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科研人員成長道路的思維定勢

《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2020年第10期卷首語,作者:包雲崗

2019年10月,李國傑院士在《中國科學院院刊》發表了《新時期呼喚新的科研模式——中國70年信息技術發展的回顧與思考》一文,指出70年來我國已形成一些較爲固定的科研模式,對我國科技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在新時期反而成爲了思維定勢。因此,新時期需要打破一些思維定勢,呼喚新的科研模式。

科研人員的成長道路便受到思維定勢的束縛。很多人往往會陷入這樣一種職業發展定勢:多發表論文—爭取“四青”—爭取基金重點—爭取省部級獎項—發表更多論文—爭取“傑青長江”—爭取國家級重點項目首席—爭取國家級獎項……在這種思維定勢下,科研似乎就只剩下“華山一條道”了,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國內各類評審出現非良性競爭。

打破思維定勢,就是要解放思想。科研人員成長道路應該是多元化的,不是“自古華山一條道”,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以發表論文爲主的成長模式也許是中國科技發展過程的一個必經階段,但不能顧此失彼,忽視甚至摒棄其他成功的模式。新中國成立以來,以“兩彈一星”爲代表的國防軍工事業一直是科研的重心,最近十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19位老一輩科學家中有9位與國防科技相關,人們記住的是他們解決了國防事業中的技術難題,而不是他們發表過什麼論文。

如今,中國科技發展進入新時期,賦予科研人員更多新機會,因爲中國有更多問題的解決亟須科技創新。“面向國際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當今中國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這也需要多種科研模式的組合,需要多元化的科研人才。具體到一個人、一個團隊時,又該如何選擇?

評價與評估機制是科研指揮棒。一方面,現在的評價機制確實還不是那麼多元化,甚至有些“一刀切”。另一方面,雖然國家出臺了一些政策支持多元化,如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會面臨國有資產流失、經費公私不分等各種顧慮與掣肘。

要改變這種局面,政府在評價機制上能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34位獲獎人中,面向經濟主戰場類科研工作的獲獎人僅有王選、閔恩澤與徐光憲三位。事實上,解決中國產業需求的科研工作和國防軍工類科研有相似之處,有時不一定能被國際學術界認可,不一定能發表國際論文,因此更需要得到國內評價體系的肯定,才能引導和鼓勵科研人員選擇這類科研。

科研人員也需改變“唯論文”評判科研工作的思維定勢,更重視原型系統、開源軟件等不同形式的科研輸出。科研人員就是科研評價體系中的評審主體,只有自己先改變理念,才能欣賞和支持選擇不同道路的科研人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