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与玫瑰》||真正美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让人忧伤

【齐帆齐微课】文:小小小无忧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奥斯卡·王尔德」

他是英伦才子放荡不羁的代表,从小有过人的自信和天赋,20岁时以全奖考入牛津大学。

他的文字唯美颓废,衣着精致考究,恃才放旷的表面下,却有一颗纯善纯美的童心,被誉为“ 童话王子”。

当他在文坛如日中天时,因一场同性恋控告案,被判入狱两年,声誉事业毁于一旦。出狱后流亡法国,抑郁而终。


《夜莺与玫瑰》故事简介

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跳舞,而她曾经答应过,只要他送她一朵红蔷薇,她就会同他跳舞。于是年轻人四处寻找。可是找遍了整个花园也没找到一朵,他心碎地哭了。夜莺知道了学生的烦恼,决心帮助学生。她用自己的胸脯抵着蔷薇刺,在月光下唱歌。蔷薇刺着她的心,她的歌声越来越高昂,最后蔷薇被她的血染红,而夜莺也死在高高的青草丛中。当年轻人发现那朵由夜莺心血染红的蔷薇,便拿着它送给他心爱的人。可是女孩却不愿意接受,而是更愿意跟送她珠宝的上校好。年轻人由失望、痛苦至愤怒,将蔷薇丢进了路沟,车轮碾过了美丽的花......

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对夜莺来说,她用生命换来的爱情理想被人践踏;对年轻学生而言,他付出了真心,却依然打动不了年轻的女孩。


王尔德曾经说: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另一个是得到了不想要的。这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却透露着王尔德对美的无限追求,不是不甘满足,而是在他的世界观里,美是不可占据的。


金句分享

无论什么地方,只要你爱它,它就是你的世界。

现世的担子太重了,不是一个人担得起的,人世的烦恼也太大了,不是一颗心受得了的。
能为一朵玫瑰寻死觅活的人必然也能冷淡地将玫瑰抛弃——可惜夜莺不懂,如同它不懂复杂的人心。
花的外瓣红如烈火,花的内心赤如绛玉。
真正的爱人多是痛苦的、沉默的。
爱果然是非常奇妙的东西,比翡翠还珍重,比玛瑙更宝贵。
如果你想告诉人们真相,请让他们开怀大笑,否则他们会报复你。
哲理虽智,爱却比她更慧;权力虽雄,爱却比她更伟。
美就犹如智慧一样,喜欢那些孤独的崇拜者。
我只求你做一件事,就是要你做一个忠实的情人

爱情这种东西,真的会一不小心让心心力交瘁,无所适从。

她是我的表妹,才十六岁。她实在是太爱他了,爱到失去了自我,甚至为了他割腕自杀。

因为一次同学聚会而认识了一个比她大好几岁的男孩子,从此就深深地陷入了对那男孩子的爱慕中,不能自拔,为此还荒废了学业,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有一次我还去她家和她一起住。本来睡得好好的,但是夜里她突然大声叫喊起来,接着就拿起了她床头柜旁边的小刀,当着我的面割腕了。

后来表妹被送到了精神医院,后面我听家里人说,表妹的精神有好转之后,她的家里人就把她嫁给了另外一个大她20岁的男人。现在也不知道她生活过得怎么样。

我有时候会自责,如果当初我对表妹多一些关心,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如果表妹的家里人能够对她多一点问候和关心,也能避免这些事情。

如果表妹能有一个好闺蜜,时时刻刻为她着想,她也许也不会这样。

但是她是不幸的,她不像安徽合肥这位想轻生的女孩子一样,遇到一个在她轻生时第一时间救下她,并且「暴打」她一顿的好闺蜜。这为合肥的女孩子是幸运的,虽然爱情让她遍体鳞伤,但是她起码还有闺蜜爱她,也还有她的家人爱她。

希望我表妹的生活能够过得好一些,希望这位安徽合肥的女孩子能够感受到闺蜜的爱,给自己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


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原来真正美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让人忧伤。


在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夜莺。它是善良的代表。虽然爱情的理想破灭了,但它依旧夜夜为爱情歌唱。它的出现就像一束转瞬即逝的烟花,虽然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它至少证明它曾经是真切的存在过。

爱情这个东西,用好了是解药,用不好,则会是害命的毒药啊!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30篇(1581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