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書房#讀《史記》363:引水灌溉成敗史

漢武帝年間。

河渠書·第3天

1

之後河東郡守番係說:「漕糧從崤山東西運,一年達到百萬餘石,因爲砥柱山的險,糧船沉沒很多,而且花費很大。」

黃河中游砥柱山如今已經因爲三門峽水庫,成爲了砥柱石。

番係的解決方法是:開鑿渠道引汾河水灌溉皮氏城和汾陰縣土地,引黃河水灌溉汾陰縣和蒲坂縣的土地,估計可得到五千頃田地。

這五千頃田地原來都是河邊沒有耕種的土地,平時百姓在其中收茭和放牧,如今引水灌溉,估計可以獲得稻穀200萬石以上。稻穀從渭河運往長安,跟關中相同,而砥柱山以東就不用再運輸漕糧了。

天子漢武帝深以爲然,發兵數萬人穿渠作田。幾年時間,黃河多次變遷,渠不能使用,田也沒法種。久而久之,河東的渠田荒廢,交給越人耕種,只收少量的租稅進入少府。

《索隱》記載越人遷居河東,都懂水性,所以都給越人耕種。黃河出禹門口,擺脫了晉陝大峽谷的限制,河道由窄變寬,恣意流淌,分出晉陝的河西與河東。

2

之後有人上書說到想要鑿通褒斜道以及漕糧的事,交給了御史大夫張湯處理。

張湯問這個人具體什麼事,這人說:「到蜀地從老路走,老路很多斜坡,曲折且遙遠。如今開通褒斜道,斜坡少,而且近了四百里;褒水通沔水,斜水通渭河,都可以行船運輸漕糧。漕糧從南陽上沔水進入褒水,從褒水發源處北至斜水發源處,中間100多裏,可以用車轉運,然後從斜水下渭水。這樣一來,漢中的糧食就可以進入關中,崤山以東的漕糧從沔水運輸也不會有限制,比過黃河砥柱山運輸漕糧要大大便利。而且褒斜道盛產木材竹箭,可以跟巴蜀出產的相比。」

注:沔水就是漢水。

下圖是這人的漕運計劃。其中煲水與斜水發源地走山路。

天子認爲可行,拜張湯之子張卬爲漢中郡守,發動數萬人開通五百多裏的褒斜道。褒斜道果然方便而且比老路近,但是水流湍急礁石太多,無法用於漕糧運輸。

3

之後莊熊羆說:「臨晉縣百姓希望穿鑿洛水灌溉重泉以東的一萬多頃鹽鹼地。如果得水灌溉,可以令畝產達到十石。」於是發動士兵一萬多人穿鑿水渠,從徵縣引洛水到商顏山下。洛水兩岸容易崩塌,於是鑿井,深的達到40多丈,沿途一路挖井,井下相通走水,水往下流穿過商顏山,東到山嶺十多里路。井渠的產生就從這裏開始。

穿渠時候挖到龍骨(恐龍化石),所以取名叫龍首渠。開鑿了十多年,渠水還通暢,但灌溉的效益不大。

龍首渠讓我想起了紅旗渠、南水北調。

五千年治水,每一滴都是華夏民衆的智慧血汗結晶。

打完,收工。

明天,繼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