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的诗与远方,原来就在你的心上

好像,不论做什么事,到了一定阶段就又会意兴阑珊。对,是又,几乎成了常态,这就十分困扰人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试图去寻找答案。毕竟,三番五次地折腾,弄得人心里憔悴不是?

于是,百般努力,我算是渐渐地有了眉头。

①始乱终弃。
一开始就没弄明白,仓促就上了马,等到策马奔腾一会儿,累了,心气陡然一降,麻烦就来了,这事有意义么?

如果事态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可能就没事儿了,但问题是:革命的道路它不可能是笔直笔直的,它会有曲折,甚至会有回头路。一旦事情不顺利了,心思就复杂了。困惑、怀疑等等负面情绪就会涌上心头,类似这事有意义么的问题就会浮出水面。

心思那叫一个乱呐!

人就是这么奇怪,哪怕心里有一丁点儿怀疑,你就很难全力以赴。

本来我们就不是一个游刃有余的人,恰恰相反,我们常常捉襟见肘,这个状态下又分心他顾,问题就更严重了。

事态越是发展不顺,我们的心思越是复杂,我们越是不能全情投入,这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你会越发觉得事情太难做了。

放弃就成为选项。

放弃多了,改弃也就成了一个习惯,这才是大麻烦!

②你的心太乱。
相较于前者,我们在动手之前,也曾涂思熟虑过,算是对未来也有深层次的思考,但是,这里发生了转折,事情没有像先前想象中那样人如期而至,跟想象的情境相去甚远,或者说没有了类似初期那样势如破竹,一日千里的畅快,而是进展缓慢,每日里好像陷落无休止的重复,一切好像徒劳无功,无功而返,这就好比游到深水区,平静之下,其实暗流涌动,你费劲巴拉地划动,感觉上不进反退,哪怕是你不信邪,奋力拼搏,好像也无剂于事。其实,在旁观者看,你依旧进展迅猛,但在自己感觉上却是龟速,但你不知道,这种错觉影响了你的判断。

你又乱了心思!

一个人如果没有定性,不是向内求得安宁,很容易就乱了方寸。

古人曾经说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实际上,一个人成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从想法浮现心头,到把它在现实中落地生根,其实质不过是一个认知过程:认识你自己,以及认识与你相关人、事、物的关系及其如何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过程。

过程的特性是什么: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像一颗种子播进地里,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到开花结果,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及完善的。

一句话的事:你着急了!

③缺一个好习惯。
如果前面两个步骤,我们都做了:也明白自己要什么及为什么要,心里也有充分准备,要打持久战,这个时候需要做该做的事情,也就是需要长期的持续地把握好细节,换一个更常见的词,叫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几乎等同于一个人的命运。

无数案例证明,那些天资并不出类拔萃的人,往往依靠后天坚毅的品性最终杀出重围。

一个习惯好的人,无论在思想、在思维、在言语、在行为都一如既往地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层层推迟,行致极为严谨,十分注重刻意训练,以期自我精进,这样的人始终在进步,始终在路上,最终会走得很远,成为被仰望的人。

比一比,你究竟问题出在哪儿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