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机器》里的哲思

文/傲慢

第一个假设:
生活在悠闲安乐的环境中,男女体貌特征的趋同,应该是合理的。因为南方女柔是在依靠体力生存的时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类生存与组织的需要。
第二个假设:
富人接受的教育在不断完善,他们和穷人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富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地上相当客观的土地据为己有,并且设置了樊篱,禁止他人擅入。
这种隔阂将使富人和穷人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最后地上必定成为富人的天下,他们可以尽情追求快乐、舒适和美好的生活;地下则成了无产者的空间。
我的第三个假设:
这也许是对人类贵族自私行为的一种严惩,他们依靠同胞的辛苦劳作,心满意足地生活在安逸与快乐中,衰退并走向反面似乎是注定的结局。
未来世界的真相:
地球上,生命和财产一度达到绝对安全的水平,富人的财富和舒适得到绝对的保证,劳动者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绝对的保证,接下来就是长治久安、太平无事。
但是人类忘了一条自然法则:只有习惯和本能变得无济于事时才会产生智慧,换句话说,智慧产生于千难万险,没有变化的地方绝对不会有智慧。

花了三四个小时,看完了给儿子买的《时间机器》一书,除了优美的插画和一个坐着时间机器穿越的故事外,我提炼出了故事里的这套哲思。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努力追求安逸富足的生活。等真得得到了这份安逸自在之后,人类却失去了智慧和能力,变得跟五岁的孩童一般。

更可悲的是,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一部分人进入地下,变成了莫罗克人,并不断地在深夜潜伏到地面上去猎杀地面的人类后裔。所有的细节都在主人公眼中被延伸出一套哲学思考。最终,在主人公得到了一个答案:过分的安逸生活,把人类的智慧和才能都进化没了,人类最终只能走向灭亡。

当主人公继续穿越到更远的未来时,主人公看到的是我们在远古时代看到的那些庞大生物,人类早就已经不在了,而地球和太阳也逐渐衰败,都不复存在了。

比起漫长的宇宙纪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只能看到几十个日出日落,只能在世界上留下一点儿微小的痕迹。但那又如何?当我们不甘平庸、不畏艰难的时候,我们的人类就有希望,就会不断地进步。

所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安逸地享受生活,而在于不停歇地努力追求,并不断地实现价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