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现身合肥分享发现数学之美 点赞中国科大年轻学子

一提到数学,可能很多人会紧张。就在上周末,来自国内外的数学家们聚集合肥,在2020年世界华人数学家联合会(ICCM)年会上探索并传递“数学之美”。12月27日,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也现身年会现场,为年轻学者颁奖,并主持学术讲座。在会议间隙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时,丘教授表达了对合肥以及中国科大年轻人的赞美,并分享了自己对如何培养数学人才、发现数学之美的看法。

>>>>

点赞中国科大年轻学子

世界华人数学家联合会(ICCM)于2020年12月27日至12月29日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第四届ICCM年会。本届年会由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和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联合主办。

27日,第四届ICCM 2020最佳论文奖在合肥颁发。在一个半小时的颁奖典礼上,这位70岁的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几乎站满全场,颁奖、宣布名单、与得奖的年轻学者合影。紧接着,又有多场学术讲座等待他来主持并出席,抓紧时间与国内外数学家和年轻学者们共同探讨数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28日,丘教授还要去中国科大给学生们做一场报告。

丘成桐现身合肥。

其实,这不是丘成桐第一次来合肥。几乎在去年同一时间,他受邀访问中国科大做客“大师论坛”,以“数学历史大纲”为题为全校师生做精彩报告。与上次报告的主题不同,这次报告主题对普通人来说依然不是那么好懂 — —广义相对论框架下黑洞的存在性。黑洞也是他研究了几十年的课题。

“其实去年的题目也不算通俗,今年的更是如此。但是我想,对做数学和物理的研究生来说,做一些有科学内容的演讲,是有意义的。”现任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的丘成桐如是说。

这次来到合肥,行程很满,丘成桐告诉记者,他对合肥印象不错,尤其是这里的年轻人。“通过举办的大学生数学竞赛比赛,我也观察,中国科大一路以来的表现都不错,得奖人数比较靠前。”不仅如此,他也邀请中国科大老师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访问,一直有互动交流。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这些年,丘成桐十分关心数学教育,他领导举办了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创办了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还在国内出版了《微分几何》《调和映照讲义》等专著。他说,自己做这些工作,就是为了给中国培养数学人才。他还透露,未来他们还有一些计划专注数学科学人才的培养。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是这位著名数学家经常回答的问题。他很喜欢用自己老师陈省身先生的话来回应。“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以前有人问陈先生,数学有没有用?当时陈先生回答,数学是没有用,但是你没有数学成不了一个现代社会。”丘成桐教授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大数据基本都是数学的应用,在任何一个有科技水平的国家,数学都是最重要的。

对于怎么培养出好的人才,他也有自己的看法。“陈省身先生他们都是一代大师,传承了好的东西给后辈来学,我们还是要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做得好。”丘成桐强调,对于学生们他也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去带领和教导他们。“很仔细地去牵着他们的手是不好的,我会跟他们讲大方向,希望他们走出自己的路来。”而在培养数学人才的这个过程中,丘成桐认为师资是最要紧的。“好的老师才能带出好的学生。所以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花精力去培养优秀的老师出来。”

他时常会面对很多家长询问如何教孩子数学。在他看来,家长们同样要学着放手。“孩子们要多学、多问、多念书、看书。家长参与太多也不是好事情,还是应当让孩子建立自己的兴趣。”

有了解才能体会数学之美

被问及学数学是不是要有天赋,丘成桐的回答依然是兴趣, “其实能考上不错的学校,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天赋,看你自己的决心和恒心,有兴趣才会去做。”

而他自己却是一位让人艳羡的数学家:22岁博士毕业,25岁任副教授,27岁攻克世界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他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在1982年度荣获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不过即便如此,丘成桐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天才, “大家都不是天才,只是在这个领域感兴趣的踏实做研究的数学家”。很多人并不清楚,1976年,27岁的丘成桐在攻克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其实花了六年时间。对于许多艰深的数学问题,丘成桐也思考了很多年。

在漫长的研究中遇到困难怎么办?“那就慢慢一点点去解决,踏实去走,数学没有快的方法。”丘成桐告诉记者,数学科学不是为工程技术服务而发展,而是有自己的生命力,探讨的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真理,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当很多人感受到数学的艰深时,仍有很多人看到了数学之美。当谈及自己心中最美数学公式时,丘成桐的答案并不唯一。“很多重要的,经常用的公式在我心里都很美。”而如何去开启这段美好的历程,丘成桐打了个比方, “国画、油画为什么会美,随便问个小学生可能看不出来,但是你熟悉之后,就能看出来它的表现方法在哪里。所以数学也是一样,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体会到。”

—THE END—

编辑 ∑Gemini

来源: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文章推荐

小学数学与伽罗瓦理论的一次奇遇

为什么要学数学?因为这是一场战略性的投资

关于投资的12个数学原理

顶级数学家如何做数学?当代大师阿兰·孔涅的探秘之旅

耶鲁大学教授给研究生的一些忠告

数学竟然可以如此美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