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未来学校讨论

【李政涛 顶流二度莅临把脉指导】

一、吴校

1.思考:未来五年如何将我校打造成名校?

——️对标:找到周边对标的真正名校,学习名校的核心指标是什么?

——️大指标:全国的统领性的一个大方向

——️我校的大课题面临两个问题:重新碰撞一个新理念,"和"文化将出现割裂;如果深挖"和"文化,如何往深的走?走向省级、部级的课题。

二、分管校长汇报+问答

——陈汇报

李教授问:同样是建设未来学校,我们采二未来学校的特点在哪里?

2.吴校解释:

️大教育下的未来学校:未来社区中的未来学校,跟社区的整合

️混龄如何实现:改变行政班的固有模式;走廊变成学廊,活动区变成非正式学习的区域;托管试点,外包社会……

——黄校汇报

李教授问:德育工作是我们每个阶段都要做的,到了未来学校的德育我们又有什么不同?

回答:新的评价体系、劳育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

——陈校汇报

李教授问:五和并举和五育并举是什么关系?形成有机的联系?不要有两张皮

个人思考:

1.未来学校特点:背景独特,是浙江省24个试点未来社区中的之一,这个背景的独特性可以往打造"家庭、学校、社会的共育模式"范式方向努力。(未来社区中的学校、家长学生是学区生、对外开放……)朱永新:课程外包,专业的事专业的团队做;前面说到的特长兴趣培养的外包社会。

材料:2021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习近平:"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中国家庭、学校、社会的共育机制还未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还没有解决。当前,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建立边界、各司其职,才是合格的教育方式。


三、李政涛

1.来的目的:为了未来学校,近几年热点热门话题,未来学校的研究和实验太重要了。聚焦到未来学校的整体推进

2.空间样态更加类型化和功能化并走进特色化,目前取得的进展。

【一】我对未来学校的理解:

️"多元空间的组合":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空间。学校和校外教育的整合:"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学习空间";"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技术空间、人文空间、社会自然空间"……

️"多种维度的整合":四条路径:智能技术(盲点在哪:给人智慧,人机智慧比翼齐飞)——人文艺术(欧盟国家,21世纪人类两大素养:科学+艺术),艺术气息是未来学校不能忽略的维度,不能只有技术的气息——社会社区(这是我们采二的特色,打通学校和社区的边界和壁垒)——自然生态(育人回到天地自然间,如:桂林一所学校的"山水文化")

【二】我对采二未来学校的理解:

️打造采二未来学校的样板:"和"文化,推进点、增长点、创新点在哪?老树发新芽

️从哪里找?

关键词1:背景

国家政策

(1)国内//教育评价改革:真实性、过程性;五育并举:体育、美育等各类文件……所有文件都蕴含了未来教育的目标;高质量育人:育人方式变革:范式+变式。

(2)国际//最新动态:最近新报告:学会融入世界,从以人类为中心变为以地球为中心,高频词"生态、生态、生态",所以未来社区不谈生态是说不过去的,杭州现代大都市,如何将自然生态融入?

关键词2:视角

    用未来的视角来看待现在的学生培养

(1)育人目标改变:如,未来学校和乐少年的培养,就要跟未来素养结合,信息素养要求,目标等都不同

(2)育人方式改变:如,五育融合、五育并举,线上线下融合。乐学乐在哪?如,不同空间的穿梭之乐……

关键词3:魂厚

      同样是未来学校,采二特点在哪?

(1)未来社区:魂,将学校融入社区,将社区融入学校

(2)厚:将精神化物质,将精神化制度,将精神化行为

关键词4:融合

(1)不同学习空间的融合:包括,正式学习和非正式空间学习,下一阶段要谈两个空间如何融合,切换。五育融合三个阶段:五育并举(解决不够并举)——贯通阶段(五育间的割裂,解决不够融合)——五育共生(最完美的阶段:共生共长)

(2)以五育融合的方式来培育我们的和乐少年

(3)重点:社区与学习如何融合:路径、机制、融合点在哪?(下一次专题讨论)

(4)我们的四条路径要定位在与社区的融通融合上

关键词5:学生

      让学生成为未来空间的设计者,未来的空间打上深深的儿童烙印,后期要有学生的声音、学生的参与和痕迹。

关键词6:论坛

(1)关于未来学校的论坛:主题是学校和社区的融合

论坛:打造品牌(不缺会,缺的是有品牌的会)

      一所学校如何点亮编辑的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