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周鄭交質 聽史記故事,學大語文

小朋友們好!上一節我們講到,幫助周平王東遷的,還有一位鄭國國君,鄭武公。

平王任命鄭武公爲管理行政的司徒,來輔佐他管理國家大事。鄭國的開國君主鄭桓公,是周厲王的小兒子。

鄭桓公不僅是鄭國的國君,還是周王室的執政官,鄭國在諸侯中的勢力原本就是很大的。

後來鄭武公護送周平王東遷到洛陽時,連帶着自己的國家也跟着一塊兒全搬了,這份功勞當然是別人沒法比的。

周平王也沒有虧待鄭國,私下裏暗暗允許鄭國吞併了兩個小國。這樣,鄭國就在現在的河南新鄭,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跟平王的洛陽城離得很近。

周平王在位的時候,先任用了鄭武公,後又任用了鄭莊公。這父子倆邊輔佐周平王,邊對外擴張自己的土地,所以鄭國的實力和地位都越來越強大了。

這引起了周平王的嚴重憂慮和不滿,對鄭莊公產生了戒心。爲了遏制鄭國,平王本來想悄悄地把鄭莊公的權利分一部分給另一個人,這個人叫虢公。

但沒想到,鄭莊公很快就察覺了。他竟然當面指責周平王,說,你這麼做不對,還怨恨了平王。

軟弱的平王只好向鄭莊公再三道歉,向莊公澄清,但鄭莊公還是不依不饒。

周平王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讓自己的兒子姬狐到鄭國做人質,美其名曰去向鄭國學習治國的方法,是去遊學的。

西周歷經十二代帝王,從沒有過天子家的王子到諸侯國去做人質的。鄭莊公也把自己的兒子,公子忽送到了洛陽充當人質。

這在歷史上被稱爲周鄭交質,就是交換人質的意思。這個故事的背後,反映了歷史的變化。

東周時期,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的勢力一天不如一天。周平王在天子的位置上委委屈屈地坐了五十年,去世之後,他的孫子繼位,就是周桓王。

周鄭兩國之間的恩怨後來解決了嗎?下一節我再給大家講。最後,給你猜一個小謎語,


一匹馬兒兩人騎,

這邊高來那邊低。

雖然馬兒不會跑,

兩人騎着笑嘻嘻。 (打一玩具)


你知道是什麼嗎?

每天讀點史記,日積月累,博古通今。


小朋友們,再見!

謎底下期揭曉。

(上期答案:銀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