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說“夏蟲”

因爲有事,所以傍晚出去轉了轉。坐在車裏聽W姐一直在單曲循環的《醒不來的夢》。歌曲,本身便是因爲情志所引發而創作,“詩以言志”,歌以寄情,所以歌曲,無論是曲還是詞能夠讓人“嗜入骨髓”也就沒什麼好奇怪和驚訝的。情一日不斂,曲一日不散;欲一日不伸,詞始終繾綣;更何況無有“斂”意,頗有不羈而張狂之念!百千萬人同此心,古往今來共茲情。生生不息之人世,古今類通、雷同之感情。滄海桑田的是物象,古今無別的是情懷。

遵循快樂和享受的處世方法沒有錯,也沒有高低、雅俗,情志不同而已。莫說是否有利於世道清平,莫論是否有利於他人他物。“獨樂樂”與“衆樂樂”,都可以是“大樂”。楊朱之學有其可觀之處,孟思之論有其偏頗所在。

莊子在《逍遙遊》裏有一句話:夏蟲不可語冰。往往會被“高見之人”用來表達無法和“不開眼”的人討論超出其理解和認知的事物。說實話,誰說這句話,本身就是傲氣未除,智慧未通。“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  “不可”本就是“不能”。從友善相處來講,本來就該知道,有些東西討論是不合時宜或不被接受的,又何必徒增意氣之爭,口舌之恨呢?(這點很欠缺)不如姑且聽之,微笑頷之。癡人之至論,聞者之笑資。知人之所習,自知之所缺。言談要愉快,無外乎四點:趣之所同、情之所會、利之所交、理之所趨。除此之外的志之所諧、道之所匯,本就不屬於泛泛可談之疇。

把細小闡發的如雲山霧罩,那是專家、學者;把紛繁複雜理順的如庖丁解牛,那是雄才、英傑。能把“冬雪”描述的“夏蟲”也能理解,纔是功夫到家。能“走的出去”,也要努力試着“回得了來”。自己都未必跳的出,又哪來的看“甕裏蠱鬥”?爬不上山的多,爬上去不出溜下來的少,能泰若自然下山的更少。“不出溜”比方“不退轉”。半山腰就開始回頭嘆,尚未“出溜”已魂驚。——這不是大多數自認爲有別於羣氓的人的通病嗎?

肌體一樣,情志萬千。參差不需要“標新”,“有別”不一定要“立異”。認識不到“異”,不能說“覺醒”;“異”尋不出個“究竟”,不能說“明瞭”;“了”泯不入衆,不能說“同塵”。

與夏蟲語冰,也要弄懂夏蟲的語言和交流方式。你不語,我不語,不是不語,是不會、是不能,所以累世以降,俗無更改、情無遷移、訟無歇止。

再退一步講,做夏蟲都未必能做好,又何談“夏蟲不可語冰”呢?癡人說夢,畫餅自飴。我越來越覺得自己反應遲鈍、理解慢好幾拍,可能是周圍優秀的人太多有關。年輕的時候看到的多是“人不如我”之處,而立之後反而看到的多是“我不如人”之處。自信加一丟丟是膨脹,少一點點是泄氣,關起門來捫心揣摩、增減,再往外看,“霾深不見月”才越來越少,“千里澄江似練”的心曠神怡漸多。笨還心粗,傻還得意,不會還愁學,事沒辦完還偷閒,優柔寡斷又毛躁武斷,這纔是大毛病。歸根結底還是“懶”,身懶、意懶、心懶。要深刻自我檢討,還要努力改正!

有個底線,儘量做個不斷進步的人,至少不能阻礙別人和團隊進步。

精明之人狎理,駑鈍之人近道。精明估計做不到,駑鈍又太過,愁人……我是認真的啊,提前說好。怎麼感覺自己真的是“豬隊友”?還是把“怎麼感覺”去掉比較好,就是?

淨想些沒用的和不着調的,睡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