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 -

今天又一次學習《非暴力溝通》,很經典的一本書。不過,每一次學習,都會有不同的感觸。


這次,我對於其中一個非常小的知識點——個人成長的三階段,印象深刻。

第一階段,情感的奴隸。就是說,我們認爲自己有義務讓別人快樂,用委曲求全的辦法,來處理問題。

很多人到五六十歲,就很老了,依然是情感的奴隸。他總覺得我是被迫的,我不得不做這麼多的事,我不得不對你們好,你們整天欺負我,我好壓抑……

凡是做情感的奴隸的人,就算幹到退休他都覺得好壓抑,因爲他總覺得自己忍辱負重,總覺得自己爲別人犧牲了特別多的東西。其實他是一直處在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情感的奴隸。

一個人,如果沒有辦法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緒,只能“容”,但是不能“化”,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呢?

如果長此以往,只能是把各種不良情緒通通憋在了自己的心裏。這些情緒始終沒走,而這樣,對於身體的影響,大家可想而知。如果這種心理不改變的話,這個人就只能是非常憋屈的過一生,哪怕是到了白髮蒼蒼,依然可能是內心委屈萬分、無比自責;哪怕氣憤至極,卻不知道該如何好好表達自己,疏導自己的情緒。作爲情感的奴隸,如果真的被別人一句話屈死了、氣死了,那麼,怨誰呢?

第二個階段,面目可憎。這個人想明白了,不再顧及他人感受了。什麼叫面目可憎呢?就是這關我啥事,這事不歸我管,你別跟我說這個,我不聽……他學會了自我保護、自我關照,他說我推卸這個責任,這個責任跟我無關係,我愛怎麼地怎麼地,誰都跟我沒關係,我就過好自己的生活,這是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可是這樣說和做,你會得罪很多人,所以這個叫面目可憎。馬歇爾博士的這個詞,用的太有意思了!

誠然如此,一個人完全不顧及他人感受,完全按照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會是什麼樣子呢?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遇到問題,他就都是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說出來、做出來,他如意了,那麼與他交往的人呢?誰願意一直和他交往下去呢?被他忽略或者攻擊的人,會原諒並且理解他嗎?

過猶不及,過了,不及,這兩個方面都有不足之處。那麼,下面第三個階段就是比較合適的做法了。

第三個階段,生活的主人。

來看看生活的主人,是一個什麼狀態:“在這個階段,我們樂於互助,我們幫助他人是出於愛,而不是出於恐懼、內疚和慚愧,那是自由而快樂的行爲。此時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對自己的意願、感受和行動負有完全的責任,但無法爲他人負責。我們還發現人與人相互依存,損人無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溝通正是想幫助我們既表達自己,又關心他人。”

到了這個階段,纔是一個真正立起來的人,才能夠平穩的走在大地上,纔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而不被問題和情緒控制,成爲真正的自己情緒和人生的主人。


另外,還有一個案例引發我思索。

就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監獄裏邊幫這些犯人進行心理疏導,詳細教約翰非暴力溝通方法的案例。

有一個叫約翰的犯人有一天非常生氣,他說,我很生氣。

馬歇爾先生說,爲什麼?

他說,我向他們提出了參加培訓的請求,他們根本沒有人迴應我。

馬歇爾說,等一下,在你說我生氣是因爲他們的時候,停下來想一想,你和自己說是什麼讓你生氣了嗎?

約翰說,我沒和自己說什麼。

馬歇爾說,那好,現在停下來好好體會一下你的心情和想法。

然後約翰說,我告訴自己,他們一點都不尊重人,他們冷漠無情,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他們真是一羣混蛋。

(這裏,是獄警沒有讓這個叫約翰的犯人去參加馬歇爾的培訓,所以約翰就很生氣,就開始恨這些獄警。

由這個情況,我也反思,很多時候,我也是遇到事就直接着急,根本不去想自己爲什麼着急,就認爲是各種原因造成的,而不是我的緣故,我是不得不。不知道自己真實的需求和想法,由着情緒控制去說話,由情緒腦控制自己的行爲,會是怎樣的後果呢?

我們平時遇到情緒起伏時,有沒有覺知自己爲什麼會情緒起伏?還是隻是衝動的跟着情緒走?每次遇到問題,每次都要提醒自己啊!)

然後馬歇爾說,好,謝謝,這足夠了,現在你知道自己爲什麼生氣了嗎?是因爲這些想法嗎?

約翰說,是啊,這有什麼不對呢?不就是因爲這個嗎?

馬歇爾說,我不是說你這樣想有什麼不對,我也沒有說你不該說他們冷漠、無情、自私。但是這樣的想法讓你很生氣,想一想,你有什麼需要?

(看看,這裏馬歇爾博士沒有否定約翰的做法,而是在重複約翰之前的話,並且認真詢問約翰,“你在此時此刻你需要什麼?”你看,馬歇爾正努力把這個瀕臨崩潰的犯人的憤怒情緒,拉回到他真實需要這件事上。

這一步很重要,如果繼續讓約翰沿着他自己的思路走下去,有可能情緒就會越來越糟糕,甚至失控,所以這時候,趕緊把注意力拉回到事實和他內心的需求上來,至關重要。

傾聽,並且會傾聽、會提問,都是良好溝通和共情的基礎。)

約翰沉默了很久,說,馬歇爾,我需要他們讓我去參加那些培訓,如果我無法參加那些培訓,出獄以後我還會再犯罪、再進來的。

然後馬歇爾說,現在你把注意力放在了你的需求上,你是什麼樣的心情?約翰說,害怕,我是害怕。

現在說的是約翰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不認真的反思,而是跟着情緒走,是很難立即覺知到內心深處的需求的,很容易成爲一個衝動的人。

只說事實,不加個人主觀判斷;談真實的感受、情緒,像約翰一樣,說出自己在害怕;探知內心的需求:我爲什麼害怕?)

然後馬歇爾說,那麼現在假定你是監獄的官員,而我是犯人,如果我把你看作是冷漠無情的官僚,即使你沒有當面指責我,那樣的想法也會通過眼神流露出來,如果我和你說我真的很需要那些培訓,如果無法接受培訓,我擔心我遲早還會再進監獄,與把你看作冷漠無情的官僚相比,哪種方式更可能使我的願望得到滿足呢?

馬歇爾博士引導他比較了一下,就是真實說出你的感受和需求,與帶着情緒指責對方,這兩個溝通方法,讓約翰自己對比——這種帶着憤怒的情緒發泄出來,和說出你內心真實的感受和需求,兩者比較,讓這個約翰自己來覺察到底哪一個方法更好一些?

好的溝通者,一定是會提問的,因爲提問,可以讓當事者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這裏,馬歇爾就是用開放式提問,來引導約翰思考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需求,並且請他認真思考這兩種不同溝通方式的區別,因爲這是思維模式的轉變,如果沒有意識到,我們極有可能被我們的固有思維模式帶走。

《非暴力溝通》《終身成長》《第三選擇》,這幾本書,實在是需要一遍遍學習,真正掌握!)

約翰盯着牆想了半天,最後說,我說不出口。就是你這個要求太高了,我說不出口。然後這次輔導就結束了。

結果過了幾天以後,這個約翰來找馬歇爾,就跟盧森堡博士說,如果當年有人能夠跟我說這些東西的話,我就不會把我最好的朋友殺掉了。

案例說完了,約翰這人是一個殺人犯,他殺掉了他最好的朋友,因爲他的憤怒情緒得不到掌控。

但是他得到輔導後,經過了幾天的反思,發現真實的說出自己的需求,提出具體的要求,比直接發泄情緒,效果要好太多!因爲,在衝動的情緒下,他之前竟然直接殺了他的好朋友!一個衝動,一個情緒的失控,有可能就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衝動是魔鬼,情緒腦控制自己的時候,做出來的決定極有可能是不理智的。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是能夠真正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能夠用理智腦來處理問題,也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啊。

所以說,非暴力溝通真的是一個非常實用有效的溝通方式,能避免很多的人間悲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