自己想要相信。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河渠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