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書: 藝術與錯覺

——· 思維導圖 ·——

——· 關於本書 ·——

《藝術與錯覺》史料豐富,邏輯嚴密,是一本經典的藝術類書籍。本書首次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重新解讀整個藝術史。面對悠長的藝術史,本書總結出了一個基本的規律:圖式與矯正。書中提出的很多觀點,至今仍在藝術界、美術界等引起廣泛的議論。

——· 關於作者 ·——

E.H.貢布里希是英國著名藝術史家,出生在一個熱愛科學和藝術的家庭,父親是律師,母親是鋼琴家。從小受到家庭的影響熱愛藝術。一生獲得過無數的榮譽,在英國曾被授予爵士的勳位,在世界各地也獲得過各種表彰,被稱爲最具有影響力、最偉大的藝術史家之一。

——· 本書金句 ·——

1.繪畫是最讓人喫驚的女巫。她會用最明顯的虛僞,讓我們相信她是完全真實的。

2.希臘人曾說知識始於驚奇。我們不再驚奇,也許就有知識停止進展的危險。

3.在教我們重新觀看可見世界時,偉大的藝術家給予我們彷彿已洞察不可見的內心王國的錯覺——只要我們知道怎樣使用我們的眼睛。

4.古代的也罷,現代的也罷,各種藝術之物都不是藝術家內心之物的複製品。正如它們不是不是他在外部世界所見之物的複製品一樣。

——· 核心內容 ·——

一、圖式是創作的開始

1.什麼是圖式?

圖式就是事物的基本畫法。在各個時期它有不同的名稱。在遠古時期,圖式被稱之爲“準則”,在中世紀,藝術家們研究出了各種事物的基本畫法。我們現在學習的畫畫技巧,大多都來自於中世紀。

2.圖式的重要性

對藝術家個人來說:繪畫的本質是一種轉錄。將自然中的萬物用繪畫的語言(線條、顏色)轉錄到畫布上。任何一個藝術家都無法憑空創造出一個真實的圖像。而圖式是成功實現這個轉錄的唯一方法。所以,畫家在開始自己的創作之前,都要先學習圖式。只有在熟練地掌握了圖式之後,藝術家才能走到自然界中,去進行下一步的創作。

對整個藝術史來說:有了第一張圖式之後,藝術家就有了一個對比的出發點。可以不斷地將現實中的事物和圖像進行比較,不斷地進行矯正。整個藝術史,就是一個不斷髮明新的圖式,不斷進行矯正的過程。

二、繪畫與心理學的關係

1.繪畫與心理學

繪畫本質上是一個心理學問題。從繪畫誕生的那一刻起,很多藝術家想盡一切辦法,希望能夠將自然界的萬物,真實的複製在畫紙上。爲此,他們將立體幾何、人體解刨學等方法都用上了,然而,每個畫家創作時,都會嚴重地受到自己心理狀態的影響。這讓他們無法真實地複製眼前的事物,只能畫出自己眼中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畫家探索的從來都不是物質世界的本質,而是我們內心對物質世界的反應。所以說,藝術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它最大的意義在於,能夠打開我們內心的世界,探索我們內心世界的奧祕。因此,我們不能用真假來判斷一幅畫的價值。

2.錯覺對繪畫的影響

在衆多的心理狀態中,錯覺是對藝術家創作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

一方面,由於錯覺的存在,它限制了藝術家的創作。很容易讓畫家停滯不前。

另外一方面,錯覺可以成爲藝術家創作的工具。

早期的大師們,將錯覺運用在繪畫中,激發觀衆的聯想能力。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合理運用錯覺,用來增強畫面的真實感。印象派的畫家,將錯覺融合在繪畫中,讓觀衆感受視覺的震撼。

三、觀看者

觀看者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爲一幅畫被創造出來之後,必然需要有一個懂的人去欣賞。

對於每個觀看者來說,能夠理解藝術家所畫的東西,是最基本的要求。

1.視覺的多義性

外界物體經過光線的折射,進入到視網膜的時候,會產生成千上萬個信息點。而我們的大腦並不能同時解讀所有的信息點,它只能選擇符合它認知的一種或者幾種解釋方案,得出最後的結論。

2.知識對解讀畫作的影響

在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知識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解讀能力。總的來說,知識總量越多,我們能做出更多的解讀。

每一幅優秀的藝術作品,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不同的人,受到自己本身教育經歷、家庭背景的影響,掌握的知識也就完全不同,所以,大家都能從自己的角度做出獨特的見解。由於藝術鑑賞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所以,大家都可以積極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而我們和專業鑑賞家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已經掌握的知識量的差別。

所以說,在去藝術館、博物館欣賞藝術品之前,先掌握相關的知識,能夠大大地提高我們解讀一幅畫的趣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