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舊事,學飲酒(23)

人們常說,小酌怡情,酒醉傷身。世上的任何東西都有正反的兩面性。對於世間的任何東西,什麼時候,都不要一票否決,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比如說酒這種東西,它存在的歷史恐怕比中國的朝代史還要久遠得多。在近代出土的各類文物中,酒器就佔居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酒本身確實是十惡不赦,那歷史早已經把它淘汰出局幾百次了。當然,酒也的確有它的副作用,酒後亂性,酒後吐真言等等,就像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一樣,對於酒這種東西,也同樣不能全盤否定。

記得第一次醉酒,當年喝的還是是紅酒。紅酒是對葡萄酒的暱稱。通常紅酒醉人如同紅粉佳人,由於它的色香味不像白酒那樣辛辣而且富有刺激性,醉的快,醒來的也快,而紅酒給人的感覺,就是似酒非酒,濃而不烈,細細品味,綿綿悠長,不知不覺中就會酒不醉人人自醉了。即便是真的喝醉了,也渾然不知。我的第一次醉酒就是因爲不經意間就喝多了,而且是葡萄酒,而且還自以爲沒有醉。

記得有一年。還在某大學學習期間,趁着某個週末的晚上,邀請同寢室的一位同學到學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館喫飯,順便要了一瓶啤酒,然後又叫了一瓶七百五十毫升的葡萄酒,可能是長城葡萄酒吧,時間久了,也有點兒忘卻了。我們兩個人邊喫飯邊你一杯我一杯的喝着小酒。在不知不覺中,飯喫完了,兩瓶酒也下了肚。開始我還擔心那個同學喝多了,因此,就扶着他回到了寢室。結果是往牀上一躺下,我就情不自禁的開始了對地廣播,順便也把那位同學折騰的一夜未眠。好在,那天晚上除了我們兩個外,別無他人,週末嘛!

我原本是滴酒不沾的,甚至連汽水的味道都享受不了的。其實說起來,開始學會飲酒,還是在老師的親自教育下學會的。那是許多年前的一個晚上,老師打電話說,你來我這裏一下,有事兒找你。老師有事兒,哪能有不到的道理?當我騎車到了地點的時候才知道,其實就是幾個同學一起喫頓飯。當然,喫飯時,喝點兒酒也是必須的。我也是事先表明。本人的確不會喝酒的實際情況,然而,老師卻說,沒事兒,你不會喝,輪到你喝酒時,老師替你喝。就這樣,在老師一杯酒一酒的替我喝的時候。慢慢的就被誘導着也時不時喝一點兒。幾次循序漸進的同時,後來就可以喝上一點點了,還好,只是一點點而已。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抓半句多。其實說的就是中國人的交際文化,酒,它作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介,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小酌怡情,且儘可能少的一醉方休,斗酒詩百篇可以,且不可酒後失德而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愛,是酒,怨,也是酒。愛恨情仇,是愛喝酒人永遠醒不了的美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