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观

文/梁驰

提及灵魂,这已是我过去在所有写过诗文里的常用词了。表象化的灵魂,实质是后来由人类演绎所形成的语言文字概括得来的,单从语言表达来体会灵魂会感觉虚无缥缈,但以文字表现眼前就可见概念化的表象灵魂了 。

虽然相对于无形状的语言所表达的灵魂,文字表达灵魂的视觉感会具体而且强烈,在人心脑里和语言所表达的灵魂进行叠加对应映照及重复思维模式之后,会成为不同个体人的灵魂概念,即便这样的由具体视觉文字和无形听觉语言描述的灵魂依然是表象的概念。在社会中概念化的事物都是表象的,比如社会的意识形态、战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等等,均属于人为的符号性质的概念化表象元素,人们感兴趣又感觉神秘的灵魂也属于概念化的社会表象元素,它也是由人创造形成的表象事物,它如同称呼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军事等那样地被称之为社会灵魂。人们提升的表象灵魂是对具体事物的一种高度概括,动物界中只有人类能做到对具体事物的表象化概括而成为人类所利用的概念,原因在于人具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思维意识和创造性行为构成的核心本质,正是这一点唯一区别才使得人类成为主宰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人不断通过前人形成的表象化概念去通过逻辑思维,推理出认识世界的相对合理的认知度理论,从而改革、再造或者创造新的表象概念,也因而会不断出现新的社会表象元素,它们用来表现自然或社会的最新认知程度,比如在自然界中产生了概念化的相对理论而被应用产生出航天理论,比如在社会中产生了资本论而被应用于社会治理会产生出更多的理论概念来。总之,灵魂是社会中的概念化的表象元素,我不否定人们思维意识形成的灵魂概念,但我很认可自己形成的灵魂概念,即:灵魂是以核心本质及关联性质为基础的思维意识的表现。

早在2019年6月17日,我在《灵魂之爱》这首诗中,就表达过“附于活性躯体的灵魂,本是个体人的核心本质之一 ,是思维意识的内容” ,这是我首次关于灵魂概念的表述,因为热爱着远方的另一个表现在诗中的灵魂而这样明确表达了出来。我的更详细的灵魂观,在2020年12月29日所写的《滑落的情感》文章里说明过,在这里不就内容再赘述了。

关于灵魂,需从两种人的立场上去观察、感受和认知。建立在总体感觉上的灵魂,是核心本质及关联性质基础上的思维意识的内外表现,可从主体人和客体人两方面的立场透视。

内在表现是主体人的离不开自我肌体之内的核心本质及关联性质的思维意识的表现。简单说,每个人都具有以自我核心本质及关联性质为中心的内在因素,这就形成了他的为人基础,需要表现出来的却是其中的思维意识,亦即互为前提、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思维和意识融合形成的思维意识因子,是核心本质的极为重要的内因,它需要通过创造性行为向外表现出来,因此这种主体人内思维意识在基础上向外表现的过程和结果就是灵魂,简单概括为:思维意识就是灵魂。主体人内在的无形的思维意识是时刻在运动着的,其运动会产生过程或结果的思想,所以思想就形成了思维意识过程的核心,也就是思想是灵魂的核心。成熟的思想是要通过语言和文字表现出来的,所以累积达到一定程度的思想会被固化而成为主体人的文化,当主体人文化积累达到被客体人感知并且认可和产生某种行为程度时,主体人的文化会升华为主体人的精神,所以精神是灵魂的升华因而精神也就象征着灵魂了。

外在表现是指主体人的思维意识及其过程或结果的思想、精神,为客体人所感觉、感应、感知和认可至支配行为的表现,站在客体人的立场上看和客体人自己关连密切的某个主体人,其日常的依托于核心本质及关联特性(尤其人性)的思维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或精神,会对众多的客体人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即使某主体人逝世离开人间之时及以后,也会因为其思想或精神凝结于鲜活的音容笑貌中而被深切怀念。

之所这么说观点,因为我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神的灵魂,也因为我很想说给远方的另一个灵魂听,我愿意感觉、感知和感应那个远方灵魂,也想把彼此的灵魂爱恋写成一本诗集。


作者简介:梁驰,广西贵港长岭人。常用笔名村琛。就读且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始终从业于某国企至离职。

微信号:wxid_g26ehjozkixu21;暱称:梁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