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布魯克林有顆樹》筆記

這是一本關於生存、自尊和女性成長的書,講述閱讀如何讓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講述知識如何改變人的修爲與命運,講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撐孩子實現夢想。

文中充滿着溫暖、陽光、感動,弗蘭西一家人平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被作者娓娓道來,一家人生活清貧卻互相關愛、理解,對生活從不抱怨、積極的生活態度令人感動。

《布魯克林有棵樹》是美國作家貝蒂·史密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43年。

該小說講述生活在美國貧民區布魯克林的小女孩弗蘭西,在成長過程中飽經家庭的不幸,同學的歧視和社會的不公。

她從貧困的家庭中艱難地成長,憑藉堅韌不拔的意志朝夢想奮起直追,終於走出貧民窟,考上大學。該小說突出平凡人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坦然面對生活的苦難。

內容簡介

11歲的女孩弗蘭西生活在布魯克林窮人區,和其他布魯克林小孩一樣,她和弟弟尼雷會在外面撿些布頭、紙張、金屬、橡膠等破爛,每逢週末,她就和弟弟一起去垃圾站賣掉他們撿來的垃圾,換得幾枚硬幣。她熟悉每一種廢品的價格,也知道如何買到廉價的發黴麪包。

一心想成爲作家的弗蘭西天生喜歡讀書,逮到什麼讀什麼:經典作品她讀,垃圾作品她也讀,連時刻表和食品店的價目表她都讀。

每週弗蘭西都會請求圖書管理員給她推薦一本好書,如果圖書管理員能微笑一下,或是說句友善的話,弗蘭西就很開心了。

她愛圖書館,也希望圖書館的管理人員能讓她欽佩,可惜圖書管理員總想着別的事,不大喜歡小孩兒。

弗蘭西一直想擁有一本書,實在不行抄寫一本也行。她發誓長大後努力工作,好好存錢,將自己喜歡的書全都買下,這個想法對於她來說是個巨大安慰。

每個週末,她都會拿着一本書,獨自在家,邊讀書邊快樂。

弗蘭西的書讀完的時候,爸爸也回來了,弗蘭西一邊幫爸爸熨衣服,一邊和爸爸聊天。弗蘭西的爸爸是個一無是處的歌手,經常喝得醉醺醺的,但她還是很喜歡爸爸。

在她的眼裏,爸爸帥氣瀟灑,比別人的爸爸都要優雅,風度翩翩。

弗蘭西的媽媽靠擦洗地板和當看門人維持家用,她是全家的經濟支柱。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得好一點兒,她夢想着能供養兩個孩子上大學。

她的外祖母沒有文化,連字都不識,卻建議弗蘭西的媽媽給自己的孩子讀《聖經》,讀莎士比亞,講述民間故事和童話,好讓孩子雖然處於困境當中,也不至於沉淪。

弗蘭西姐弟在物質上幾乎一無所有,卻意外地擁有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弗蘭西跟爸爸親,跟媽媽疏遠,但最瞭解女兒的,卻恰恰是這位母親。在生產第三個孩子幾乎要死掉的時候,母親吐露了心聲,說兒子本來不喜歡讀書,如果停他的學,他永遠都不會再回去;而弗蘭西不一樣,她會拼,會鬥,她還會回去的,就如同太平梯那裏的那棵天堂樹。

弗蘭西在艱辛的生活中品味着成長的種種無奈:家境的貧窮、同學的歧視、社會的不公……然而她始終像那棵長在水泥地裏的樹,奮力成長,堅韌不拔。

弗蘭西帶着自己的夢想,從書中如飢似渴地汲取知識。幾經周折,她終於得以進入大學的校門,離開了熟悉的故鄉。

創作背景

作爲20世紀早期的德裔移民後代,史密斯成長於紐約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因爲家境貧寒,她的童年生活充滿了艱辛,十四歲便輟學去幫助母親維持家庭生計,做過小工、“花枝工”、收銀員等諸多工作。

這段苦難的經歷後來被她記錄在《布魯克林有棵樹》中,小說主人公的生活,正是基於她自己的成長經歷寫成的。

早年,史密斯靠自學完成了初步的知識積累,與第一任丈夫分手後,進入大學學習新聞、戲劇、寫作。

一個雨夜,去雜貨店準備買本平裝書來打發睡前時光的史密斯,發現了一本左拉的書,回想起他曾說過:

所謂充實的生活,就是養個孩子,栽棵樹,寫本書。

那一刻,四周寂靜下來,她想:自己養大了孩子,種過一棵樹,接下來該寫一本書了。

1941年,史密斯開始了小說的創作,兩年後,《布魯克林有棵樹》出版。

人物介紹

弗蘭西·諾蘭

小說主人公,愛爾蘭—德裔小女孩,出生於一個普通、清貧的家庭。父親性情溫和、多才多藝,深愛着女兒,卻沒有養家餬口的能力。母親堅強、精明、勤儉持家,卻將大部分的愛傾注在弗蘭西弟弟的身上。

他們苦苦掙扎在社會底層,生活雖然艱苦,但母親的那份尊嚴和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深深地影響了弗蘭西,她始終抱着堅強的生存意願,如飢似渴地汲取知識,幾經周折終於邁入大學校門。

最後她即將離開故鄉時,從小生活其間的布魯克林已經紮根在她心裏。

瑪麗

祖母瑪麗是一位聰慧和善的女性,她雖然一字不識,卻知道一千多個民間故事傳說,“她知道人類所有可憐的弱點,也知道各種殘酷的力量”。

文化知識的欠缺絲毫不會減弱她對孩子的疼愛,丈夫使用德語進行打罵,面對暴怒的丈夫她選擇謙卑隱忍,爲了孩子的心靈不受到傷害,特意囑咐孩子不要接觸德語。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在成長小說中,常被突出的是主人公在接受教育和完成各種考驗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對社會、道德、情感和自我的認知,逐漸發現或接受自我身份和生活現實,最終達到從少年到青年的轉變。

顯然,《布魯克林有棵樹》有些例外,生存的本能釋放,弗蘭西選擇的是承擔,而不是逃避。

弗蘭西當時還沒有接受校園教育,她身上承擔的氣質來自於從德國移民到美國的父母,也來自於貧弱的社會環境。

平緩的節奏貫穿了小說始終,字裏行間沒有對現實的抱怨,沒有不滿和憤礴的氣息,有的只是對於現實的樂觀應對。

弗蘭西乃至整個家庭都在爲生活得更富有而承擔着來自於貧困生活的考驗,他們堅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承擔他們的生活。

弗蘭西承擔了那個窮困時代不可避免的生活磨礪,幼小的年紀和堅韌的性格,讓人讀起來心湧感動。

相對於現代主義文學剖析人物心理活動和精神世界,《布魯克林有棵樹》關注於小說人物的行爲選擇和行爲方式,迴歸於人的本我和生命存在的客觀本身。

困境時代的生活該如何面對,該怎樣生活,弗蘭西已經給出了詮釋,平平淡淡,坦然面對,沒有虛妄,踏踏實實,執著追求自己的夢想。

藝術特色

《布魯克林有棵樹》的節奏平順舒緩,沒有大的波瀾起伏,平淡到毫不出奇,但是文字把握上簡單、一點也不花哨。

《布魯克林有棵樹》這本書的書名一語雙關:

一方面指書中提到的天堂樹,這種樹是唯一能在水泥地裏長出來的樹。不管它的種子落到什麼地方,它都會長出一棵樹來,向着天空努力地生長。

另一方面象徵着主人公弗蘭西所具備的一種精神,一種熱愛生活、樂觀向上、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精神。


原文摘錄:

活着,奮鬥着,愛着我們的生活,愛着生活饋贈的一切悲歡,那就是一種實現。生活的充實常在,人人皆可獲得。

人老了並不是多大的悲劇。除非世界上就他這麼一個老人,那樣的話,人老就是悲劇。可是他還有別的老人陪他。老年人並不是不開心。我們想要的東西,他們不想了。他們只想暖和,想有口軟軟的東西喫,然後在一起回憶往事。

所謂充實的生活,便是“養個孩子,栽棵樹,寫本書”。

想象力是無價的。孩子得有一個隱祕的世界,裏頭住着從來不存在的東西。她得相信,這很重要。她先得相信這些不屬於人世的東西。這樣一來,等世道艱難了,孩子就可以回去,住到想象裏頭。

我想緊緊擁住某個人。我需要的不止是這樣的擁抱。我需要有人來理解我此時的感受。理解應該是這種擁抱的一部分。

人接受教育也包括適應新環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