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辯證唯物主義下的金融業發展的思考*

歷史辯證唯物主義下的金融業發展思考*

 

 

摘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金融是人類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金爲黃金,融意味着分開流通之意。金融不是純主觀知識體系,而是基於客觀經濟規律的產物,是在不斷的金融創新和協調金融風險的矛盾中逐漸完善。本文辯證的思考了在金融風險和金融創新這一對矛盾又對立統一的轉化過程中,金融業實現了從定性發展到定量的過程。關於當下和未來,尤其是在金融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的加成下,金融將向何處去,本文進行了構想和具體的闡述和討論,並針對一些會存在的客觀問題,進行了反思和建議。金融的每一步大的發展都是在矛盾和危機之中平衡的藝術。

關鍵詞:風險與創新;發展史;金融;人工智能

 

一、金融簡述——社會活力的調節者

金融,意爲黃金的流通和交易。銀行借貸存儲,公司的上市併購,央行的貨幣發行,匯率調節。這一切經濟活動都是金融。如果說實體經濟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那麼金融則爲實體經濟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資金和支持。 

沒有實體經濟也就沒有虛擬經濟,實體經濟是保持整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爲什麼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會逐步走向產業空心化,又逐步進行製造業的回籠。而金融作爲衍生物,給經濟社會帶來無限活力,在現代經濟中是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槓桿。 

  • 金融發展歷程——在繁榮和危機起舞

金融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前古巴比倫以及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寺廟的放款業務。公元前5-前3世紀,在雅典和羅馬都曾出現過類似銀行的商業機構。經過梭倫改革,雅典在公民間建立了一個紡錘形社會,在相對公平的體制下,人類社會展開金融之旅,造幣制度的出現說明着國家日益依賴市場,刺激市場發展,通過貨幣控制市場運作。而羅馬奉行金融體系和政治制度高度結合,出現了以“公衆團體”形式的股份制公司,納稅人供養軍隊,進行公衆建設,在擴張中股民共享收益。此外,羅馬改良貨幣,通過信貸組織增加虛擬貨幣。而貴族在日益的聲色犬馬中走向膨脹,無視社會規則,甚至法律。帝國晚期產生了信貸危機,在一次大通膨當中,羅馬的輝煌戛然而止。

我國古代國家財政部門向民衆發放短期貸款;應對財政危機的方法是利用通貨膨脹,而不是將支出轉到未來。而一些研究說明,近代中國沒能像歐洲一樣快速發展,可能和金融有關:中國很少用有組織的方式,來將個人投資者的資本和有技術優勢的企業聯結起來,在中國曆朝歷代末年常常是伴隨着財政貨幣政策運轉不靈帶來的政府垮臺。

與之對應的西方中世紀時期,出現了最早的金融組織,聖殿騎士團,商人們通過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存入和取錢,實現了遠距離匯款的需求,而聖殿騎士團由此逐步發展出來了其他金融屬性,爲王室徵稅,跨期流轉,甚至交易封建權利,如封地的再分配,這爲日後歐洲的金融體系奠定基礎,而聖殿騎士團的毀滅也充滿了金融危機的悲劇色彩,由於聖殿騎士團在當時金融圈舉足輕重,富甲天下,經常發放衆多的高利貸,並且作爲各方勢力的債權人,成爲其毀滅的主要原因,由於法王和主教的羨慕和嫉妒被按上了異端的罪名,在各大勢力的聯合絞殺下逐漸沒落。

近代金融業,發源於歐洲的貨幣兌換業和金匠業,第一家銀行出現在意大利,16世紀金融中心轉移到荷蘭。近代金融起源於海上貿易,跨國的航海公司爲了補償投資者需要長期資本投入,規定投資人持有的股份可以自由交易——股份自由流通這一金融創新是對於資本鎖定的補償。

在股份可以自由交易後,投資由原來的關注長期資本回報,變爲了實時監控資本市場、成爲了一種短期賭注。公司系統由以往被商人控制、依賴於排他性貿易特權,轉變爲由多元化、渴望通過專利一夜暴富的投資者提供無限的資本。

跨大西洋貿易的繁榮引發了對其的過度期待,導致了18世紀的股市泡沫。19世紀金融中心逐漸轉移到英國。金融中心的轉移,與工業革命是密不可分。。進入了19和20世紀以後,跨國持有政府債券導致了殖民化問題(借款者是一個民族國家、貸款者是擁有龐大現代軍隊的國家,後者可運用債務與資本市場的力量削弱前者的主權)。而全球市場對全世界的投資者廣泛開放時,其分散產生了一種平等主義——理論上世界上所有資產會被所有投資者以相同比例持有。而過度的金融開放,一個地方的危機就可釀成席捲世界的海嘯。

1987年席捲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美國紐約股市的暴跌引發了大洋彼岸東京和倫敦股市的哀鴻遍野,倫敦的市場指數滑落大幅跳水,打亂了政府進程。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席捲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席捲世界主要金融市場,釀成了深遠影響。

從某種程度來說,千年以來,金融業的發展就是一部創新的歷史也是一部風險的歷史。金融創新在規避和轉移了現有的風險的同時,實際上卻創造了新的潛在的甚至更大的風險,如把風險從一個實體轉向了另一個實體,從一種風險轉化爲另一種風險。而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歷次的創新和風險的轉化,都有可能引發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風險。

 

  • 風險與創新的辯證關係

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辯證法是一切運動最普遍的規律,金融業的風險與創新是一對對立統一規律,金融創新目的是爲了規避一些金融風險,使得資金資源得到更充分的調用,而金融創新當遭遇各色金融組織,市場,當與實體經濟出現嚴重的偏離之時,便會容易引發風險。金融的創新會增加金融風險的不確定性,制度和組織的變革和創新都會帶來利益的重新分配,市場中的逐利者在謀求利潤的過程中瘋狂進行非理性交易,信息不對稱的投資者被中間商有意無意的矇蔽,而跟風交易者在這趨勢上推波助瀾,這都會觸發新的風險。

此外,金融的創新會使得金融風險的影響更加深刻和影響面廣,由於資產證券化,使得各行業各種領域的資產證券化,金融產品的上下游會有其它各種各樣的產品,一旦違約造成,風險的傳導效應和雪崩效果,會使得量變積累引發質變,甚至會造成行業的崩盤,政府的垮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甚至是經濟大蕭條。

但是不可否認,金融創新能夠降低資產的流動成本,減少信息的不對稱,對於投資者來說能夠降低摩擦成本,能夠推動資金的流動和再生產,極大提高了金融的效率,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具備積極意義。

而金融風險對於金融創新也是雙刃劍,金融風險會增大阻力,使得金融創新更加困難,如網絡銀行,P2P,由於潛在的金融風險,使得政府的高壓監管,難免會阻礙積極的創新能量。但金融風險的積極指出在於,金融風險的暴露,能夠爲下一步的金融創新提供基礎,根據唯物辯證法,矛盾的普遍性,金融風險在客觀上是無法消除的,我們可以做的只有通過發揮金融創新的主觀能動性,有效降低,規範和轉移金融風險。

  • AI時代的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

支付寶的橫空出世,短短數載,世間千年,從我國金融行業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當前習以爲常的事情也方纔普及了四五年時間。

《消失的銀行》這本書成書時間在2015年,在這本書中,筆者提到,給未來的零售銀行的選擇只有接受顛覆或者迎接毀滅。未來,銀行服務將會無處不在,消失的銀行描述的是一種情景,銀行的業務由新型的金融科技公司所取代。金融科技時代的降臨,將會結束傳統零售銀行時代,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支付,存款,貸款等資金管理業務會被極大的改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走向,我認爲是人工智能(AI)融入金融業的方方面面,但總體仍然離不開人的重要決策和高層構建。

金融創新

目前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運用主要包括金融風險防範、金融服務優化、投資顧問、交易預測等方面。

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機器學習模型以及專家系統和混合智能等應用廣泛。機器學習可以識別非線性的高維度的數據關係,它主要運用在預測和評估風險上;專家系統儲備了大量的專業知識,模擬人類專家的決策過程,去解決一些之前需要人類專家處理的複雜問題,它現在還不夠成熟,但在預測和管理風險上具有良好的前景;混合智能是指爲了克服單個系統的缺陷,混合使用至少一種智能技術或非智能技術,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

在優化金融服務方面,人臉識別技術提高了身份認證問題,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優化了客服流程,推薦算法優化了貸款中的人力成本,圖像識別技術改進了原本的非結構性文本,推動了數據電子化和數據分析流程。

在投資顧問方面,主要是金融機構可以爲客戶提供基於算法的在線資產管理和投資顧問服務。相較於傳統的投資顧問,人工智能投資顧問具有量化投資和主動投資的特點。客戶可以直觀的查看各投資方案的數據來源、收益預測等數據,然後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進行選擇。智能投資顧問是一個複雜的人工智能系統,在數據積累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學習來完善運行模型。

人工智能金融的風險

人工智能金融風險主要集中在算法故障,市場趨同,信息安全幾塊。

人工智能的算法交易程序發生錯誤或故障,可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如2010年,美國股票出現“閃電崩盤”,使得騎士資本在半小時內損失4億美元的事件,就是算法交易程序發生錯誤導致,再如更早的光大烏龍指也是類似的原因。此外,由於人工智能算法是從海量的數據和人爲設計的標籤之中學習出來的,由於人會具備感情的偏好以及人性的弱點,訓練的人工智能可能在未知的情況下會做出造成很大損失的選擇。

在金融交易方面,如果交易算法的趨同性,當遭遇市場黑天鵝或者結構性風險時候,交易算法之間的相互踩踏會造成極大的市場風險,這有可能對金融市場的良好運行帶來很壞的影響。

在信息安全方面,也存在許多挑戰。一方面,對於金融機構,在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信息的採集和積累大部分都是基於互聯網的,但是互聯網環境存在許多安全漏洞和隱患。尤其在金融領域,資產聚集,不法分子通過對金融相關通信和基礎設施進行攻擊,可完成轉移資金等非法行爲。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是基於大數據和各種智能算法的機器學習,需要通過數據的收集、積累、分析來提升自己的智力,不僅採集的過程很可能侵犯到客戶的隱私,而且被黑客入侵,很可能會導致客戶信息泄露,讓客戶面臨騷擾,甚至危害其財產乃至人身安全。

在監管方面,人工智能對金融行業的改變可以說是顛覆性的,傳統的金融業務的行爲模式在人工智能發展的衝擊可能發生巨大變化,對於監管部門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比如出了問題如何溯源,如何界定責任,事後的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 人工智能金融的政策建議

金融+AI是順應時代潮流,切不可因噎廢食,政府各個部門應該加大投入,搶佔賽道,構建壁壘,傳統金融機構應該積極主動佈局,主動迎接挑戰,做自己的顛覆者。

在金融監管方面,人工智能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手段,傳統的監管模式很難適用,金融監管者的監管模式和手段要與時俱進。金融監管部門也應該積極引入人工智能,加強和相關企業院校的合作,增強智能監管體系的研發,未雨綢繆,提升效率。

在交易規則上,可以做適當的改變來應對因爲人工智能程序錯誤或故障問題給金融市場帶來的波動。比如,在確定因爲程序錯誤或故障問題引起交易問題後,可以予以撤銷或部分撤銷。美國《國家證券交易所規則》已經頒佈了類似的條例,但國內暫時沒有。

在信息安全方面,國家要加強對投入,出臺相關減少網絡安全風險的措施,力爭做到知識產權、能力水平、供應鏈和發展自主可控。

在客戶隱私方面,國家要建立健全隱私保護相關法律,加大相關教育,提高公民的隱私保護意識。金融行業也要完善隱私保護制度,加強行政監管,明確金融機構的隱私運用權限、信息安全保障和告知義務。

此外,就業方面,政府應該及早佈局,培養需求的人才以及對於因爲行業發展導致結構性失業的勞動力的安置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