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3《東北遊記》【美國】邁克爾·麥爾

前言:2020年9月來到東北,開始兩年的學習生涯。本着應該對自己長時間停留地方多一些瞭解的想法,便開始輸入一些東北的關鍵詞,尋找一些相關書籍,從不同角度對這個帶有濃濃日俄風情的地區加以認識和了解。

正文:《東北遊記》的作者是美國人Michael Meyer,他的中文名字是梅英東,當然他更喜歡別人稱呼他爲麥爾。1995年,麥爾作爲美國“和平隊”志願者第一次來到中國四川省教授英語。兩年後他搬到北京,在北京的國際學校遇到了他的妻子“丹”(英文名:弗朗西斯)。他的妻子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大荒村,即這本書中大篇幅提到的那個村子。作者麥爾來到妻子的出生地生活了三年多,寫出了這本書,其實它不是遊記,而是一部調查詳實、內容豐富的社會學研究。麥爾感慨農村的美麗景色,而妻子“丹”卻表示,外人看起來美麗的村子對村裏人來說單調艱苦,大家都想着去外面去城市過好日子。這恰恰印證了那句話,“農村對於不生活在農村的人才是浪漫的。”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In Manchuria:A Village Called Wastelan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直譯成中文則是《在滿洲:大荒村和中國農村的轉型》,而中文版定名爲《東北遊記》。如果將這兩個版本的中文名字結合起來看,就是這本書的大體內容:一部分是通過藉由描述大荒村來闡釋中國農村的轉型,另一部分是通過遊歷東北地區的遺址來講述東北的歷史。兩個部分鬆散的交織在一起,以麥爾對東北的愛爲粘合劑糅合起來。

作者沿着鐵路走訪了很多東北城市,瀋陽、哈爾濱、大連、吉林、長春、滿洲里。雖然也走訪過這些城市,但是時間緊湊的原因,沒有給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只記得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項目很多,長春的僞滿皇宮溥儀曾經住過,大連的星海廣場面積很大,瀋陽的火車站具有濃濃日系風。

相比之下,麥爾去走訪的地方都是中國人忘得差不多了的地方,他卻覺得東北處處都隱藏着舊日的靈魂,伸手即可觸摸,只消我們費些功夫去尋找。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柳條邊。一提到屏障,我們第一反應一般都是長城。但書中卻提到了清朝的另一個屏障—柳條邊。不同於長城,這條滿清政府修建的屏障,是用土築起來的壕溝,沿着壕溝種植柳樹。滿清政府修築這個防線是爲了隔離漢文化,進而更好的保留滿族文化。隨着清朝的日漸式微,清政府債臺高築,剩下最大的資產就是土地。於是開放柳條邊,允許漢人去東北發展。柳條邊逐漸棄用,如今蹤跡難尋。麥爾在書中記錄自己尋找柳條邊的過程可稱得上傳奇經歷,在數度遭遇挫敗之後,找到了柳條邊所在,但僅留的也只是一些壕溝,難以窺見當年的景象。

東北地區受地緣政治影響,一直是多種文化歷史交匯的場所,從滿清、沙俄、日本、北洋軍閥、滿洲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哈爾濱不止有現在的冰雪大世界,還有猶太新會堂,這裏一度時近代遠東最大的猶太人活動中心,被稱爲“東方小巴黎”。對於東北的歷史,如今的年輕人也知之甚少,部分是由於根本不敢興趣。這也就能解釋爲什麼反而會是一個美國人抱着如此大的興趣來講述中國東北的歷史。他不僅對荒地村的前世今生感興趣,還對東北往日遺蹟的歷史感興趣。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歷史都被人們遺忘了,麥爾經過很多的博物館和遺址都被官方冠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名稱而向大衆開放並且承擔教育下一代的使命。但是讀了麥爾的這本書,聽美國人詳述的歷史,就會發現我們教科書上的歷史是扁平化的,是死板且不帶一絲生動的。漸漸的我就發現單一視角看歷史會帶來很大程度上的盲視。長期秉持單一的、固化的視角看待問題,放棄思考的能力,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麥爾的書裏沒有出現對東北傳統文化的批判,也沒有對東北經濟衰退進行分析。書裏大量的篇幅都是寫東北農村和東北鄉親的真實故事。相比單純敘述民族、自由、民權等研究的學術型著作,我更喜歡從底層敘事。因爲我始終相信,任何一個思想乃至社會制度,它的根源都是底層的普通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