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得失,隨緣自在心安然。

文/南國之女


得失,不過是人生之常態。人有追求是好的,但得失心太重,患得患失,心不快樂,何來安穩?

常言道,知足者常樂。心安者,知足也。楊絳在100歲後,曾寫過一段話: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知足常樂的心態纔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爲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

人生沒有圓滿的幸福,但有知足的快樂。

安於當下,即使身居陋室,也能如劉禹錫般,看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詩意。即使窮困,也須如顏回在簞食瓢飲,找到自己的快樂。

林清玄曾問過廣欽老和尚,我們如何能心安?他說:“怎樣才能心安?就是要無心。”

不讓心太在意得失,因爲有得有失,有舍有得,都是生命來往的常態。

不讓心想得太多,因爲心中無掛礙,賽過小神仙。

不讓心擔得太重,因爲能解決的事自然不必擔心,解決不了的事擔心也沒有用。

人若心安,即有歸處。古語有云:“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心有知足,安於當下,方有歸處之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