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重新成爲中學生

  假如我現在清空小學之後的知識,重新進入中學,我會怎樣?我能適應今天的競爭嗎?我會更喜歡今天呢?還是更懷念70年代的中學?這似乎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思想實驗。

        好吧,我這就開始。我和幾個發小一起進入了北理工的附中,漂亮的教學樓成排地矗立在校園內。一羣一羣的男女生穿着統一的校服,陸陸續續地進入教室,他們有說有笑。

  教幾何的陳老師在簡單的開場白後,就問:“哪位同學說說,什麼是數學?什麼是幾何?我們爲何要學幾何?”她叫起一位舉手的同學:“何平,那你就說說吧。”何平說,“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關係的學問,幾何研究後者,對培養邏輯思維很有幫助。”

      自從有了網絡,大家獲取知識的渠道大大拓寬了。陳老師補充說:“說得不錯,我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歐幾里得幾何是舶來品,在我們的文化傳統裏沒這東西。而它們基於公里的邏輯推演,是現代科學的基本範式之一。加上實驗,也許還有計算機仿真,它們組成了現代科學的三條腿。範式比刷題更重要,希望你們學完這麼課時能夠有深刻的體會。”

  儘管在內容上與我們七十年代的中學差別不大,但不僅深入,而且更加充實。趕上陳老師這樣的好老師,你還能獲得對科學基礎範式的理解。一個個生動的數學故事,融邏輯、歷史於一體,興趣盎然。

        其實,不少同學一隻耳朵裏很可能有無限耳機。遇到乏味課程,或太差的教學,“腦頻道”就切換到了網上的名師課。教育正在發生悄然的變化,“自主學習”對有眼光的同學,已經是常態。“網上的武當、少林…”隨你挑選,“教方市場”即將被“學方市場”擠佔。

  看上去蠻不錯的,社會進步如此之快,到底是好是壞呢?我們現在從高考的競爭視角分析做一點分析。

      一二線城市裏,大部分人都有大學上。畢業就失業也稀疏平常。看到高不可攀的房價,家長似乎比孩子更有學習壓力。他們認爲不進北清,也得進985,至少得保住211,否則就拿不到可以讓孩子自立的收入。學區房的價值就是這麼推高的,因爲升學是一種“流動”。有下家就好提價,不是嗎?

        學習已然不是“全民健身”,而是地地道道的“奧林匹克”。必須在高考中分出高下,如此慘烈的競爭,如何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呢?

  以下就是我的態度和做法,中學生要能發現自己的終身定位是不可能的。大學都是“通識教育”,何況是不成熟的中學生。

        我認爲應提升對網絡資源的發現效率,注重方法總結,有效刷題。避免“勤奮的懶惰”,就是那種把自己弄得表面很忙,卻失去了實際的訓練目標。

  學習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如今“契約化”程度隨城市化進程不斷成熟,交友、承擔一些社會工作,也是重要的社會實踐。挑戰自己對“機會”的把握,要知道,能力輸給機會今天越來越普遍。而把握機會需要什麼呢?親和力、勇氣、氣度(格局)…,還有正直、擔當和底線。也就是對“本我”要有一定的自律,對超我不免“磨去”一些天真。

        青春期必有躁動,可能會遇到心儀的女生。而對本我(本真)和超我(社會角色)的駕馭,有異性監督,只會表現得更加出色。

  如果還有餘力呢?就自然綻放好了,沒有興趣愛好,只會唸書,對不起自己的青春。

      冒險、挑戰老師的權威、做些出格的嘗試,這些都也未嘗不可。要是沒有脾氣,沒打過架,甚至沒紅過臉,那還是青春嗎?沒有逆商,哪來的勇氣。今天的社會,勇於嘗試實在太重要了,前提是學會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我的思想實驗沒有太具體的細節,可我知道,今天的學生比我那個時代更不容易。那時選擇不多,努力即可。如今受教育人數大幅增加,好的工作崗位將被AI擠壓。單靠努力毫無成算,不確定性無處不在。有能力拼爹的都未必能走多遠,自立相當難,可只有自立纔是衡量孩子教育成功的真正標準。

作者的分類作品鏈接:

西方文學速讀(空明連環畫)希臘神話

西方童話

中國古典文學

詩歌散文

數學文化

大衆科普

認知高地(思辨、時評和雜談)

配詩的書法和繪畫

原創小說

空明書評

影視品評

眼見與思達(遊記)

難忘的經歷

空明連環漫畫

以上是空明島公衆號分類入口,也可訪問

作者美篇的總入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