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隨流水2021-01-24:人生的三個路向


1月24日,臘月十二,週日,晴,6至13度

五點十七分起,連着偷懶四天,今日就特別難起。陋習生根的速度實比良習飛速,只因前者不費吹灰之力,後者卻需意志強作。人若時刻保持意志力的警覺,亦即葆有良知。良知便是與一切偷惰、散懈、苟且、貪慾等動物性本能相抗衡的人類理性。

昨晚用老面揉了塊麪糰,老面的發酵溫度需二十度以上,故用被子將面盆包起來,裏頭還窩了個熱水袋。晨起揭被一看,麪糰發了不及一倍大,撥開,裏頭已有蜂窩組織。先摘去一塊麪團做老面引子。在餘下的麪糰裏添入鹼面、乾粉,反覆揉搓,揉至不見乾粉,麪糰光滑柔軟,再摘成九個面劑,整形成饅頭。將鍋中的水澆至冒汽,關火,將蒸籠擺在鍋上二次發酵。蒸熟後,發現饅頭略有酒味,估計老面時間長了。得將冰箱裏另一點老面扯碎,晾乾。

八點用完早餐,家務也全乾完,這一整天的時間都可身心放鬆地讀書,真是太美了。我所謂的節日並無固定的日期。左不過是個休息日,家裏衛生搞乾淨,起得早,在別人剛睜開眼睛,面對亂糟糟的一天時,我已進入休閒狀態。一家人靜悄悄的,在各自的房間,做各自的學習。我只需起身做兩頓簡單的飯菜,這用不了多少時間,我可以邊讀書邊照看爐子。

繼續讀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梁先生這一代知識分子,因爲國家落後捱打的教訓,促使他們思考中國的出路。但似乎洋務運動、立憲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等政治、社會、文化層面的運動,都未能令中國自強,反而更爲混亂。有志之士就發現問題的根本是中西文化根本之不同,梁先生例舉其友李守常的言論:

“東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靜,西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動,苟不將靜止的精神根根本的掃蕩,或將物質的生活一切屏絕,長此沉延在此矛盾中以爲生活,其結果必蹈於自殺……以英雄政治、賢人政治之理想施行民主政治,以肅靜無譁唯諾一致之心理希望代議政治,以萬世一系一成不變之觀念運用自由憲法,其國之政治固以阢隉不寧,此種政治之妙用亦必毀於若而國中。”

梁先生也認爲,我們歷年不能讓西方制度安設在我們國家社會的原故,全然不是一個人的罪過,其真正原因,在於中國一般國民不能克服這梗阻,在西方化政治制度下,仍舊保持在東方化的政治制度底下抱有的態度。可見這不是全盤西化或簡單調和就能達成的目的。有必要對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重新加以認識,搞清楚不同文明的背景成因,我們要吸收一個先進文明,首先要看看自己是否有適宜它生長的土壤,抑或如何改良的方法。再或者是我們本國的文明有何優長,足以揚長避短。

梁先生說,人生本有三個路向:

第一是向前的路向,遇到問題,就改造他,使其可以滿足我們的要求。

第二是意欲調和的路向,遇到問題,就隨意而安。

第三是轉身向後去的路向。遇到問是,就想根本取消此問題。

西方文化是第一路向,中國是第三路向,印度是第三路向。

西方文化之所以強大,首先它是有意取捨而來。希臘、羅馬時代以現世幸福爲人類之標的,努力向前追求之,這是第一路向。但後來卻導致風俗大敝,催生宗教來救世。中世紀是第三路向,一千多年西方人都心繫天國不重現世,而奄奄無生氣,遂有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重新轉回第一路向。這種重新刻意的批判、選擇,顯示其強大的理智。次是對自我的肯定,這是理智的覺醒。有了“我”,就要爲“我”而向前,對自然宇廟固是多取利用、要求、征服的態度。這“我”也將情感中我與人的聯繫割裂,而導致其在十九世紀以來,精神上受傷,生活上喫苦。

研究科學和民主,就需回到西方人的生活路向和人生態度上來。如果中國人的生活路向是與西方一致的,那中國的落後只是速度快慢的問題,只要朝同一方向前進,慢慢終究有一天會趕上。可若不是西方用船堅炮利轟開我們的國門,中國完全閉關與外界不通風,就是走上千年,也不會走成西方這樣,證明中國與西方並不是朝一個方向走的。無論走多久,都不可能走到西方人所達的地點。這也就說明,中國並不能完全照搬西方,中國需吸收西方的長處,革除自己的劣根,獨立自主地開創自己的道路。

昨日記中爲自己不能即時寫書評寫了一大堆理由。草草讀過,未及消化就匆匆動筆,實也是對作者的不敬。雖《朱子讀書法》中說,每讀一書就要當作不復有機會讀之一般認真地讀。朱子要求極高。我不知道朱子若生於今世這知識爆炸的時代,是否還能如此靜心專注。且朱子學識之高,天資聰穎,書讀一遍,便能把握其主旨大概。而我初讀一遍,只是嚐到一些字句間的快感,這快感是零碎的,尚不能形成系統的認知。類似如此高深的書,至少得讀三遍以上,或能道出個所以然。我想整體的書評難寫,分段的閱讀筆記可隨讀隨記,以增強記憶理解。將來在筆記的基礎上,再作歸總,就成書評。

晨讀《朝話》之“談學問”。壽銘先生道:學問是能將眼前的道理、材料系統化、深刻化。在學問裏你要自己進得去出得來,這就是活的生命,而不被書本的知識壓倒。但誰又能有一眼穿透之功,總還是要從枯燥的材料收集做起。

壽銘是梁漱溟的字。古人文章中提到人名時,稱字不喚名,以示尊重,這也是學術的規範格式。今後,在文章中須尤加註意。將來《論語集解》校對,稱呼的規範統一將是大工程。

游泳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