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两年半的一次覆盘

 

一、覆盘的目的

  今天是2021年1月30号了,时间过得真的是挺快的,转眼间就参加工作两年半有余了,回想起来其实感觉就是时间过去了,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没有记录,没有思考,这样就很难得到个人的成长和提升。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覆盘,可能一次覆盘不明显,但是多次覆盘,或者一直坚持下去的话,我也会相信会形成一个很好的一个思考习惯,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勇于去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学会总结,提升自己。工作这么久来也在网上看到过前辈们的总结以及对人生经验的分享。也有很好的文章阐述如何学习?也有不错的文章说如何去覆盘。其实回想起着两年半的工作经验,真的有必要做一次覆盘。这或许是我覆盘的开始,也希望自己能够及时覆盘,这样才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对思考进行升华,做更好的自己。这次覆盘主要是对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复盘,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

  其实我并不知道如何去覆盘,所以第一次应该是属于模仿的过程。希望下次以及后面能够有属于自己的一种方式,由于两年半的时间有点久,所以很多细节都描述不清楚了,所以所有的记录都是基本的一种回忆。

二、想想这些年的目标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当然我也不例外,还记得去年的年终总结和计划,很遗憾的告诉自己,好像基本都没有实现,所以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目标才对,目标太高完成不了,打击信心,太低太容易完成,丧失了兴趣。所以只有适合自己的计划或者目标,走自己认为对的路,坚持下去,一定会变得更好起来。

  这些年的学习目标很模糊,从毕业到现在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从来没有把目标分解,细化去一步一步的实现,也没有去好好的总结,也没有一个好的评判标准,所以也不知道自己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完成目标。这些年自己只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也有分歧。因为工作的原因,学习路线分到了两条路线,根据工作内容来就是走运维方向,根据自己目标来就是开发和架构方向,所以有时候这两者都在学习。所以一心二用都不怎么精通,这么说起来其实自己其实就是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在一段时间内只有集中精力的攻克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门知识,这样才能学得更深更好,问题也能考虑周全,处理的有条有理。----目标模糊

  对于工作上的目标:确实好像都没有好好的思考过,比如一件事情要做到什么样子,一个优化要做到什么程度,如果由我负责一件事情,我会怎么做,怎么做会更好。好像在工作上缺乏一些思考,虽然对于每一个本职内的工作基本都完成了,但是也不知道自己完成的怎么样,是不是还可以做得更好,在细节方式是不是更优,在全局方面是不是更加周到全面。对于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是继续运维还是做自己想做的开发,也有点拿捏不住。----工作缺乏思考

三、相关工作回述

1、负责zabbix的迁移
  300+台机器,负责一些item的监控和开发,培训文档的编写,批量操作API的开发。后期负责zabbix server的优化和维护。

  感受:毕业那会第一次听说zabbix,第一次听说监控,从零开始一边学习一边开发。都是在被指挥下干活,比如干这个,怎么干,一边理解一边尝试,很多都是干着重复性的活,当然弄完之后还是有所成就感,接触到了新的东西,也把整个zabbix的监控系统完善起来了。很多知识只有在不断尝试,不断去思考的情况下才能够做的更好,虽然网上也有很多的zabbix的相关知识,但是都不是很深刻,在做着一块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去思考,如何更有效的告警,一些错误通过重启可解决的问题,就使用zabbix监控并重启相关服务或者作业,还有就是如何降低监控开发的成本,开发一个脚本,通过配置相关参数,就可以自动监控所有相关需要监控的项。通过一波实践,写了一份培训文档。但是推广效果并不明显,其他组并不关注告警。后来负责整个zabbix的开发、运维和优化,由于公司网络限制问题,导致zabbix的微信告警有时候发不出去,后来使用haproxy对网络进行跳转。这一步开始对zabbix的整个架构更加熟悉,对公司的网络使用也更加的熟悉,后来就是遇到zabbix的优化问题,一个zabbix server的参数配置,一个是对item的设置,后来也由于zabbix使用的mysql压力大,导致zabbix server查询慢,最后做了mysql数据库的迁移。

  如上是整个zabbix的工作内容和感受,现在说说做的不好的地方。没有把zabbix技术传承下去,还有就是之前开发的批量操作的API没有好好整理,最后整理电脑,失踪了。前期对公司的业务和业务负责人不熟悉,所以在规划机器分组的时候没有规划好,导致后期监控有些混乱。由于公司机器很多都是混用的,所以在控制告警上没有控制的很好。还有就是推广的时候没有写相关的开发和配置规范,导致后期维护比较乱。目前还有些没有做的事情,就是对新来的机器没有一键部署zabbix agent的脚本。zabbix的监控其实是不够实时的。所以这是一个zabbix的缺点,有引进promethues+grafana做监控,但是这块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下,没有深入的去熟悉。对于监控这块没有很好的去深耕。这块可以做的事情可以有很多,监控在一个公司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块,主要可以用于提前发现问题,解决一些可重试的问题,对问题做好足够的防备措施,还可以做根据业务的场景做一些自启动的监控运维,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把繁琐的事情交给机器去做,这样能够适当的解放人工的运维和提高定位问题的效率。

2、数据和调度作业迁移
  刚来公司,被定位在大数据平台组待着,当时加上我也就3个人,直到后来变成两个人。我的导师安排我去etl组熟悉熟悉业务,在那边弄了快一个月,当时也算是了解公司整个etl的过程,从数据的来源,清洗,计算,落地展示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做了一小部分的开发,熟悉了一大波的刷数的感觉。当时因为新的集群和新的调度的网段和机器配置完全不一样,直接把数据迁移到了新的集群,还好当时的数据量是非常的小,现在数据也到了PB级别了,在迁移的过程中整天都是全选复制粘贴,真的 会怀疑人生。数据迁移采用了distcp,数据量不大,所以也会很快。最麻烦的是调度的迁移,迁移可能还好,主要还要做规整,很多命名的规整,脚本统一化,还有就是里面有很多的坑,比如一同事三千行代码的脚本里还调用了一个spark的jar包,当时并不知道有这样的坑,全靠两个集群数据的比较来确定是否正确,同时运行,发现数据有所差别,最后还是把jar包复制到新的hdfs上,配置好相关的路径。最后还辅助做了一波mysql的优化,统一了所有相关表的命名,存储过程等。

  感受:这个活做的时候真的是打杂的,天天覆制粘贴,但是也确实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个就是对数据的细心,第二就是找问题的能力提高的很快。第三,更好的熟悉了数仓的流程(虽然我们公司的很不规范),最近安排写了一个数仓的规范,分层建表等规范,虽然很多感觉这些都是一些杂活,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自己在写数仓规范的时候,熟悉了数仓目前的架构,数仓建设的步骤,分层的理念,维度建模和三范式建模等,使得自己对数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当时有机会接触mysql的优化,但是当时由于自己不是很了解,所以没有加入讨论,错过了机会。虽然后来自己很好的学习了mysql的优化知识,但是都是没有派上用场,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在做迁移的时候没有把脚本规范化,也没有保存下来。没有写好总结,没有做好记录。在调整的过程中,没有大胆的去修改其中的部分架构,选择了保守的方案(提供修改建议)。对于那么多的重复的复制粘贴,后期的刷数,切表等,没有写好规范,自己踩过的坑没有记录下来,很多新来的人可能会重踩一遍。

3、greenplum数据库的推广

  为什么要推广greenplum呢,我所知道的只是因为es的聚合能力比较差,刚好我们的业务场景是高聚合的查询,所以大佬们探索数据库,好像研究过好几个,比如tidb,最后选择了greenplum数据库作为替换es部分业务的技术。这个确定技术的选型我是没有参与,毕竟当时刚到公司半年,最后就是通知好好研究下greenplum, 以后准备推广。当时弄的时候greenplum6的版本还没出来,所以用了版本5。在greenplum的研发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前期对表的设计,建表参数如何选择,比如是否压缩,压缩率,追加表,还是堆表,行存还是列存。都要根据实际的业务进行测试并选型。还有就是如何设计表的分布键,这个很重要,决定后期数据是否分布均匀的问题,会影响到查询的性能。对生产环境的安装我没有涉及,不过测试环境是装了一遍,在刷数的技术选择了外部表的构建,把外部表创建好直接读取hdfs的目录,这样速度是很快的。后期主要负责的开发是整个调度流程的开发,以及一键刷数脚本的开发,这里使用了shell中并发跑数,提高了效率,还有就是后期的数据展示,前端sql的编写,以及对greenplum集群做了监控的开发,例如对其中的一些超时的查询监控并kill。在这整个gp的上线过程中,有函数,权限,业务方向拆表建表设计,以及greenplum集群优化没有去接触。整个greenplum的推广时间比较长,主要是涉及到公司各个部门的合作,其实从探索,集群安装,数据导入,前端sql、测试都是我们几个人弄。所以推广的速度也比较慢,一个以业务为主的公司,推动技术是真的比较难,除非业务人员是完全受不了,才会配合我们这群“程序员”推动技术。

   感受:这个greenplum的推广也是从头跟到尾,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需要引进一个新技术的时候,先要评估可行性,结合自己公司的业务场景,因为是真的没有最牛的技术,只有更适合公司业务场景的技术,在技术选型确定后,如何利用业务的场景来很好的利用技术。比如,如何设计表,选用哪些字段作为分布键。如何从全局考虑对技术的设计,在数据导入和设计好之后,如何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虽然从头到尾很多都有参与,但是对于集群的优化是没有参与的,greenplum的集群是有很多的坑的,可能动不动就会启动不起来,所以在自己不熟悉的情况下需要对其一个一个参数的调整。还有对并发测试那块没有参与,虽然知道使用的是JMeter工具,可以用于很多的测试jdbc,网络请求等,可以对其做并发和压测,很遗憾,这点没有参与。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习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一群目标相同的小伙伴一起讨论,才能更加深入深刻,考虑问题也会更加全面。

  做的不好的地方:没有整理出文档,知识点都很凌乱,很多greenplum的知识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现在基本要去查资料,不利于后期管理和运维。还有就是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缺乏的那一些经验,没有在后期补上来,所以对于自己来说这是一个不完整的项目,还有就是对于自己涉及到新的知识没能好好的总结和深入的去熟悉,比如从greenplum到postgresql,这些数据库可以怎么玩,架构方面有何优缺点,适用的场景怎么样,以后这些技术发展的前景如何,缺乏对新接触技术的深究。

4、流平台的开发

  18年的时候有同事就想着搞流平台,当时是没有业务支撑,所以得不到领导的支持,都是有两个同事利用“业余”的时间“偷偷”的开发,当时由于一个同事对spark比较熟悉,所以刚开始引入的是spark的技术为主,flink作为另外的一种实现方式,当时我一直都没有参与,一直都在推greenplum,后来又换了同事搞flink到了2019年年底,都是没有业务的支持,所以没有很多的人力,也就是利用工作剩余的时间去搞的,直到2020年1月份,当时拉了几个人搞流平台,刚好回家之前大家都是探索,遇到了疫情都是线上开会,总是有那么一群人想法很简单,就是对自己想做的事情充满了激情的人,记得当时每周开会讨论,交流想法,当时是真的找到了作为程序员的乐趣,找到了作为程序员的激情,一群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起探讨一起进步,真的感觉很爽。当时主要负责是集群的安装,参数的调优,以及参数配置的开发,后期由于前端开发人力不够,做了些前端的开发,这真的是面向百度开发,从零开始,做了好几个页面,虽然不是很好看,但是还是很有成就感,毕竟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视觉感),还开发了一个前端sql的编辑器,包括sql的格式化,自动提示等功能,一半的时间做开发,一半的时间处理大数据平台运维的事情,所以有时候会跟不上小伙伴的节奏。足足弄了6个月,我们的流平台上线了,我觉得真的做的挺好的,很多的功能都有,程序的暂停,sql的校验,sql预览等功能,都是几个小伙伴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好的事情是第一版上线后,在产品推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因为公司很少有实时的处理场景,所以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项目,所以也搞得没什么激情了,因为人员没产出,所以我这个半个开发的人就主动出来继续运维了,接着研究elasticsearch了,因为公司需要把elasticsearch从2.4升级上来,期间只要研究了es优化的点,集群的安装,权限的控制以及备份和还原,以及顺带研究了一把ELK,研究了一个月,说暂不升级,心态炸裂,直到今天,开始开始评估升级。所以需要我做技术储备,从7月份开始流平台我就没参与了,有些遗憾。今天,好消息听到集团有项目要打造流平台,需要我们开发,感觉又活了,又可以继续做流平台了,很高兴又有点忧愁,因为落下了很多,所以很多会不懂吧。

  感受:由于小伙伴在流平台以及flink的知识上是远远胜过我的,很多都早我一年接触或者半年多接触,并且也是全职搞流平台,而后期的我接触的也比较慢,而且也是半值做流平台,所以很多任务上会拖一些小伙伴的后腿,这里怪不好意思的,所以在后来流平台上线后没有推出去,所以我基本上主动退出来了,因为公司是不允许这么多人去做一个没有目前没有产出的开发的。在刚开始接触到flink的时候会有点点的觉得这是个新的东西,因为就算以前接触到的spark也是小批处理,所以也算是一种离线的运算,但是到了flink就不一样了,所以刚开始理解起来有没那么容易上手,不过后来接触多了,就自然而然的熟悉了,虽然看过一些flink的源码,但是看得不够深入,和小伙伴讨论起来完全就搭不上话,很遗憾没有像小伙伴那样学的那么深入,细扣一块源码。

  做的不好的地方:刚开始就是从零开始,在flink的知识上落后了小伙伴,后期也没有全职投入,所以跟不上小伙伴的步伐,有时候自己想着尽快赶上小伙伴,这样反而使得自己静不下心来,所以自己钻研的也不够深入,很多都是浅尝辄止,虽然看了些源码,但是很多都是一知半解的,在整个的架构上也没有好好的去熟悉,自己也是不够主动。在开发方面还是欠缺很多的基础知识,所以有时候会无从下手,对flink理解的不够深入,也没有把flink应用起来,没有自己的flink文档体系。希望这次有项目支撑的流平台开发,自己能够更加的主动,更加的深入熟悉flink,做好文档的记录,形成一个队flink把握的全局体系,更加的熟悉实时数仓,比如如何建设实时数仓。

5、大数据平台的管理和运维

  这块是最杂的,也是花时间做多的,基本贯穿了目前我的整个工作生涯。刚毕业就进入大数据平台组,当时是三个,不过自己在数仓组搞了差不多半年,主要是为了让我熟悉公司的业务,才能更好的做平台运维和设计,也是对我们主导的业务,处理流程熟悉的七七八八了,后面就进入了大数据平台的运维了,运维的组件比较多CDH集群,kafka,streamsets,redis,elasticsearch,hive,hadoop,spark,mysql等,以及后期推广的greenplum集群,还要管理300+服务器,还有1000+台vps,以及公司的调度系统,说实话在这里的运维就是既当爹又当妈,做业务开发的作业报错了,基本刚开始是把问题抛出来,为啥跑不动了,也不知道怎么排错,一个简单的数据倾斜,就是要说集群问题,说跑不动,最后是数据重复引起的,还是我们找出的问题,我终于知道为啥做运维之前,让我去熟悉业务了。到了19年年底,有个小伙伴跳槽了,所以只剩下两个人了,天天做着那些无聊的人肉运维,又没足够的人力去开发自动化运维。 在运维期间没犯过什么错误,也没干什么大事,就是零零碎碎做了一些事情,感觉没有什么产出,没有成就感(所以在领导心里以及其他的同事眼里,我们就是闲人,没有项目,工时都没地方填,一个只有业务运维的项目,没有技术运维的项目),想想自己在运维期间遇到两个大问题,一个kafka类似脑裂的问题,一个是hadoop集群看起来吵架正常,就是不能提交作业。不过后来都算解决了,可能解决方式不是很优雅,在运维的期间,主导了一些hadoop的扩容,elasticsearch的升级(2.4-7.8),不能平滑升级,简直就是重新设计。hadoop的集群的优化,在这个还是有点成就感的,elk平台的搭建,zabbix监控系统的优化和完善,部分hive作业的优化,streamsets的升级,当然还免不了一些集群的安装,反正大概就这些,记忆模模糊糊,因为比较零零碎碎。除了这些,大概其他的都是打杂吧,比如,写个什么数据仓库的规范文档,新来机器了,初始化下机器,申请开通什么什么端口。给同事提供下技术建议呀,有什么问题处理下啊,优化下啊。为什么跑不动啊,定位下问题啊,提供下解决方案呀,每年从头到尾都是片段式的,没啥成就感,公司资源也紧张,也不能去搞什么大事情,什么新技术,一心想去搞,又老是一些繁琐的事,很容易打断思路,目前hadoop都80%磁盘的占用率了,再不来机器就天天告警了。

  感受:在公司做运维有点像打杂,哪里需要往哪里打,从来都没规划如何去做运维规范化,自动化运维,主要还是公司定位问题,觉得人肉运维就可以了吧,随着平台的逐渐扩大,PB级的数据量,服务器也增加,业务也一直在增加,平台的健壮性、文档化,规范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我敢说,如果是我一个人处理平台,里面还有很多的一些历史的坑,我也是不清楚,毕竟这些都是单点的问题。做运维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就算别人觉得你们很闲的样子,就算领导说你们没产出,也要沉住气,因为他们没做过运维,不知道运维的产出怎么评估,所以我做运维基本是没绩效的,公司是一个业务为主的公司,搞业务的完全压着搞技术的,上次职级竞升答辩的要求,从来就没提到过要会什么技术,全都是对业务的要求,我当时都很怀疑我还有资格申请吗?其实有时会无奈,至少后来的海航申请我是没有报名,因为我不是很懂业务,要求就是明确要超级熟悉业务,就是没有熟悉技术的选项。虽然在公司打杂,但是零零碎碎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很好的去学习一些技术,经过两年半的积累,对整个大数据的一些技术还是比较熟悉了的,整个大数据的架构也ok,离线数仓的设计也有一定的理解,实时数仓也有些了解,对监控系统和linux,shell编程都比较熟悉,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权限越大,风险也越大,也学会了小心翼翼的操作,敲好的命令都会去检查几遍。养成好的习惯,避免给自己挖坑。

  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前没有主动的去思考把平台怎么做的更好,或者说是如何把运维做的更好,做的更加标准化,自动化,把平台做好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要如何去考虑全局性,结合公司业务的特点,做好合理的技术选型,由于在给自己设置了一道墙,自己对业务不是很好理解,所以就觉得很多事情不好去做,没能够把人员组织起来,毕竟是一个团队,很多事情都应该是一个团队进行的,不是一个人单打独头能够完成的事情,做业务的不懂技术,做技术的不懂业务,如果不好好沟通一起交流,压根就没法把技术推广起来,这样很多技术可能只是自己学习了一下,没能够实践起来。还有就是我的这个岗位定位不清楚,一部分开发,一部分给etl那边解决问题,一部分做平台运维,所以在很多方面都知道一些,但是都不是很熟悉或者精通的那种。缺乏主动性,没能主动和业务人员沟通,理解技术需求,所以他们为技术而烦恼,我们为技术不能实践而烦恼。还有就是给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类似于二把手的感觉,没能主动去突破,承接起一把手的感觉,这是一个错误的主观意识,就像我小伙伴说的,很多事情让我们去负责,去干也能干出来,只是缺少这样的机会,但是这些机会首先都是自己的主观意识,如果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主角,自己就是这个项目或者这个平台的负责人,秉着这样的身份去干活,效果肯定会不一样的。工作了两年,思维出现了错误,这也是致命的错误,很多事情不去采坑,不去亲自经历,永远都不知道有什么细节,要考虑哪些方面,要怎么配合各个部门的人。这样遇到问题也会临危不乱。所以自己给自己的定位超级重要。这也是恰恰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四、工作思考和总结

  如果从单独做好某一件事情去说,或者是别人指挥你做成什么样子,怎么做来说,也就是不用思考的那种做事情的角度,自认为做的挺好,细心,积极沟通及时汇报,但是如果说是一个人负责真个一块的设计,目前还是会缺乏一些考虑,可能会考虑的不够周到,就说目前负责es2到es7的升级,前期做一些技术的预研,从集群的角度出发,做好集群的设计,安装和参数优化,从权限控制到备份还原,以及一些相关组件的选型和安装。 再到安装文档,权限控制文档,备份还原文档等,还有就是结合目前的业务做一个合理的索引的设计,如何设计分片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参数的控制。怎么去规范化以后索引的设计和新建以及后期的运维。如果说从集群的角度来说,这么考虑至少七七八八了。但是从真个项目去考虑呢?比如是什么驱动升级,一次es的升级会涉及到多少人,一次这么大跨版本的升级对目前的代码改动有多大呢?一次升级需要多少人天呢?升级后能够带来多大的好处呢?是不是这次升级了就能避免以前的设计不好的地方呢?能够持续解决问题还是只是解决当前的问题呢?或者说不做ES升级,有没有其他的更好的解决方案呢?如果是自己作为整个ES升级的一个把控,如何调节各个人员之间的协作呢,如何去评估这次升级呢。如果是换做其他项目或者新技术的引进呢,那又该如何立项,如何升级或引进新技术,如何去推广呢?后期怎么样 能够更好的维护,开发是不是要有符合公司的开发规范,严格控制流程和生产评审呢?

  如果从心态上去思考,给自己找个借口(由于自己毕业没多久,其实很久了,老油条了都),一直都没有把自己放在一把手的位置思考,很多事情都要征得带我的导师的同意,毕竟是高级架构师,整个平台从零开始搭建的,还熟悉整个业务流程,公司元老,怎么说都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想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一面,都有自己的优势,为什么在自己有优势的地方还不把自己放在一把手的位置呢,在工作经验和考虑工作全面性的角度来说,确实很多都值得我去学习,但是从激情方面来说,我觉得我不会差,有过之而无不及吧,有些事情往往考虑太多了反而成为了自己进步的绊脚石,所以自己应该利用好资源,不应该只是跟着大佬的步伐去思考,而是要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和看法,然后和大佬们沟通,吸取大佬的建议,尽量做到考虑的更加周到,能够在稳中去创新去进步,而不是在大佬们给你铺的稳定的路上悠闲的走着。还有就是自己没有利用好领导这个角色的资源,很多时候自己有想法,没人支持,也调动不了人,也是没有和领导商量,可能很多事都不了了之了,所以在公司利用好资源很重要,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擅长的东西都不一样,自己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别人怎么知道呢?想去做,就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一些可行性分析,得到有共同想法人的支持,这样就可以一起搞事情。不然的话,自己只能在自己心里和自己过招,最后打败了自己。

  从个人总结方面去考虑,很多时候其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都没有很好的记录和总结,这样自己也会缺乏成就感,感觉自己一年又一年,只有年纪大了,好像啥也没有,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遇到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最后如何解决的,如何预防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还有就是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串起来,缺乏联动性,有些散乱。没有很好的总是文档的总结,就算在总结的过程中都是一些基础理论架构的知识,也很少去考虑这个框架的应用场景是什么?类似的框架有什么?相互可以代替吗?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比较是什么样子的。如何把这些框架应用到现有的大数据平台中,在一个新的方案和一个旧的方案如何抉择,效率?还是成本?或者如何考虑效率和成本之间的权衡。虽然之间也写了一些文档,但是都比较浅显,不是特别的深入,只有更加明白技术的特点和使用场景,才能更好的做技术选型,如何使用,如何更好地使用,如何更优的使用,如何符合当前业务场景的使用。

五、工作展望

好久都没认真的思考过了,累了就要好好的思考,看清方向才能更好的前行,经过这次的思考,也知道自己的很多缺点和不足,所以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如下几点:

  • 不管自己被领导定位成什么角色,自己一定要自信,勇敢的把自己定位主角,做更好的自己
  • 不管以后工作多忙,一定要有文档产出,流程要规范化,工作要有相关记录
  • 多思考,为什么是这样?怎么样会更好?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如何做的更好?
  • 多总结,正视自己的不足,勇敢面对,肯定自己的优势,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和习惯
  • 切勿浮躁,静下心来,努力研究技术,对于前辈们好的思维方式,处理事件方式虚心学习
  • 自己的任务切勿以完成的心态去做,而是要多思考可以如何去做,怎么做更好,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别人的问题耐心的指导,积极提供技术建议。
  • 不管是什么任务,遇到问题就应该抛出来讨论,可以把任务发散出去进行思考并解决,从点到线再到面,做全局的思考者,架构者。
  • 不要闭门造车,没有最优秀的自己,只有更优秀的自己
  • 要相信量变到质变,不要好高骛远

接下来的工作:ES7升级、greenplum升级、流平台开发、大数据平台扩容和优化、运维规范化、流程化、文档化,永远都不会做到最好,只会越来越更好。也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优秀,考虑问题越来越周到全面,仔细,能够独自扛起一面大旗,遇到问题不慌不乱。技术方面更加深入,更加系统化。加油!!!打工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